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8 08: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卷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器物(qì) 树荫(yīn) 挑剔(tī) 无赖(lài)
B.天津(jīn) 玫瑰(guì) 掺假(chān) 蘸水(zhàn)
C.嗓子(sǎng) 拆开(chāi) 红薯(shǔ) 山楂(zhā)
D.陀螺(tuó) 比较(jiǎo) 怠慢(dài) 撞击(zhuàng)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tàn xī wēi xiǎn sǔn shāng tiāo xuǎn
( ) ( ) ( ) ( )
jūn yún rè nao shāng diàn fā zhǎn
( ) ( ) ( ) ( )
3.用“____”画出每组加点字与其他几项读音不同的词语。(4分)
(1)挑选 挑食 挑剔 挑逗 挑拣
(2)舍身 舍弃 宿舍 舍得 取舍
(3)苦闷 愁闷 烦闷 闷热 解闷
(4)油炸 炸药 炸窝 炸弹 爆炸
4.辨字组词。(8分)
虎( ) 炎( ) 晨( ) 炉( )
虑( ) 淡( ) 辰( ) 庐( )
甩( ) 刮( ) 拆( ) 钱( )
用( ) 乱( ) 折( ) 线( )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喜欢——( ) 普通——( ) 简洁——( )
热闹——( ) 明亮——( ) 难过——( )
6.选词填空。(4分)
期待 等待
(1)用进步回报父母的( ),用良知回报老师的辛苦。
(2)丽丽在学校门口( )妈妈来接她。
精美 精彩
(3)生活就像一场球赛,哪怕水平再烂,也要努力踢得( )。
(4)爸爸出差带回一块( )的石头,小巧可爱。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姥姥用一张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彩纸剪出各式各样的窗花。(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甩出的糖风真漂亮。(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4分)
1.课内阅读。(16分)
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精美的剪纸。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根据选段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9分)
①姥姥剪纸技艺精湛,剪什么像什么。( )
②“剪猫像猫,剪虎像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
③姥姥的剪纸闻名于世,全国各地都有她的作品。( )
(2)下列句子中最能表现姥姥的剪纸技艺神乎其神的一项是( )(3分)
A.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B.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精美的剪纸。
C.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3)选段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精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18分)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我国传统的春节、中秋节合称三大节日,人们非常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忧国忧民,投汨(mì)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旧时各家在门旁插上菖蒲和艾叶,张贴纸符,在中堂悬挂钟馗画像。小孩子还戴绣有老虎的肚兜,穿绣有老虎的鞋,佩艾草香囊。在五月初四,家家还用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粽子用青芦叶 竹叶包米 馅用红豆 蚕豆瓣 红枣片 咸肉 鲜肉 火腿及虾子酱等 形式多样,有斧头形、小脚形、圆桶形等。上午,洒雄黄酒、悬艾草,以驱除毒蛇、蜈蚣、壁虎等。吃午饭时,再饮上几杯雄黄酒。据说蛇类最怕雄黄,在《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醉显原形的。
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备节日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
(1)请在短文的空白处加上标点。(4分)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__而定的节日,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三大节日。(6分)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①端午节起源于春秋后期,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 )
②在五月初四,家家还用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 ( )
(4)短文中提到的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的端午节的习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三、习作。(30分)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比如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赏月,端午节许多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呢?
要求:1.把这种习俗介绍具体。
2.写出自己的感受。

答案:
1.C 2.叹息 危险 损伤 挑选 均匀 热闹 商店 发展
3.(1)挑逗 (2)宿舍 (3)闷热 (4)油炸
4.老虎 考虑 炎热 淡水 早晨 时辰 火炉 庐山 甩开 用处 刮风 忙乱 拆开 折纸 钱包 红线
5.厌恶 特殊 繁杂 冷清 黑暗 高兴
6.(1)期待 (2)等待 (3)精彩 (4)精美
7.(1)金色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来了。 (2)删掉“普普通通”或“平平常常”。
(3)父亲甩出的糖风真漂亮啊!
二、(1)①√ ②× ③× (2)A
(3)一把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经过姥姥的手,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解析】(1)从选段最后一句话可知①正确。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一事物,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比喻,所以②错误。从选段第1句话可知姥姥的剪纸作品只流传村落间,并非闻名全国,所以③错误。
(2)由选段最后一句话可知姥姥剪纸技艺“神了”的原因是“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A选项比其他选项更能突出姥姥剪纸技艺的精湛,所以应选择A。
(3)选段第2、3句话足以表现姥姥剪纸技艺精湛。
2.(1)、 , 、 、 、 、 、 。
(2)屈原 春节 中秋节 (3)①× ②√
(4)旧时各家在门旁插上菖蒲和艾叶,张贴纸符,在中堂悬挂钟馗画像;小孩子还戴绣有老虎的肚兜,穿绣有老虎的鞋,佩艾草香囊;洒雄黄酒,悬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备节日佳肴。 吃煮鸡蛋,手腕系五彩线等。
【解析】(2)由短文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第2、3句话可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合称三大节日。
(3)根据第2自然段第1句话可知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所以①错误。根据第2自然段第6句话可知②正确。
(4)认真阅读短文的第2自然段及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端午节的习俗。然后再根据当地端午节习俗举例即可。
三、【写作指导】先简单介绍这种习俗,再写这种习俗开展的过程,把印象深刻或有趣的部分写具体,最后要写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