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课件(8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课件(8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8 18: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3张PPT。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7 古诗三首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第一课时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因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望天门山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断楚至孤帆我会写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duàn chǔ zhì gū fān左右 结构帆断孤上下 结构楚生字归类至识字方法加一加:孑+瓜=孤 巾+凡=帆字谜记忆:楚“走”掉“土”,横腰长了两棵树(木)。识字游戏至于整体感知 《望天门山》中描写了什么江和什么山?《望天门山》中描写了 和 山。 长江天门自由朗读,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边读边想象:古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唐]李白互动课堂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唐]李白朗读指导读了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一起解诗题 读了诗题,我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远望天门山的情景。望天门山统领全诗 从前两句你感受到长江的什么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 诗意: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一起解诗意 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开掘,开通。断楚这几笔是点 从“断”和“开”,你感受到什么? 从“断”和“开”我感受到天门山的雄峙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和波澜壮阔。碧水东流至此回。指天门山。 “回旋,回转”,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湍急。 诗意: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全班齐读,读出长江滚滚的气势,小组交流感受。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完前两句,我们感受到长江水的波澜壮阔,汹涌澎湃,以至于连天门山都像被它隔断的一样。 后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我们来借助注释,总结一下诗意吧!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zhì)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耸出来。出孤帆不要漏掉点巾+凡品析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句诗是站在行驶的小船上来描写两岸的青山,生动地写出了青山迎面而来的动态美。 想一想:“两岸青山”怎样
相对“出”?全班齐读,感受天门山美景的壮丽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觉得他会吟诗来赞美这壮丽的景色。 我觉得他会画一幅画来赞美这美丽的景色。 古诗赏析: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气势磅礴 ?
雄伟秀丽山水相映对祖国
山河的
热爱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波澜壮阔的 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表现了诗人诗人 和对祖国山河的 ,之情。长江广阔的胸怀热爱一、填空。
《望天门山》是 代诗人 ,所作,人称他“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 》。唐李白诗仙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二、背一背,写一写。 望天门山
天门( )楚江开,
碧水东流( )。
两岸青山( ),
( )一片日边来。字词听写中断至此回相对出孤帆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从李白笔下感受到了长江的雄浑壮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西湖和洞庭湖的绰约风姿吧!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淡妆浓抹总相宜人云亦云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我会认yìyímǒ抹淡妆浓抹总相宜。mǒ我拿起抹布帮妈妈擦玻璃。mā初饮我会写 chūyǐn左右结构整体感知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liàn yàn////////老师范读,然后齐读。 从这首古诗的题目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一起解诗题地点:西湖上饮湖上初晴后雨事件:喝酒天气:先晴天后下雨 前两句描写了西湖什么天气的美景?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水光潋滟晴方好,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诗意:正。一起解诗意晴天:水光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山色空蒙雨亦奇。 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诗意:也。雨天:山色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同桌互读,感受晴天和雨天西湖不同的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晴天 我觉得他可能会说:晴天时的西湖像一个安静的小姑娘一样。 他可能会说:晴天雨天都这么美,我真舍不得离开呀! 诗人怎样表现西湖的美丽绰约的?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适宜。诗意: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秀美出众,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喻成西施? 因为西施的家乡在浙江,离西湖不远;西施是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湖的风景非常美丽,像西施一样,无论是不施粉黛还是化妆后,都同样的光彩动人。这样比喻,突出了西湖的美丽。 古诗赏析:这首诗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不同的景色,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色,用西施来赞美西湖,写出了它的灵动美丽。饮湖上初晴后雨 写景比西子:总相宜赞美 晴:水光潋滟雨:山色空蒙 这首诗描绘了不同天气的西湖呈现的风姿,晴天时,西湖 、 ;雨天时,西湖 、群山 。云雾迷蒙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若隐若现望洞庭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的美景有"洞庭秋月""远浦归帆"等洞庭湖"十影"。
君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距岳阳城15公里,风景佳丽,而且有许多名产奇珍,其中尤以君山茶闻名,自唐代即被列为贡茶。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我会认洞庭tínɡ未来wèi银盘pán磨合mó磨潭面无风镜未磨。mó他正要到村外的磨坊去磨面。mòmò未磨遥镜我会写银盘jìngwèimó yáo yínpán左右结构上下 结构生字归类独体 结构半包围 结构遥未磨盘镜银整体感知 《望洞庭》这首诗画面颜色非常丰富,其中,描写颜色的字有: 、 、 。 翠白青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一幅什么画面?互动课堂一起解诗题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望洞庭望洞庭湖看见的景象。望洞庭夜晚的洞庭湖是什么样的景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意: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一起解诗意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相相互夜晚的洞庭湖湖光和秋月相互映照,优美、平静。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边读边想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朗读指导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诗人遥望洞庭湖又看到了什么?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诗意:比喻,形容洞庭湖。品析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喻成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壮阔不凡的气度。比喻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边读边感受洞庭湖的美。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朗读指导看到这么美的洞庭景色,诗人会想些什么呢? 古诗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遥望洞庭湖所作,从水光秋月交融不分写起,写出了湖面的开阔廖远,水平如镜;然后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白银盘中的青螺,新颖别致,趣味盎然。 古诗书写的格式
第一行居中写古诗题目;
第二行居中写朝代和诗人的名字;
第三行开始每行写一句古诗,标点符号占一格,每行的左右两边空格要大体一致。默写指导(课后第一题)望洞庭近望:两相和 镜未磨喜爱
赞美远望:白银盘里一青螺结构梳理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
和 之情。喜爱赞美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唐]刘禹锡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补充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
遥望洞庭山水翠, 。淡妆浓抹总相宜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把相关的诗句写下来。 1.在春天的西湖边漫步,你会不由自主地赞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湖面的风光和月色相映衬,你会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湖光秋月两相和 三、用自己的语言把“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改成比喻句。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