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5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
B.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
D. 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要注意醇与酚的区别,醇是羟基与链烃基相连的化合物,而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B选项中应是只要有醛基的物质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如醛、甲酸、甲酸甲酯以及葡萄糖、麦芽糖等都含有醛基而能发生银镜反应;C选项中应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2.关于有机化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C8H18萃取溴水中的溴,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热的苯酚浓溶液放入冷水中冷却,溶液变浑浊,此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C.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 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甘油与水
【答案】A
【解析】A、溴单质在有机物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有机物C8H18密度比水小,和水互不相溶,用C8H18萃取溴水中的溴,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溶有溴的C8H18,显橙红色,下层为水层接近无色,故A正确;
B、热的苯酚浓溶液放入冷水中冷却,溶液变浑浊,是因为苯酚结晶成晶体的缘故,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甘油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分液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液体的方法,故D错误。
3.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加入少量碱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后红色消失,原有机物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甲酸乙酯
B. 乙酸甲酯
C. 乙醛
D. 甲酸
【答案】A
【解析】A、由于甲酸乙酯分子中含有醛基,溶液显示中性,能够在碱溶液中水解,故A正确;
B、由于乙酸甲酯中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
C、由于乙醛不能够和碱溶液反应,加入少量碱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后红色不会消失,故C错误;
D、甲酸显示酸性,不满足“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故D错误。
4.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C4H10OC4H8C4H8Br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如果C4H8为烯烃CH3CH2CH=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A正确;
B. 分子中2个溴原子不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碳原子上,不可能是烯烃与溴的加成产物,故B错误;
C.如果C4H8为烯烃CH3CH=CHCH3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故C正确;
D.如果C4H8为烯烃(CH3)2C=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D正确。
5.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 甲醇
B. 乙炔
C. 丙烯
D. 丁烷
【答案】A
【解析】A.甲醇是液体,故A正确;B.乙炔是气体,故B错误;C.丙烯是气体,故C错误;D.丁烷是气体,故D错误。
6.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
①豆油 ②酱油 ③牛油 ④甘油 ⑤汽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豆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故①符合;
②酱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成分,故②不符合;
③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③符合;
④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故④不符合;
⑤汽油主要是由C4~C11烃类组成的混合物,故⑤不符合;故选A。
7.由C6H5—、—C6H4—、—CH2—、—OH 4种原子团一起组成的酚类物质的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C
【解析】酚类物质必须有—OH与苯环直接相连,可能的组成:C6H5—CH2—C6H4—OH,移动—OH的位置,可得三种同分异构体:
8.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 )
A. CH3CH2CH2OH
B.
C.
D.
【答案】A
【解析】A、CH3CH2﹣CH2﹣OH为伯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生成丙醛,故A正确;
B、为仲醇,生催化氧化生成丙酮,故B错误;
C、为仲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酮,故C错误;
D、为叔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故D错误;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 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 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答案】B
【解析】A.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属于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是碳氢化合物,故A错误;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B正确;
C.石油的分馏不能得到甲烷、乙烯等,只能的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和重油,然后轻质油再经过裂解可以得到甲烷、乙烯等小分子烃,通过煤的干馏可得到苯,故C错误;
D.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无论带支链,还是不带支链,都含有4个C﹣C单键;碳原子可以形成碳环,可以带支链,也可以不带支链,都含有5个C﹣C单键,故D错误;
10.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2>>H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CO2→+Na2CO3
B.+H2O→+NaOH
C.+Na2CO3→+NaHCO3
D.+NaHCO3→+H2CO3
【答案】C
【解析】A.由于酸性,故苯酚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正确的方程式为,故A错误;
B.苯酚钠的水解反应为可逆过程,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H2O?+NaOH,故B错误;
C.酸性,苯酚可制得碳酸氢钠,反应为,故C正确;
D.由于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苯酚不可能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不能发生,故D错误。
11.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
丙的结构不可能是( )
A. CH3CBr2CH2CH3
B. (CH3)2CBrCH2Br
C. C2H5CHBrCH2Br
D. CH3(CHBr)2CH3
【答案】A
【解析】由转化关系可知,甲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甲为醇,乙为烯烃,烯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丙中2个溴原子应分别连接在相邻的碳原子上;
A、分子中2个溴原子不是分别连接在相邻的碳原子上,不可能是烯烃与溴的基础产物,故A错误;
B、若乙为(CH3)2C=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2CBrCH2Br,故B正确;
C、若乙为CH3CH2CH=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HBrCH2Br,故C正确;
D、若乙为CH3CH=CHCH3,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BrCHBrCH3,故D正确。
12.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 (CH3)3CCH2OH
B.
C.
D. CH3CH2C(CH3)2OH
【答案】A
【解析】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所以该有机物为醛,其可能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O、CH3CH(CH3)CH2CHO、CH3CH2CH(CH3)CHO、(CH3)3CCHO,醛跟H2的加成反应是发生在上,使之转化为﹣CH2OH,得到的醇羟基必定在碳链的端点碳上,即伯醇;各选项中B、C、D羟基连接的C不满足端点碳的条件,只有A符合条件,
故选A.
13.麦考酚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止肾移植排斥,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氢气5 mol
B. 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取代、消去反应
D. 1 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答案】D
【解析】A.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碳碳双键,则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氢气4 mol,故A错误;
B.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都可发生氧化反应,含有酚羟基还可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发生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且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也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 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故D正确。
14.有一种叫苯酚的有机物,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此标识的含义是( )
A. 自燃物、腐蚀性
B. 腐蚀性、有毒
C. 爆炸性、腐蚀性
D. 氧化剂、有毒
【答案】B
【解析】苯酚是有毒的强腐蚀性物质,试剂瓶上应有强腐蚀液体,有毒物质的标识,故答案为:B。
15.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 )
A. H2
B. CH3CH2OH(气)
C. CO2
D. CO和H2
【答案】B
【解析】图示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a处放的是氧化铜,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金属铜生成,b处是硫酸铜白色粉末,b处变蓝是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c处得到液体是易液化的气体遇到冰水混合物会变为液体,所以X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易液化的气体,
A.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H2+CuOCu+H2O生成铜和水,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但c处得不到液体,故A错误;
B.乙醇和氧化铜反应CH3CH2OH+CuOCH3CHO+Cu+H2O,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乙醛的沸点20.8度,所以c处气体遇到冰水混合物,得到液体是易液化的乙醛,符合题意,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氧化铜不反应,a处不会有红棕色物质生成,故C错误;
D.CO和H2都能和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硫酸铜白色粉末遇水生成五水合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低温下容易变固体,所以c处气体遇到冰水混合物得不到液体,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1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都错误的是( )
A. 焦炭在高温下与CO2作用生成CO,可用于高炉炼铁
B.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用醋浸泡鸡蛋以软化富含碳酸钙的鸡蛋壳
C. 常温下苯是稳定的饱和烃,可用于萃取苯酚水溶液中的少量三溴苯酚
D. 氧化铝的熔点很高,电解熔融氧化铝时需加入冰晶石以降低熔融温度
【答案】C
【解析】A.焦炭在高温下与CO2作用生成CO,高炉炼铁利用了CO的还原性,故A正确;
B.强酸反应制弱酸,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故B正确;
C.苯环虽然很稳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故C错误;
D.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加入冰晶石能降低氧化铝的熔点,故D正确。
17.关于苯和苯酚分别与溴反应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苯和液溴反应而苯酚和浓溴水反应
B. 二者都需要催化剂
C. 苯生成一溴代产物而苯酚生成三溴代产物
D.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答案】B
【解析】A、由于苯必须与液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就可以发生反应,故A错误;
B、由于苯酚和浓溴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故B正确;
C、由于苯与液溴生成一溴苯,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故C错误;
D、由于苯和苯酚分别与溴反应都不需要加热,故D错误。
18.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羧酸的是( )
A. 乙二酸
B. 苯甲酸
C. 石炭酸
D. 硬脂酸
【答案】C
【解析】A.乙二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OOH,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属于羧酸类物质,故A错误;
B.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C6H5COOH,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属于羧酸类物质,故B错误;
C.石碳酸为苯酚,苯酚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不属于羧酸,故C正确;
D.硬脂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硬脂酸属于羧酸类,故D错误。
19.做完实验后的试管上沾有的苯酚,不能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酒精
C. 65℃以上的水
D. 冷水
【答案】D
【解析】A.苯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易溶于水,可以用来洗涤,故A错误;
B.苯酚易溶于酒精,残留有苯酚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故B错误;
C.在65℃以上,苯酚与水互溶,可以用来洗涤,故C错误;
D.苯酚微溶于冷水,不能用来洗涤,故D正确。
20.下列对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B. 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需要消耗8 mol NaOH
C. 与稀硫酸共热时,生成两种有机物
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
【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A项正确;该有机物中含5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另外还有1个酯基,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又生成1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1 mol该有机物可中和8 mol NaOH,B项正确;与稀硫酸共热时,该有机物分解,生成的是同一种物质,C项错 误;由题中结构简式可得到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D项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5.8 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 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菠萝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羟基
(2)CH2=CH—CH2—OH
(3)OCH2COOCH2CHCH2
【解析】根据酯化反应需要羟基和羧基,甲中肯定含有羟基;先计算出分子式,根据结构特征推导出结构简式是CH2=CH—CH2—OH,菠萝汁的结构简式为OCH2COOCH2CHCH2
22.(1)苯酚的俗名是 ,苯酚沾在皮肤上,用 洗涤;
(2)福尔马林是 的水溶液;
(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 进行洗涤.
【答案】(1)石炭酸 酒精 (2)甲醛 (3)稀硝酸
【解析】(1)苯酚的俗名是石炭酸,是一种有毒物质,苯酚沾在皮肤上,应该立刻用酒精洗去,因为它易溶于酒精;
(2)甲醛的水溶液具有防腐作用,被称为福尔马林;
(3)稀硝酸能溶解银单质,所以实验室常用稀硝酸来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23.现有:
A.CH3OH B.(CH3)3CCH2OH C.(CH3)3COH D.(CH3)2CHOH E.C6H5CH2OH五种有机物
(1)能氧化成醛的是(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
(3)能氧化成酮的是 (4)E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是
【答案】(1)ABE(2)ABE(3)(4)甲酸苯甲酯
【解析】A.CH3OH,能够被氧化成甲醛,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B.(CH3)3CCH2OH,与羟基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能够被氧化成醛;C.(CH3)3COH,与羟基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够被氧化成酮;
D.(CH3)2CHOH,不能够反应失去反应;能够被氧化成酮;E.C6H5CH2OH,苯甲醇能够被氧化成苯甲醛;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1)能氧化成醛的有:ABE;(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ABE;(3)能氧化成酮的是:D;(4)苯甲醇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酸苯甲酯。
24.已知胺(R—NH2)具有下列性质:
Ⅰ.RNH2+CH3COCl―→RNHCOCH3+HCl
Ⅱ.RNHCOCH3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RNHCOCH3+H2O―→RNH2+CH3COOH
对硝基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根据以上合成路线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保护氨基(—NH2)
【解析】信息Ⅰ将—NH2转变为—NHCOCH3,信息Ⅱ又将—NHCOCH3转变为—NH2,这很明显是对—NH2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三步反应分别是①—NH2的保护、②硝化反应、③—NH2的复原。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5第3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
B.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
D. 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
2.关于有机化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C8H18萃取溴水中的溴,可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为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热的苯酚浓溶液放入冷水中冷却,溶液变浑浊,此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C.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 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甘油与水
3.有机物具有下列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滴入石蕊试液不变色,加入少量碱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共煮后红色消失,原有机物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甲酸乙酯
B. 乙酸甲酯
C. 乙醛
D. 甲酸
4.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应得到:C4H10OC4H8C4H8Br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A.
B.
C.
D.
5.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 甲醇
B. 乙炔
C. 丙烯
D. 丁烷
6.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
①豆油 ②酱油 ③牛油 ④甘油 ⑤汽油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④
7.由C6H5—、—C6H4—、—CH2—、—OH 4种原子团一起组成的酚类物质的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8.下列醇类物质中,能被氧化成醛的是( )
A. CH3CH2CH2OH
B.
C.
D.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 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 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10.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2>>HCO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CO2→+Na2CO3
B.+H2O→+NaOH
C.+Na2CO3→+NaHCO3
D.+NaHCO3→+H2CO3
11.化合物丙可由如下反应得到:
丙的结构不可能是( )
A. CH3CBr2CH2CH3
B. (CH3)2CBrCH2Br
C. C2H5CHBrCH2Br
D. CH3(CHBr)2CH3
12.某有机物分子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 (CH3)3CCH2OH
B.
C.
D. CH3CH2C(CH3)2OH
13.麦考酚酸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防止肾移植排斥,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麦考酚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氢气5 mol
B. 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取代、消去反应
D. 1 mol麦考酚酸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14.有一种叫苯酚的有机物,其试剂瓶上有如下标识,此标识的含义是( )
A. 自燃物、腐蚀性
B. 腐蚀性、有毒
C. 爆炸性、腐蚀性
D. 氧化剂、有毒
15.按如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棕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 )
A. H2
B. CH3CH2OH(气)
C. CO2
D. CO和H2
1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都错误的是( )
A. 焦炭在高温下与CO2作用生成CO,可用于高炉炼铁
B. 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用醋浸泡鸡蛋以软化富含碳酸钙的鸡蛋壳
C. 常温下苯是稳定的饱和烃,可用于萃取苯酚水溶液中的少量三溴苯酚
D. 氧化铝的熔点很高,电解熔融氧化铝时需加入冰晶石以降低熔融温度
17.关于苯和苯酚分别与溴反应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苯和液溴反应而苯酚和浓溴水反应
B. 二者都需要催化剂
C. 苯生成一溴代产物而苯酚生成三溴代产物
D.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18.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羧酸的是( )
A. 乙二酸
B. 苯甲酸
C. 石炭酸
D. 硬脂酸
19.做完实验后的试管上沾有的苯酚,不能用来洗涤的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酒精
C. 65℃以上的水
D. 冷水
20.下列对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B. 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需要消耗8 mol NaOH
C. 与稀硫酸共热时,生成两种有机物
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1)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5.8 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 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菠萝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苯酚的俗名是 ,苯酚沾在皮肤上,用 洗涤;
(2)福尔马林是 的水溶液;
(3)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用 进行洗涤.
23.现有:
A.CH3OH B.(CH3)3CCH2OH C.(CH3)3COH D.(CH3)2CHOH E.C6H5CH2OH五种有机物
(1)能氧化成醛的是(2)不能消去成烯的是
(3)能氧化成酮的是 (4)E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是
24.已知胺(R—NH2)具有下列性质:
Ⅰ.RNH2+CH3COCl―→RNHCOCH3+HCl
Ⅱ.RNHCOCH3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
RNHCOCH3+H2O―→RNH2+CH3COOH
对硝基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根据以上合成路线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