课件35张PPT。《化石吟》化石是怎么形成的?1.动物的尸体沉入海底,慢慢被沉积物覆埋?2.较低层的沉积岩变成化石,动物遗体也硬化成化石3.岩石受到侵蚀、地壳运动4.化石暴露出地表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内容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 情和节奏韵律美。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发挥联 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学习难点:一、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音、形、义:骸 骨 潜行 裹 藏 葱茏
悄 然 猛 犸 躯壳 引颈长吼
● ● ● ●hái qián guǒ lóng
qiǎo mǎ qiào hǒu ● ● ●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a.本诗的主要内容。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全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大意。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大意。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
美之情。
诗歌分为三层:1—2小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3—6小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第小7节,回应发问,
照应开头。整体感知:三.研读赏析1.诗的第1、2小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连续的问句开头,妙在何处?2.诗歌的第一小节提到的最“早的”生物依
次是什么生物?(请结合你预习时所搜集
到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合作交流朗读1、2小节,回答下面的问题:最早的鱼儿——阿兰达鱼最早的鸟儿——始祖鸟最早登陆的鱼儿——蛇螈植物活化石——银杉最早的树儿——裸子植物朗读3-7节,思考下列问题: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起
什么作用?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写人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合作交流2.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4.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品读赏析 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读赏析,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地球拥有50亿年的历史,而生命在38亿年前,就开始在原始的海洋里孕育,从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到多细胞的生物,从海洋到陆地,再从陆地飞上天空,一直到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且还在继续着这沧海桑田的变化。那么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生命简史。化石告诉我们课外链接38亿年前的地球,火山遍布,海洋覆盖着地球的大部分。空气中几乎没有氧气,大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味道。生命起源
单细胞生命出现在海洋中。泥盆纪
鱼类称霸海洋。寒武纪
多细胞生命大爆发。最据代表的是三叶虫。寒武纪以后
植物就登上陆地,开始了征服陆地的征程,随之而来的还有昆虫。活化石——中华桫椤 桫 椤suó luó古生代
鱼类登上陆地,成为两栖类,开始了征服陆地的征程。植物遍布大地,裸子植物出现并壮大。中生代三叠纪,爬行类恐龙开始称霸地球。图为三叠纪陆上霸主——后鳄龙。中生代侏罗纪爬行类繁盛,遍布海陆空,高大的裸子植物遍布全球陆地。哺乳动物出现。中生代白垩纪爬行类恐龙达到鼎盛,随即却神秘灭绝。哺乳动物缓慢发展。新生代哺乳动物迅速发展、壮大,并称霸地球,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成为物种和数量最为丰富的植物。新生代经历几次冰期,人类诞生于第三次冰期后期。让时间倒流,我们去看看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霸者。开始一段追寻远古的遐想……恐齿龙和大眼鱼龙霸王龙远古的陆上霸王猛 犸远古遐想五、拓展延伸:看完以上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发挥想象谈一谈。六、小结:(1—2节)问句开头引发想象
(3—6节)具体抒写遐思内容(7节)回应发问
化石吟首尾呼应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七、结束语: 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
绝的珍稀动物,不要让后世的人们
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为了秀水蓝天、花红
草绿,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珍爱我们
生活着的这个星球吧!
1.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阅读全诗,请选择一种化石,合理
想象写一段故事,体裁不限。
八.作业 :2.预习《看云识天气》。
今天的课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