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 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B
【解析】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淋巴细胞,A正确;纤维素酶只能水解纤维素,用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一般利用胰蛋白酶,B错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C正确;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 )
A. 脱分化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B. 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
C. 再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
D. 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
【答案】B
【解析】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含量相对较高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对较高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脱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选B。
3.植物体细胞杂交所利用的原理包括( )
①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细胞的全能性 ③基因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流动性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成功提供了可能,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首要条件;细胞的全能性是细胞工程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成功的内在原因;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与基因的结构无直接关系。
4.下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已经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B. 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
C. 上述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 “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还不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在“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幼苗的培育过程中含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但不进行减数分裂。
5.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下列研究方案不能实现其目的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只在体内外培养骨髓瘤细胞,是无法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必须与免疫后的B淋巴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
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胃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开
B. 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结果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C. 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开
【答案】D
【解析】通常将健康动物组织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后的细胞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让细胞继续增殖,这种培养即为传代培养。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1.5左右,不适合做细胞培养时分散细胞的酶,动物细胞培养利用了细胞有丝分裂的原理,获得大量的具有相同遗传特性的细胞。
7.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
B. 受体为去核卵母细胞
C. 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D. 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动物体细胞克隆是核移植技术的产物,克隆出的后代绝大部分DNA来自供体细胞核,少数DNA来自受体的线粒体,克隆后代的表现型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并不完全相同。
8.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是( )
A. 培养基成分不同
B.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其主要不同点是它们的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和维生素,另外还有动物血清。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要的培养基包含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全部营养成分,如矿质元素、蔗糖、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有机添加物,没有动物血清。
9.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有力证据
D.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群,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细胞全能性的基础是细胞中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由植物细胞培养获得试管苗,充分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没有发育成个体而只是细胞群,不能体现全能性。
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和纯化可以获得细胞株
B. 动物细胞培养基添加胰岛素的目的是调节血糖浓度
C. 定期更换培养液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动物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 细胞克隆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
【答案】A
【解析】“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或原代培养物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克隆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的单细胞获得的细胞群,称细胞株。”A正确;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调节血糖浓度,B错误;定期更换培养液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防止接触抑制,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克隆的基础,D错误。
1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
A. 产生杂种植株
B. 产生杂种细胞
C. 原生质体融合
D. 形成愈伤组织
【答案】A
【解析】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 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 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 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答案】B
【解析】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数具有异倍体核型;癌细胞仍能逆转为正常细胞,如小鼠畸胎癌细胞能分化为各种正常体细胞;由一个共同的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具有异质性。
13.在生物体中的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A. 卵细胞
B. 植物花粉
C. 形成层细胞
D. 受精卵
【答案】D
【解析】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故选D。
1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培养基中应添加葡萄糖
B. 培养液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 器官、组织的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是蔗糖。只有处于离体的器官、组织的细胞才能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采用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部位(如花药)进行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只是体细胞的一半。
15.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必要条件( )
A. 有机物
B. 矿质元素
C. CO2
D. 激素
【答案】C
【解析】植物体的根、茎、叶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条件下,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和芽,此过程不能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
16.由于人们对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没有完全搞清楚,通常需要加入( )
A. 血清、血浆
B. 抗生素
C. 促生长因子
D. 分化诱导因子
【答案】A
【解析】细胞培养液中必须有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在培养基中通常需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
17.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因为卵母细胞大,营养丰富,且细胞质物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所以动物细胞核移植时,常采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A项正确;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突变率高,可用于植物体细胞的诱变育种,B项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时,应该采用植物体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而不是花粉粒,C项错误;利用自体干细胞分化成器官进行移植,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D项正确。
18.英国克隆羊“多利”的产生,番茄-马铃薯的培育,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所属的生物工程技术依次为( )
A.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C.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D.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答案】B
【解析】克隆羊“多利”与核移植、胚胎移植有关,番茄—马铃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与动物细胞融合和细胞培养有关。其中核移植、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融合均属于细胞工程。
19.下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工种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添加农药和植物激素
B. 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的粮食
C. 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D. 人工种子的胚状体还未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答案】D
【解析】人工种子是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后,包裹上人工种皮而形成的。胚状体与正常受精卵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和发育阶段。在人工种子胚乳中,除了添加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外,还可添加农药、植物激素、固氮菌等。
20.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B淋巴细胞是小鼠脾脏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 ②可利用胰蛋白酶促进细胞的融合
C. ④筛选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
D. ⑥可获得单克隆抗体,但培养过程可能发生变异
【答案】B
【解析】①表示提取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其中B淋巴细胞是小鼠脾脏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A项正确;②可利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促进细胞的融合,B项错误;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因此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C项正确;⑥借助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但在传代培养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D项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可见细胞的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生长。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较为简便的筛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表示两种植物体的细胞,则采用化学法形成c时,一般是用________作为诱导剂。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则d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以获得d细胞,再经____________和________,然后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4)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大于8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
(2)PEG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克服了不同生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选择培养基 克隆化培养 抗体检测
(4)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在大于800lx的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中含rr或hh的不能生长,因此应在大于800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2)诱导融合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育种的优点是克服了不同生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又能产生单一抗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以获得d细胞,再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然后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4)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即可得出答案。
22.下图为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________技术,捐献卵母细胞时,通常给捐献者注射激素使其__________。
(2)②过程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目的是____________;进行③过程前需对精子进行体外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已知母亲(甲)患有线粒体肌病(一种线粒体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若母亲(甲)自然受孕,其子女患该病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三亲婴儿”技术能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物细胞)核移植 超数排卵
(2)防止杂菌污染 使精子获能 胚胎移植 有性
(3)子女均患病 三亲婴儿的线粒体基因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
【解析】(1)①为母亲(甲)的细胞核与捐献者(乙)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形成重组细胞的过程,因此表示(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捐献卵母细胞时,通常给捐献者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2)②过程采用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培养过程中,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③过程为体外受精,进行③过程前对精子进行体外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⑤过程表示胚胎移植;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3)线粒体基因通过母本遗传给后代。若患有线粒体肌病(一种线粒体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的母亲(甲)自然受孕,则其子女均患病。三亲婴儿的线粒体基因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所以“三亲婴儿”技术能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23.甲流(H1N1)在世界各地大面积蔓延,有些国家还出现了死亡病例。科学家已分离出H1N1病毒(一种RNA病毒)某制药厂根据下面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甲流的抗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人体内的_______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__。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注射了该抗体的人群不能长期对甲流有免疫作用,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融合,相比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突出的优点。
(5)请说明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淋巴 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
(2)3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杂交瘤细胞(杂交细胞)
(3)引起甲流的病毒不断发生变异
(4)目的性强;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5)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解析】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二者在聚乙二醇诱导剂的作用下融合。在细胞融合的过程中,可能有的能融合,有的不能融合。如果仅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能有A细胞与A细胞、A细胞与B细胞、B细胞与B细胞三种融合方式,所以需要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即A细胞与B细胞融合)的D细胞(杂交瘤细胞)注射了该抗体的人群不能长期对甲流有防疫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甲流病毒不断产生变异,因而原抗体对变异的甲流不起作用,或者是抗体已经消失等。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只能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而动物体细胞融合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因而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单克隆抗体可作为诊断试剂,可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等。
24.红豆杉是濒危植物,其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下图是红豆杉植株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为愈伤组织,通过B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C过程可产生大量细胞,则图中A、B、C分别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⑤的培养一般要采用________培养基,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⑤的培养可获得代谢产物——紫杉醇,但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下降,其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①是红豆杉(基因型为DdTt)的花药,可选用__________(填编号)制成人工种子,该“种子”萌发的幼苗用________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种植株,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脱分化、再分化、有丝分裂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液体 保证氧气的供应、使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 (3)活细胞数量减少,某些代谢产物积累 (4)③ 秋水仙素 DDTT、DDtt、ddTT、ddtt
【解析】(1)图中①为红豆杉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②为愈伤组织,③为试管苗(胚状体), ④为植物体,⑤为大量的红豆杉细胞;再分化的实质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对⑤的培养目的是快速增殖细胞,一般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通入空气是为了保证细胞生长过程中氧气的供应,不断搅拌的目的是让细胞和培养液充分接触。(3)培养的后期,由于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等,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其代谢产物减少。(4)红豆杉的花药经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快速获得纯种植株。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DdTt,则获得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有DDTT、DDtt、ddTT、ddtt四种。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修3专题2《细胞工程》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 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2.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 )
A. 脱分化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B. 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
C. 再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
D. 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
3.植物体细胞杂交所利用的原理包括( )
①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细胞的全能性 ③基因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4.下图是“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已经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B. 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
C. 上述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 “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下列研究方案不能实现其目的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胃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开
B. 动物细胞培养的主要结果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C. 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开
7.下列关于体细胞克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供体为体细胞的细胞核
B. 受体为去核卵母细胞
C. 细胞核移植是体细胞克隆的关键步骤
D. 克隆出的后代与供体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型完全一致
8.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区别是( )
A. 培养基成分不同
B.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9.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有力证据
D. 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群,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
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选择和纯化可以获得细胞株
B. 动物细胞培养基添加胰岛素的目的是调节血糖浓度
C. 定期更换培养液的原因只是为了给动物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 细胞克隆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础
1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
A. 产生杂种植株
B. 产生杂种细胞
C. 原生质体融合
D. 形成愈伤组织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 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 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 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13.在生物体中的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 )
A. 卵细胞
B. 植物花粉
C. 形成层细胞
D. 受精卵
1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培养基中应添加葡萄糖
B. 培养液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 器官、组织的细胞在不离体的情况下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
D.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的基因是相同的
15.下列哪项不能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必要条件( )
A. 有机物
B. 矿质元素
C. CO2
D. 激素
16.由于人们对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没有完全搞清楚,通常需要加入( )
A. 血清、血浆
B. 抗生素
C. 促生长因子
D. 分化诱导因子
17.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
A. 1
B. 2
C. 3
D. 4
18.英国克隆羊“多利”的产生,番茄-马铃薯的培育,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所属的生物工程技术依次为( )
A.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C.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
D.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19.下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工种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以添加农药和植物激素
B. 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的粮食
C. 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D. 人工种子的胚状体还未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20.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B淋巴细胞是小鼠脾脏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 ②可利用胰蛋白酶促进细胞的融合
C. ④筛选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
D. ⑥可获得单克隆抗体,但培养过程可能发生变异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可见细胞的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生长。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较为简便的筛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表示两种植物体的细胞,则采用化学法形成c时,一般是用________作为诱导剂。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则d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以获得d细胞,再经____________和________,然后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4)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为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________技术,捐献卵母细胞时,通常给捐献者注射激素使其__________。
(2)②过程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目的是____________;进行③过程前需对精子进行体外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⑤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培育“三亲婴儿”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3)已知母亲(甲)患有线粒体肌病(一种线粒体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若母亲(甲)自然受孕,其子女患该病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三亲婴儿”技术能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流(H1N1)在世界各地大面积蔓延,有些国家还出现了死亡病例。科学家已分离出H1N1病毒(一种RNA病毒)某制药厂根据下面流程图生产预防和治疗甲流的抗体,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人体内的________细胞,促进d过程的常用诱导剂是________。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用培养基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特点)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注射了该抗体的人群不能长期对甲流有免疫作用,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融合,相比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突出的优点。
(5)请说明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红豆杉是濒危植物,其树皮产生的紫杉醇对癌症有一定的疗效。下图是红豆杉植株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为愈伤组织,通过B过程可最终产生新的植株,通过C过程可产生大量细胞,则图中A、B、C分别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⑤的培养一般要采用________培养基,并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⑤的培养可获得代谢产物——紫杉醇,但培养后期紫杉醇产量下降,其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①是红豆杉(基因型为DdTt)的花药,可选用__________(填编号)制成人工种子,该“种子”萌发的幼苗用________处理,可快速获得纯种植株,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