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美洲、大洋洲之旅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5课 美洲、大洋洲之旅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欣赏美洲、大洋洲的建筑、雕刻、壁画、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与标书有鲜明特点的美洲、大洋洲文明。
过程与方法:能以小组为单位手机资料、通过剪贴、描绘等方法制作一本旅游小册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美洲、大洋洲艺术的乐趣。
重点
欣赏美洲、大洋洲著名的文化、自然遗产的艺术风格并作出评述,尝试旅游小册子的制作。
难点
合作尝试以多种形式制作旅游小册子和“小导游”身份的角色体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旅行社准备招收一批新的“小导游”,应聘考核条件是即将推出的“美洲、大洋洲之旅”策划旅行路线,制作一本旅游小册子。
谁是最棒小导游?引入课题
美洲、大洋洲之旅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知识抢答。
分组合作,准备制作旅游小册子。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引导语:
几千年来,在美洲和大洋洲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已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文明,这些文明和当地壮丽的自然景观一起,散发出神秘而又迷人的魅力。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都有哪些景点,怎么规划路线。
我们可以从墨西哥开始,按墨西哥-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的顺序,饱览当地迷人的风光和人文奇观。
第一站,墨西哥。墨西哥拥有美洲最古老的文明,留存的古城宏伟、肃穆,随处可见的石雕反映了美洲印第安艺术独特的装饰风格。
展示图片墨西哥奇琴伊扎古城祭(10世纪),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相关知识:墨西哥奇琴伊扎古城祭坛,它兼有古希腊的朴素和古印度的明朗等特色,它是一座蜗牛式建筑,呈螺旋形,托尔特克人称这种祭坛为卡拉科尔。祭坛上还有关于托尔特克祭司王奎查科特尔的浅浮雕像,在建筑物表面满布着蛇头浮雕,祭坛的入口的两边柱子上,则雕着缠成螺旋形的延伸的蛇浮雕。墨西哥帕伦克古城是典型的玛雅文明遗址,被称为“美洲的雅典”
展示图片墨西哥帕伦克古城(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7世纪),引导学生观察,并讲述相关知识:
帕伦克古城遗址上那华丽的宫殿、高雅的庙堂、精巧的石碑、神秘的铭文、壮观的金字塔以及大量的象形文字、绘画、雕塑等,为人们研究玛雅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帕伦克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宫殿和五座神庙,宫殿底座的土台底边长100米,宽80米,高10米。其中有个可能是用来观测天文的4层石塔矗立当中,石塔高15米,所以被称为“天文观测塔”。碑铭神庙是帕伦克遗址最雄伟的建筑,它是一座金字塔、庙宇、墓葬合一的建筑。这座建筑因藏有一大块的铭刻石而得名,其中的一座金字塔有9层高,千百年来,默默地耸立在原始森林之中,显得是那么的饱历风霜、古老而永恒。
第二站,阿根廷。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
展示图片阿根廷伊瓜苏瀑布,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并讲述相关知识。在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为马蹄形瀑布,高82公尺,宽4公里。 瀑布上方的岛屿将河流扩展为流注瀑布的无数水流。
瀑布分布于峡谷两边,阿根廷与巴西就以此峡谷为界,在阿根廷和巴西观赏到的瀑布景色截然不同。
在阿根廷这边是从上往下看,9股水流咆哮而下,惊心动魄,同时还可以望见环形瀑布群的全景;
在巴西那边能够欣赏到阿根廷这边主要瀑布的全景,是从下往上看,水幕自天而降,另有一番感受。
第三站,智利。复活节 岛位于南太平洋中。环岛遍布着超过600尊高达7米-10米,被称为“摩艾”的火山岩半身巨像。
展示图片复活节岛巨石像(智利),复活节岛里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岛上的摩艾石像。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它们形象奇特,神情严肃,面对大海,似乎若有所思。
这些摩艾只有上半身,具有一对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下巴棱角分明,表情沉毅,也有一些石像被安上了“珊瑚眼”。许多摩艾的外观都是完全相仿,只有一个被称为“图库图利(Tukuturi)”的石像拥有下半身并跪在地上,他还有胡子和一对短耳。
感受石像构思奇巧的造型美感。
第四站,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被沙漠覆盖。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
展示图片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并讲述相关知识: 卡卡杜国家公园,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地区,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那些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有的物种在这里已经延续4万多年。
这里有许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表现的是从远古的狩猎人群和采集人群,直到目前当地的土著居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
展示图片艾维斯巨石。 落日将乌鲁国家公园内的艾维斯巨石染成金红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巨石。艾维斯巨石呈椭圆形,整体呈红色,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如巨兽卧地,不生寸草,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阳光方向的变化而显出不同颜色。
学法建议:1、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为“游客”策划、制定旅游路线。
轮流做一回“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熟悉的景点。
展示图片学生作品,提出问题:美洲、大洋洲哪些文化遗产给你留下的映象最深刻?
制作旅游小册子,为“游客”策划、制定旅游路线。
教师提示制作步骤:构思策划---收集资料---编辑排版---剪贴装饰---装订成册。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知识抢答、旅行站点及接龙汇报、旅游小册子的制作等“小导游”考核环节
在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感受美洲、大洋洲历史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之美。
合作探究及动手制作旅游小册子,使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实践练习
作业:合作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
要求:运用编辑、剪贴、描绘等多种方法小组合作制作,并以小导游身份进行介绍。
小组或个人完成创作。
体现学生美术活动的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旅游小册子,教师引导其他小组对其进评价,选出制作的最好的作品,完成“小导游考核”活动,选出小导游。
每个小组派一名“小导游候选人”展示本小组制作的旅游小册子,通过学生互评选出最好的作品,成为“小导游”优胜者。
完成课堂创设情境。
课后延伸
推荐学生带着一定问题(兴趣点)去阅读与美洲、大洋洲相关的书籍和视频,加深了解诸如印加、玛雅,易洛魁、毛利人文明等美洲、大洋洲民族特色文化,拓宽视野。
增强课堂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板书
美洲、大洋洲之旅
制作步骤:构思策划---收集资料---编辑排版---剪贴装饰---装订成册。
课件31张PPT。第十五课 美洲、大洋洲大陆之旅美术岭南版 六年级下新知导入谁是最棒小导游?综合探索 旅行社准备招收一批新的“小导游”,应聘考核条件是即将推出的“美洲、大洋洲之旅”策划旅行路线,制作一本旅游小册子。新知讲解美洲、大洋洲大陆之旅新知讲解 几千年来,在美洲和大洋洲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已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文明,这些文明和当地壮丽的自然景观一起,散发出神秘而又迷人的魅力。新知讲解大洋洲在这里美洲在这里新知讲解我们可以从墨西哥开始,的顺序,饱览当地迷人的风光和人文奇观。新知讲解墨西哥新知讲解欣赏感受墨西哥奇琴伊扎古城祭坛 10世纪 墨西哥奇琴伊扎古城祭坛,它兼有古希腊的朴素和古印度的明朗等特色,它是一座蜗牛式建筑,呈螺旋形,托尔特克人称这种祭坛为卡拉科尔。祭坛上还有关于托尔特克祭司王奎查科特尔的浅浮雕像,在建筑物表面满布着蛇头浮雕,祭坛的入口的两边柱子上,则雕着缠成螺旋形的延伸的蛇浮雕。新知讲解欣赏感受墨西哥帕伦克古城(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7世纪) 墨西哥帕伦克古城是典型的玛雅文明遗址,被称为“美洲的雅典”。新知讲解欣赏感受墨西哥帕伦克古城(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7世纪) 帕伦克古城遗址上那华丽的宫殿、高雅的庙堂、精巧的石碑、神秘的铭文、壮观的金字塔以及大量的象形文字、绘画、雕塑等,为人们研究玛雅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碑铭神庙是帕伦克遗址最雄伟的建筑,它是一座金字塔、庙宇、墓葬合一的建筑。这座建筑因藏有一大块的铭刻石而得名,其中的一座金字塔有9层高,千百年来,默默地耸立在原始森林之中,显得是那么的饱历风霜、古老而永恒。 帕伦克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宫殿和五座神庙,宫殿底座的土台底边长100米,宽80米,高10米。其中有个可能是用来观测天文的4层石塔矗立当中,石塔高15米,所以被称为“天文观测塔”。新知讲解阿根廷新知讲解欣赏感受阿根廷伊瓜苏瀑布 在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为马蹄形瀑布,高82公尺,宽4公里。 瀑布上方的岛屿将河流扩展为流注瀑布的无数水流。 瀑布分布于峡谷两边,阿根廷与巴西就以此峡谷为界,在阿根廷和巴西观赏到的瀑布景色截然不同。
在阿根廷这边是从上往下看,9股水流咆哮而下,惊心动魄,同时还可以望见环形瀑布群的全景;
在巴西那边能够欣赏到阿根廷这边主要瀑布的全景,是从下往上看,水幕自天而降,另有一番感受。新知讲解欣赏感受阿根廷伊瓜苏瀑布感受瀑布气势磅礴的壮美新知讲解欣赏感受阿根廷伊瓜苏瀑布感受瀑布气势磅礴的壮美新知讲解智利新知讲解欣赏感受复活节岛巨石像(智利) 这些摩艾只有上半身,具有一对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下巴棱角分明,表情沉毅,也有一些石像被安上了“珊瑚眼”。许多摩艾的外观都是完全相仿,只有一个被称为“图库图利(Tukuturi)”的石像拥有下半身并跪在地上,他还有胡子和一对短耳。 复活节岛里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岛上的摩艾石像。全岛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它们形象奇特,神情严肃,面对大海,似乎若有所思。新知讲解欣赏感受复活节岛巨石像(智利)感受石像构思奇巧的造型美感形象奇特,神情严肃新知讲解澳大利亚新知讲解认知探究 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由于降雨量很小,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被沙漠覆盖。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洼地及西部高原均为气候干燥的沙漠, 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这里丘陵起伏,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个沿海地带形成一条环绕大陆的“绿带”,正是这条绿带养育了这个国家。新知讲解欣赏感受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画 卡卡杜国家公园,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平衡的地区,包括那些潮汐浅滩、漫滩、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内,为那些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有的物种在这里已经延续4万多年。
这里有许多岩洞,洞内的壁画、石雕以及人类生活遗址,表现的是从远古的狩猎人群和采集人群,直到目前当地的土著居民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1972年以前,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片不为外界人所知的与外界隔离的土著人居住地。数百名土著人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群居的原始生活。新知讲解欣赏感受艾维斯巨石(澳大利亚) 落日将乌鲁国家公园内的艾维斯巨石染成金红色,它是世
界上最大的单体巨石。 艾维斯巨石呈椭圆形,整体呈红色,突兀在广袤的沙漠上,如巨兽卧地,不生寸草,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随着阳光方向的变化而显出不同颜色。新知讲解 1、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为“游客”策划、制定旅游路线。
2、轮流做一回“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熟悉的景点。学法建议新知讲解美洲、大洋洲哪些文化遗产给你留下的映象最深刻?制作旅游小册子,为“游客”策划、制定旅游路线。
学
生
作
品新知讲解制作步骤:构思策划收集资料编辑排版剪贴装饰装订成册实践练习课堂练习作业:合作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要求:运用编辑、剪贴、描绘等多种方法小组合作制作,并以小导游身份进行介绍。实践练习欣赏作品找找灵感实践练习欣赏作品找找灵感实践练习欣赏作品找找灵感实践练习课堂练习同学们开始练习吧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