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三)
(滔滔黄河)
1、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
2、上、中、下游的划分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
4、主要支流
5、各河段特征
一、河源概况:
返 回
黄河水系略图
1、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
返 回
1、唐代诗人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天上”是指哪里?
这“海”是指什么海?
2、黄河的长度有多长?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的形状好像什么汉字?
返 回
思考:为什么黄河只能说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能说是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长江、珠江的长度、水量比较表:
返 回
黄河水系略图
渤海
5464千米
雅拉达泽峰
(5136米)
青藏高原
2、上、中、下游的划分:
返 回
(内蒙古)
(豫)
中国行政区划图
返 回
中 国 政 区 图
青海省
四川省
甘 肃 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陕西省
河南省
山东省
3、(1)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依次指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河口
依次指出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返 回
3、(2)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黄河水系略图
渤海
渭 河
汾 河
洮 河
湟 水
雅拉达泽峰
(5136米)
青藏高原
4、主要支流:
返 回
上游大部流经青藏高原,河道迂回曲折,多峡谷,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5、各河段特征
地表地质疏松,并且缺少植被,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大量入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
当下游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底,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下游:地上河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很小,流域面积狭小。
2 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什么原因?
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
黄河水系略图
渤海
渭 河
汾 河
洮 河
湟 水
雅拉达泽峰
(5136米)
青藏高原
5464千米
上 游
中游
下游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小结:
2
A
B
C
D
E
滔滔黄河(第二课时)
黄河这条“母亲河“给我们奉献了什么?
1、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2、提供了灌溉的水源
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二、母亲河的奉献
华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返回
请找出黄河干流上主要的水电站:
B——、C——、D——、E——、F——
黄河是一条害河,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灾害?
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
当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底,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不断升高,河水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随时有决口的危险,易发生洪灾。
(三、黄河的忧患——地上河)
治黄的关键在——,黄河90%的泥沙来自——,因此—————是治黄的根本。
治理黄河我们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上、中游修建水库
(2)、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3)、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一批分洪 、蓄洪工程。
[补充]: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再 见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