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仰观俯察,探索出了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取万物之意,创制出了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图,以象喻意。八卦如此,审美意象的创构同样如此,两者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说法。这种游目骋怀,正是在俯仰体悟之间获得审美的愉悦。通过仰观俯察,主体在立象尽意之中进行审美的体悟和创造。
??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验方式和创造方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其观其取,都体现了古人的尚象精神。立象尽意乃以象见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周易·系辞上》所谓“制器者尚其象”,《左传·宣公三年》所谓“铸鼎象物”,说的都是尚象制器。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精神。
?? 象是感性生动的,以其张力不断生成和创构。观物取象本身不仅是一种感悟方式,而且还借助想象力进行意象创构。同时,象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借助于虚实相生等手法,使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得以呈现。
?? 汉字中包含着尚象的特征。汉字如诗如画,是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文字,包含着意象的形态及其组合,体现了审美的思维方式。汉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象表意,是观物取象的产物,从自然和社会中提取物象和事象,充满着情趣和意味,借以表意,具有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在用字的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这种审美特点,尤其表现在作为文字运用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 审美的创造包括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取象于自然中的物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象,在此基础上主体能动地进行拟象,并且借助想象力进行象的组合和创造。拟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增强了表达的张力,由此创构而成意象,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使象具有类比和象征的意味。早在史前时代,玉器、陶器和岩画创造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意象创构的物化形态。其中的象生造型,往往带有象征的意味。意象创造的思想从《周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开始发展到南北朝《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意象从而成为文学艺术的审美范畴
(摘编自朱志荣《论中华美学的尚象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创制的八卦图与后世审美意象的创构都是采取以象喻意的方法,两者的结果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B.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立象尽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因此说观物取象、立象尽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C.汉字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取决于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与使用,这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鲜明。D.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都是审美创造,都包含取象和拟象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借助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兰亭集序》中的相关说法,论证俯仰体悟可获得审美愉悦的道理。B.文章第二段引用《周易》《左传》中的内容,论说观物取象是审美方式的体现。C.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象与审美的内在关联,强调了中华美学具有尚象精神的观点。D.文章解说尚象观念缘起,阐述取象、立象的审美方式,尚象的表现,等等,有条不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从《周易》开始就有了尚象观念,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就体现了尚象精神,这表明,中华尚象传统历史悠久。B.如果象不能借助虚实相生等手法而产生丰富的象征性,那么人们在使用象时就难以把丰富的色味和情趣借助象得以呈现。C.在使用汉字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这说明,汉字的表意可以随汉字的使用而不断丰富。D.史前时代的玉器,陶器和岩画中的象生造型的意象,往注带有象征意味,这表明,这些意象创造超越了使用价值,都属于艺术创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 镇
刘国芳
在古镇,女孩只是一个游客。
女孩跟几个朋友随旅行团来古镇旅游,但这个叫古镇的地方,没有一点儿古朴或古老的气息。古镇两边的房子都是新建的,虽然是仿古建筑,雕龙雕凤,但现代气息显而易见。古镇的街道铺着红石板,十分好看,但这样的街道上没有一条车辙,看不见高的低的车辆碾过的沟沟壑壑,也就是看不见一点儿历史的痕迹。街两边有很多店,但和别的地方一样,卖可乐鲜橙多王老吉以及一些用塑料袋包好的糖果糕点。走在这样的古镇上,女孩不时地皱眉,女孩跟同来的游客说:“这地方怎么叫古镇呀,一点古意也没有?”
同来的游客说:“不错,这地方不像个古镇。”再走,女孩就看见古董店了。街两边的店,全卖古董。走到这儿,女孩笑了笑,跟人说:“这儿才有一点儿古意。”
说着,女孩进店了。
在店里,女孩看见一只紫砂壶。女孩拿起来看,店主见了,赶忙过来跟女孩说:“这是民国七年的宜兴紫砂壶。”
女孩说:“真的还是假的?”
店主说:“绝对真的,不骗你。”
女孩见店主那样认真,相信了,女孩说:“多少钱?”
店主说:“100块。”
女孩又看了看紫砂壶,开口说:“50块,卖不卖?”
店主稍作犹豫,同意了。
女孩随后又进了另一家店,在这里,女孩看见一块好看的石头。石头上有图案,那图案看起来像一只猴。女孩属猴,女孩立即喜欢上了这块石头。女孩随后又开口问店主说:“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怎么这么像猴,是天然的吗?”
店主说:“当然是天然的。”
女孩说:“真是天然的呀,怎么会这么像,简直是鬼斧神工。”
店主说:“说得对,就是鬼斧神工。”
这块石头店主要卖200块,女孩还价100块,成交。
在另一家店,女孩花60块钱买了一枚古币,店主说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女孩看见上面锈迹斑斑,深信不疑,于是买下了。女孩买这些东西时,已经落在队伍最后了,她出了店后,便跑着追上队伍,然后跟人家说:“我买了一只紫砂壶,还有一块石头和一枚古币。”
旅行团一伙人就围着看,在问过价钱之后,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女孩买的东西没有一个是真的。那紫砂壶是现在烧的,而且做工粗糙。那像猴的石头,是画上去的。那古币也是新铸的。女孩不信。一个人便将那块石头在地上画起来,把有图案的地方往地上画,画过后一看,上面的图案被磨掉了。
女孩被骗了,很沮丧,女孩说:“这地方的人怎么这样,还叫古镇呢,一点儿古风都没有。”
一伙游客继续往前走,走了不久,女孩累了,不想走了。女孩问导游是否原路返回,导游说返回,女孩于是不走了,在一户人家门口坐下来。
不一会儿,又走来一伙游客,游客中还有几位外国人。一个人看见了坐在门口的女孩,走了过来。游客会说中文,他跟女孩说:“我可以跟你合张影吗?”
女孩点头,说可以。
于 是外国游客跟女孩合了影。还有几个游客,也跟女孩合了影。合过影了,一个游客问女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跟你合影吗?”
女孩摇头。
游客说:“这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只有你,让人觉得古朴而纯真。”
女孩忽然笑了,女孩说:“我不是古镇人,我也是游客。”
说完,女孩走了。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古意古风来描写古镇的人、物、景、事,在“无古意”与“有古风”之间反复交缠,深入浅出,耐人寻味。
B.古镇的古董店卖的全是假古董,但价格并不高,还可以讨价还价,可见店主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
C.小说结尾写道“女孩走了”,预示着古镇仅剩的一点古意也随之而去,留给读者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和无言的怅惘。
D.小说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和语言描写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语言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多用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
5.文末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回答。(6分)
6.为什么游客们说古镇不像个古镇?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Ⅱ》《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三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8.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80后、90后一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9.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你又会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任圜,京兆三原人也。为人明敏,善谈辩,有容止。李嗣昭节度昭义,辟圜观察支使。梁兵围潞州,逾年而晋王薨,晋兵救潞者皆解去。嗣昭危甚,问圜去就之计,圜劝嗣昭坚守以待,不可有二心。已而庄宗攻破梁夹城,闻圜为嗣昭画守计,甚嘉之,由是益知名。其后嗣昭与庄宗有隙,圜数奉使往来,辨释谗构,嗣昭卒免于祸, 圜之力也。
?? 张文礼弑王镕,庄宗遣嗣昭讨之。嗣昭战殁,圜代将其军,号令严肃。既而文礼子处球等闭城不下, 圜数以祸福谕镇人,镇人信之。圜至城下,处球登城呼圜曰:“城中兵食俱尽,而久抗王师,若能自归,惧无以塞责,幸公见哀,指其生路。” 圜告之曰:“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其如据守经年,伤吾大将,一朝困竭,方布款诚,以此计之,子亦难免。然坐而待毙,曷若伏而俟命?”处球流涕曰:“公言是也!"乃谴人送状乞降,人皆称圜言不欺。
?? 明年,郭崇韬兼领成德军节度使,改圜行军司马。圜与崇韬素相善,又为其司马,崇韬因以镇州事托之,而圜多所违异。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 明帝嘉其平延孝功,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三司。圜选辟才俊,抑绝侥幸,公私给足,天下便之。
?? 故时使臣出四方,皆自户部给券,安重诲奏请自内出,圜以故事争之,不能得,遂与重诲辨于帝前,圜声色俱厉。而使臣给券卒自内出, 圜益愤沮。重诲尝过圜,圜出妓,善歌而有色,重诲欲之,圜不与,由是二人益相恶。圜不自安,因请致任,退于磁州。
?? 朱守殷反于汴州,重诲诬圜与守殷连谋,谴人矫制杀之。圜受命怡然,聚族酣饮而死。愍帝即位,赠圜太傅。
(选自《新五代史.唐书.任圜传》,有改动)
10.下列对文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B.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C.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D.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庄宗”是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B."户部”是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饷等,长官为户部尚书。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者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世或已死的有功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所赠官职一般为虚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任圜为人明敏,善于谋划。在李嗣昭危难之际,任圜劝他-心坚守,因此受到庄宗高度赞赏;后又奉使往来于李嗣昭和庄宗之间,化解两人矛盾。B.任圜临危受命,重诺守信。在李嗣昭战亡时,任圜代理其职;讨伐张处球,兵临城下,以利害晓谕镇人,并赦免张处球,人们称赞他为守信之人。C.任圜任人唯贤,刚直不阿。担任朝廷要职,能够选辟才俊;对不合礼法之事,能够据理力争,在使臣给券问题上,甚至敢于在皇帝面前严辞争辩。D.任圜急流勇退,看淡生死。在与安重诲交恶后,深感不安,为避祸离开朝廷退于磁州;在安重诲构陷井假托君命置他于死地时,任圜能坦然受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若能自归,惧无以塞责,幸公见哀,指其生路。
②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从轻。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词,完成各题。
陈维崧词二首
卜算子·阻风瓜步(甲)
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乌臼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
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点绛唇·阻风江口(乙)
浊浪堆空,暨阳[注]城下风涛怒。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
独眺君山,且共春申语。愁如许,一杯酹汝,同看蛟龙舞。
(注)暨阳,今江苏江阴。君山在江阴北郊,因春申君葬此而得名。春申君即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博闻善辨,礼贤下士,曾任楚相二十多年。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3分)
A.甲词上阕既用“风急”“船在”照应题目,又通过景物描写点明时令和环境,可谓言简而意丰。
B.甲词下阕前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着笔,写出了词人不畏风急霜重、从容欣赏江岸美景的情态。
C.乙词上阕刻画了江面风大浪高的景象,动词“堆”“怒”“轰”和比喻“冰车铁柱”的运用,生动传神。
D.乙词下阕借助春申君的典故含蓄地传达情怀,尾句用“蛟龙舞”再写江上风浪,与上阕内容相呼应。
15.比较分析两首词所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
三.名句默写(8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质问秦王搜刮钱财时一分一厘也不放过,为什么挥霍起来毫不怜惜的语句是————————,————————?
2.《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
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4.《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9分)
??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顶礼膜拜B.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C.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D.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B.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C.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D.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20.在下面的一段对话中,双方共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甲:顾导您好!我是都市报实习记者刘盈。久仰您大名,这次能见到尊容,非常激动!
乙:很荣幸认识你。
甲:您导演的新作刚刚杀青,请介绍一下您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主旨。
乙:我想表现的是社会底层的若干小人物在社会大变革面前的心路历程。
甲:您真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脑子的电影艺术家,为您点赞!
乙:你言重了,谢谢!
21.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简述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历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在表达完整通顺的前提下,文字越简练越好,最多不超过150字)(5分)
五.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某公司雇了一位英国人做守卫。这位守卫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很多人觉得让他当守卫实在太可惜。一天,经理对他说:“我想提升你,让你当办事员,薪金也可以多一点,意下如何?”守卫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出乎意料地说:“难道我有什么过错吗?我已经干了二十多年的守卫,没有任何失职,为什么要把我的宝贵经验一笔勾销,调我去做生疏的工作呢?”
这个故事发人深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答案以及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答案:1.B; 2.B; 3.D
解析:1.A两者的结果都是“近取诺身,远取诸物”错,应是都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产生。(3分)
C“取决于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与使用,这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鲜明”这一表述不当。应是“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而诗歌等文学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了尚象的审美特点。
D“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借助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错,两者都借助了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2.“论说观物取象是审美方式的体现“错,应是论证“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艺术意象” (3分)3.“这些意象创造超越了使用价值,都属于艺术创造“这一说法不恰当,具有象征味不足以说明就是艺术创造,据原文,史前时代的意象创造,有的是器物创造,有的是艺术创造,意象创造到南北朝才成为专属文学艺术的审美范畴。(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B(曲解文意。“可见店主们还是诚信经营的,表现了古镇的古意”错,店主们所说的“绝对真的”“当然是天然的”“这是真正的乾隆年间的钱币”,全是欺骗游客的说辞,谈不上“诚信经营”和“古意”。) (3分)
5.示例:①直接回应外国游客的话,以消除误会。②呼应小说开头“在古镇,女孩只是一个游客”这句话,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故事完整。③侧面表现女孩清秀、纯真、开朗的形象特点。④暗示小说主题,引发读者对古镇的反思。(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6.示例:之所以说古镇不像个古镇,是因为“古镇”没有一点儿古朴或古老的气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房屋是新建的仿古建筑,现代气息很明显;②街道上铺着红石板,却没有一点历史的痕迹;③街边店铺里卖的饮料、糖果、糕点等,和别处一样;④镇上卖的古币、图案石和紫砂壶都是当代仿制的假货;⑤古镇的人满脑子就是如何赚游客的钱,一点古风都没有;⑥外国游客感慨,“这古镇没有一点古老的气息”。(符合文意,大意如此即可。每条理由1分,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7.D
8.D
9.第一问: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第二问: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
【解析】
7.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D项无中生有,原文说“在外因方面,首先……影片门槛升高……其次……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在内因方面,首先……其次……最后……”,都没有提到“创作素材贫乏”。故答案为D。(3分)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D项“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说法过于绝对。故答案为D。(3分)
9.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比如本题要求写出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原因,以及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并结合文本分析;其次确定答题区间,本题材料一、二阐述的正是本题的问题,因此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二,还有一点在材料四;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据材料一“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可总结出“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据“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可总结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据材料二“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可总结出“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据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可总结出“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第二问,“作为导演”该怎么做,答题区间在材料四的“内因”方面,据“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可总结出“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据“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可总结出“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 (5分)
二古诗文阅读 (28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答案:10.C; 11.D; 12.B;
13.①如果我自愿服罪归降,就是怕无法弥补罪责,希望您可怜我,为我指一条生路。(无以:没有办法;塞责:弥补罪责;见哀:哀怜我,可怜我;其:我,第一人称。)②因为您的父亲(的罪过),本来难以得到宽恕,但是处罚不牵连后代,您可以从轻((处罚)(10分)
解析:10.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圜”“推官张彭”“人”“事”“彭”“崇韬”“隙”,虚词“为”“以”“与”,“不杀的”应该是张彭,而不是崇韬,如果“不杀”前不断开,主客颠倒,所以“不杀”前后断开;“倾险贪黩”是说张彭的为人,不能分开;“倾险贪黩”“后事觉”应该断开,前面讲张彭的为人,后面讲事情败露,构成因果关系。再结合本句意思:当初,任圜的推官张彭为人阴险且贪污,后来事情被察觉。张彭全部把贪污的公款献给了郭崇韬,崇韬很感激张彭,没有杀他,从此跟任圜有隔阂。句子可以断开为:初/圜推官张彭为人倾险贪黩/后事觉/彭悉以隐公钱献崇韬/深德彭/不杀/由是与圜有隙。故答案为C。(3分)11.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世或已死的有功官员及其亲属进行加封”说法错误,“赠”只能给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故选D。(3分)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并赦免张处球”分析有误。通过“以此计之,子亦难免”可以看出并没有赦免张处球。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故选B。(3分)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若”,如果;“自归”,指自愿服罪归降;“无以”,没有办法;“塞责”,弥补罪责;“见哀”,哀怜我,可怜我;“其”,我,第一人称。(2)中的“以”:因为;“子”,对人尊称,翻译成“您,您的”;“固”,本来;“贷”,宽恕;“然”,表转折,然而,但是;“嗣”,后代;“罚不及嗣”,处罚不牵连后代。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0分)
???任圜是京兆三原人。为人聪明机敏,善于言谈辩论,有美好的仪容举止。李嗣昭任昭义节度使,征召任圜任观察支使。梁兵包围了潞州,过了一年,晋王去世,来救援潞州的晋军都撤兵了。李嗣昭非常危险,他向任圜询问去留之计,任园劝他坚守潞州等待援兵,不可有不忠之心。不久庄宗攻破梁兵的营垒,听说了任圜为李嗣昭谋划守城的计策,非常赞许他,任寰因此更加出名。后来李嗣昭与庄宗产生了矛盾,任圜多次带着使命往来,为李嗣昭解释所受到的诬陷,李嗣昭最后免于招致灾祸,这都是任圜之力。
???张文礼杀了王镕,庄宗派李嗣昭去讨伐张文礼。李嗣昭战死,任圜代理掌管他的军队,号令非常严明。不久张文礼的儿子张处球等人关闭城门坚守城池,城攻不下来,任圜多次把祸福告诉镇州人,镇州百姓相信任圜的话。任园来到城下,张处球登上城墙对任圜呼喊:“城中的兵员和粮食都没有了,但是这么长时间抗拒君王的军队,如果我自愿服罪,就是怕无法弥补罪责,希望您可怜我,为我指一条生路。”任圜告诉他:“因为您的父亲(的罪过),本来难以得到宽恕,但是处罚不牵连后代,您可以从轻(处罚)。然而像现在这样坚守了一年,伤了我方大将,等到自己处于兵尽粮绝之时,才宣布要效忠于晋王,以此看来,你也难以逃脱处罚。然而坐以待毙,何如降伏等待命运的安排?”处球流着眼泪说:“您说的对啊!”于是派人送出求降信,人们都说任圜的话没有骗人。
???第二年,郭崇韬兼成德军节度使,改任任圜为行军司马。任园与郭崇韬一向关系很好,又是郭崇韬的司马,崇韬于是把镇州的事务委托给他,可是任圜行事多与崇韬相违背。当初,任圜的推官张彭为人阴险且贪污,后来事情被察觉。张彭全部把贪污的公款献给了郭崇韬,崇韬很感激张彭,没有杀他,从此跟任圜有隔阂。
???明帝赞许他平叛康延孝的功劳,授任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时代理三司,(任圜)选拔征召才俊,遏制杜绝侥幸之人,公私给养充足,天下因他得利。
???旧时使臣出使四方,都是户部提供配给券,安重诲上奏请求从内库出具,任园凭借旧例与他争辩,没有成功,于是同安重诲在明帝跟前辩论,任圜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然而使臣配给券最终从内库出,任圜更加愤懑沮丧。安重诲曾经拜访任圜,任圜让歌妓出演,(歌妓)擅长唱歌且有姿色,安重诲想占有她,任圜不给,因此二人更加彼此憎恨。任圜感到不安,于是请求退休,退居在磁州。
???朱守殷在汴州反叛,安重诲污蔑任园与朱守殷合谋,派人假传君命杀他。任圜安然接受君命,与同族人欢饮而死。愍帝即位,追赠任园为太傅。
(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
14.B(3分)
15.两首词都表达了因阻风而滞留江边引发的愁绪;甲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极目”“侧听”的动作刻画,以及“何不流侬去”的疑问语气,主要表达期盼启程、归心似箭的急迫心情;乙词通过风大浪高壮美景象的描绘和对春申君的联想,主要表达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仰慕和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渴望。(6分)
【解析】
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本题各选项内容主要涉及了对诗歌的词语、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不畏风急霜重”“从容欣赏江岸美景的情态”与全词主旨不符。故答案为B。(3分)
15.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以及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两首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回答情感异同时要分开异同之处。《阻风瓜步》通过“催船鼓”“何不流侬去?”可知表达被阻的愁绪;《阻风江口》通过“愁如许”表达的也是愁绪。因此两首诗相同点是:两首词都表达了因阻风而滞留江边引发的愁绪。不同点,《阻风瓜步》通过“风急”“日落”的景物描写和“极目”“侧听”的动作刻画,以及“何不流侬去”的疑问语气,主要表达期盼启程、归心似箭的急迫心情;《阻风江口》通过“冰车铁柱,隐隐轰吴楚”描写了壮美的景色,表达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壮士豪情,通过春申君的典故,表达对杰出人物的仰慕。
【点睛】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要从这几点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句默写(8分)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答案及解析:
答案:17.D; 18.B; 19.C
解析:17.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成语的意思综合考虑分析。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不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通真。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素,富有节奏或章法。不合语境。历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退。历久弥坚:经历的时间长久,更加坚定不移。不合语境。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多用于贬义。对象、感彩不当。文中横线上的成语依次填写正确的是: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故选D。。(3分)18.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B.“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文化色彩”衔接紧密,“天神”与下句“神乌圣禽”衔接紧密。故选B。。(3分)19.此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分析句子最常见的方法是结构分析法,压缩主干后,看看句子成分是否有残缺,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搭配等。句中有并列成分的需要分析并列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先后顺序是否合理等。C.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B.“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D.“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故选C。。(3分)
20.尊容——尊驾(真容);荣幸——高兴;一个——一位;脑子——智慧(头脑);言重——过奖(过誉)。(5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性。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如下问题:对话的双方以及其地位身份的差距、说话的场合情境等。题干要求“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尊容:称他人的容貌(常含讽刺意味),对方是导演,实习记者想表达尊敬的意味,故不得体,应改为“尊驾”或“真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这是导演在跟记者说话,应改为“高兴”。 “一个”语气不太尊重,改为“一位”。“有脑子”通常在口语化的场合用,且有时含有“不够聪明”的讽刺意味,改为“智慧”。言重:意思是话说得过重,过份了,这里应改为“过奖”或“过誉”。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
21.春秋战国是儒学创立发展期,孔子创立儒学,荀孟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董仲舒创立新儒学;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新阶段,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明清之际儒学暗示新的重大变化,出现了李贽“异端”思想和顾黄王经世致用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学,到战国时期的荀子、孟子,儒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到宋明时期,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标志,儒学发展到了理学新阶段;明清之际,李贽的“异端”思想和顾黄王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表明儒学又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5分)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层级为E。解答此类题目第一、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第二、提取重要信息并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第三、注意文字表达的流畅性。本题第一层级关键词:中国传统儒学的演变,第二层级关键词: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宋明时期、明清之际;第三层级关键词:孔子创立儒学、荀孟发展儒学、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李贽“异端”思想、顾黄王经世致用思想;第四层级关键词:儒学创立和发展、确定儒学的正统地位、发展到理学新阶段、发生新的重大变化。表述的顺序是时间、代表人物、阶段。注意连贯性和简练性。
【点睛】
第一步看图,1、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能
遗漏)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时间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3、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第二步:用文字简明表达,明确陈述对象,注意顾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现事件的流程。
五.写作。(60分)
解析: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鍵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守卫对宝贵经验的重视和对生疏工作的抗拒,以及经理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构思立意的角度。
(1)?从经理的角度立意:
正面——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相关材料:齐桓公重用阶下因管仲,雄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奠定三国鼎立局面;某些选秀节目让草根明星大放光彩。)
反面——要合理使用人才,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用人要用其长。(相关材料: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街亭丢失,北伐失利;赵王听信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四十万赵兵被俘虏,国势颓微。)
(2)?从守卫的角度立意:
正面——要有自知之明,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或应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情,(相关材料:鲍叔牙推辞相位而举荐管仲,甘心做助手;爱因斯坦谢绝总统职位,钻研科学;季羡林三辞"国宝”“泰斗”"国学大师”的桂冠,一心著书治学。)
反面——不能因循守旧,要有突破精神: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自我;放弃已有,尝试新的人生。(相关材料:著名音乐家谭盾在音乐上突破创新;徐悲鸿中西合璧,独树一帜;齐白石从木匠变为绘画大师。)
范文一:
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
?? 英国守卫拒绝职务提升,愿意守住自己做守卫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守卫工作;猛一看,似乎有些“傻”。其实,我以为这种“傻”值得敬佩,值得效仿,是一种智慧的选择!一般而言,人们在较低的岗位上干上一年半载,就巴不得被提升,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这自然无可非议;可若像这名英国守卫那样二十年如一日运用自己的经验优势,默默干好自己的工作,拒绝更加丰厚待遇的职位,那是更值得褒扬的事情!
?? 在人们的生活中,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工作,说穿了,就是一种“老黄牛”精神。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频繁“跳槽”,工作态度不安定,“这山看得那山高”,到头来,哪一个工作岗位也做不好。因此,今天倡导“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就是告诫大家要有在某一工作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定力,这样才能赢得周围人们的佩服。
?? 在现实中,能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不受名利诱惑的人可真不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搞科研,他的祖国以色列发出国家邀请,请他回国担任总统。他拒绝了,他的理由就是在政治领域他无法胜任,他只擅长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在巨大名利面前,爱因斯坦就像英国守卫那样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因为他钟情于自己长期以来拥有“宝贵经验”领域。试问,若爱因斯坦无献身科研的定力,他能抵御住这种莫大荣誉的诱惑吗?事实证明,爱因斯坦这样去做,就对了!
?? 能一如既往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的,还有将“学术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袁隆平;创办晓庄师范,在培育师范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不得不担任行政职务却提出只任虚职,依旧耕耘于研究领域的钱钟书先生……
?? 当然轻易变更工作方向和领域,轻易丧失自己的经验优势,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是吗?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解放前才华横溢,写出了诸如《雷雨》、《日出》等让世人赞叹的作品;可建国后,忙于行政领导事务,很少再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来了。以致著名画家黄永玉致信曹禺,对曹禺解放后“灵性大失”大感失望,对此颇有微词。这告诉我们,即使是聪明绝顶的曹禺,一旦没有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也可能从此在此领域就会“暗淡”下去。
?? 上文提到的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做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说的是他的教育情怀。不过,在这里,我借用该话,想说人生满打满算不过百十年时间,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某一项工作,也就不错了!
范文二:
勇于尝试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胆的尝试相当于成功的一半,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 莎士比亚曾说:“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啊,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也许还在树上生活;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还会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宰吗?如果人们没有尝试,现在的生活也许还在黑暗中;如果人们没有尝试,也许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如果人们没有尝试……
?? 尝试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成功的前提。契诃夫曾说过:“路是人的脚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只有在别人没有探索过的领域,大胆的尝试,才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功。
??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当时有人驾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它赛跑,火车落在了后面,并且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未灰心,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终于形成了现今火车的前生。许多年过去了,马车仍以同样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铁轨上飞速前进。
??如果史蒂芬孙当时因为火车的失败而灰心,那么哪来的今天高速飞驰的火车?正因为他大胆的尝试,具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不可一世的火车。
??失败来自于缺乏尝试。在成功者的眼中,尝试等于失败,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在失败者眼中,失败不等于尝试,失败是一种打击,尝试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永远阻挡前进着的自己。
??目标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尝试却能开发人的潜能。一个人虽然有明确的目标,但是没有尝试,缺乏经验,最终一事无成。
??尝试是需要勇气的,一个没有勇气的人是没有勇气去尝试的,何谈成功呢???所以,让我们跨出勇敢的第一步,去尝试、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