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笺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执笔人 授课人 2019年 5 月 4 日
教学内容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 领导 意见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结合地图和材料,归纳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的方法,教材中设计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探讨而有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如何对人类产生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理思维习惯。
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一、东亚岛国 二、多山的地形 1.位置 2.领土位置 三、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方法手段
导 入 新 课(3分钟) 利用课件,播放日本名曲《樱花》,在展示出樱花的图片,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视听环境引入新课,从这首名曲和花朵我们能知道这是哪个国家? 板书:第一节日本展示课件:日本的轮廓及图片,展示出本节的教学目标。 学生回答:日本 感受日本文化,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方法手段
设疑自探(学贵有疑)(10分钟) 解疑合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8分钟) 东亚岛国 多山的地形 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结合学习目标找问题1.说出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四大岛屿。 2.读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的地形特征,分析日本多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读课本第7页亚欧气候分布图,找出日本气候类型,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其气候特征及成因。 将小组讨论的交流一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解决,教师展示71页活动题。 教师展示课件①日本的地理位置②领土组成。 ①通过课件展示:地形图及板块运动实例引出日本多火山地震②从地形图中看出受日本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影响为其短小湍急的河流提供条件。 读亚欧气候分布图 朗读课本69、70页所有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分组,组长分工和记录讨论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 学生积极读图,完成目标1,并找出四大岛屿 知道日本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得出结论:日本水能资源丰富 找出课本7页亚欧气候图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合探71页课后活动题。 设疑探究 共同讨论 抽象事物变得直观 读图析图
左侧装订
初级中学教学设计专用笺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方法手段
质疑再探:(疑是开山斧,探是深耕犁。) (8分钟) 运用拓展——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练习巩固 突破难点,解决新疑惑,探讨东京和北京气候的差异,日本东西两侧气候差异及原因 老师举一些典型例题 引导启发学生巩固知识内容。 1.完成《地理助学读本》65页基础梳理前三个标题,68页1–5题,70页11题(1)(2)(3)、12题。2.预习课本71—75页《日本》第二课时内容。 观察比较数据,得出结论:与北京相比东京的降水量大,气温变化小,东京海洋性特征明显,日本东西两侧受冬季风、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学生积极主动,编题、答题。 提出建议,哪些好的方法继续发扬,并对自己检验本节内容掌握的如何 或因图起、或因表生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得知识形成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