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太空一日 导学精炼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太空一日 导学精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8 18: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太空一日
知 识 积 累
字音字形
严谨(jǐn) 稠密(chóu) 瞬间(shùn) 模拟(nǐ) 概率(lǜ)
烧灼(zhuó) 无虞(yú) 遨游(áo) 弧形(hú) 炽热(chì)
轮廓(kuò) 负荷(hè) 屏气凝神(bǐng)(nǐng) 俯瞰(kàn)
千钧重负(jūn)
词语释义
轮廓:指边缘;物体的外周或图形的外框。引申为事情的概略。
遨游:漫游;游历;畅游。无虞:不用忧虑。
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瞬间: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
概率: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
烧灼:是指高温炙烫。
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屏气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惊心动魄:形容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作者简介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人,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内容主旨
杨利伟乘由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杨利伟在太空一日遇到了很多意外情况—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听到一种来自太空的神秘敲击声,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飞船降落时剧烈摆动。文章的几个小标题,体现了严谨清晰的叙述顺序——“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飞船发射阶段,“我看到了什么”和“神秘的敲击声”是太空飞行阶段,“归途如此惊心动魄”是飞船返回阶段,可见4个小标题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重点难点
《太空一日》选自杨利伟撰写的《天地九重》,修改稿删除了不少有关自己心理活动和议论的文字,这是为什么?
《太空一日》侧重描述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代表中国初次探索太空的经历,因此作者的心理活动和议论就尽量删减了。
中 考 对 接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抱告飞船状(zuàng)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B.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bǐng)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飞船距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
C.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nàn)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D.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guǐ)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有图可依,一目寮然。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科学家们借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3.(2018·天水)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C.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D.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B.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C.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D.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讲述了作者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起飞阶段非常顺利,没有任何惊险和意外。
B.杨利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坚毅果敢的品质、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全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D.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7.下列有关本文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神秘的敲击声》第一段的作用是:内容上简要交代写作的内容—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结构上总领下文。
B.《神秘的敲击声》表达了作者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C.《我看到了什么》阐述了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
D.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表达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二、阅读提升
(2018·孝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5G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①2018年,我国多地开展5G试点。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将收获哪些红利,又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②5G+上网,超快网速需设备升级。每秒传输10GB,相当于1秒钟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用户可以轻松在手机上看高清电影,玩VR(虚拟现实)游戏更加流畅真实。
③铺设5G网络,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为了获得更快传输速率,需要建设数量更多、密度更大的5G基站,基站设备、天线选址建设、优化调试面,都需要比4G高得多的资本投入。
④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主流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尝鲜”,先得换一台新手机。预计我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生产出第一批5G手机。想要升级换代,还得耐心等待。
⑤5G+出行,无人驾驶应安全第一。湖北一司机对无人驾驶技术既兴奋又忐忑。一方面,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另一方面,把生命安全拱手交给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工智能,总是不太放心。今年3月,中国电信、中兴通讯、百度公司在雄安新区完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实况环境下的无人驾驶车测试。测试中,无人车转向、加速、刹车不在话下,未来,无人车还将针对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接受一系列测试。
⑥今年4月,重庆宣布将建立基于分级自动驾驶的智慧交通及自动驾驶演示验证与示范平台。5月17日,工信部相关人士提出将在5G和车联网领域推动人工智能应用。
⑦5G+家居,还可以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业内人士指出,5G网络地址数量大,允许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台物联网设备,5G网络的功耗又相对较低,能保障较长的续航时间,加之网络延迟小、出错概率小,因此为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⑧有网友担心,到了5G时代,很多智能家居由手机操控。如果发生手机丢失、手机信息泄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许晴张雯选自201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8.阅读全文,说说5G时代来临,普通用户除了收获上网网速更快的红利外,还将收获哪两项红利?
9.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4G网络每秒传输0.1GB,是5G传输速度的1%,从4G到5G的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意味着用户上网体验的大升级。
B.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手机均不支持5G,用户想体验5G,得等到2019年下半年换一台新手机才行。
C.如果基站数量少,密度小,网络传输速率就慢,网络延迟,很难提智能家居的使用体验。
D.5G时代到来,意味着手机风险增加,文题中“你准备好了吗”,其中包括要保护好手机,防信息泄露。
10.5G时代来临,无人驾驶出行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支持哪个观点?请简述理由。
三、综合运用
11.(2018·金华)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12.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老青岛的故事”,作为社团成员之一的你前去采访在青岛土生土长的李爷爷,请你以文学社小记者的身份用电话联系他,你会怎么说?(要求:校名、人名用“李明”代替,语言简明、60字之内)
四、写作练笔
13.本文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如“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C~1800°C的超高温度”“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的真实感受.
请你运用心理描写表现自己的某种心情(悲伤高兴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D解析: D.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至极。不合语境。
3.B 解析:A.搭配不当,“拓宽”与“感受”不搭配;C.缺主语,可去掉“随着”;D.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可去掉“不再”。
4.D 解析:A.将收缩的肌肉比作一块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B.将轻松和舒服,比作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C.将在太空中看到的物体,比作棉絮、米粒、指甲盖,运用了比喻的修辞;D.句子表现了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的感受,没有运用修辞。
5.A 解析:A项中“神舟五号”应用单引号标注。
6.A 解析:A.有误,起飞阶段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7.C
8.(1)出行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2)提升智慧生活家居体验。
9.B
10.示例一:赞成。无人驾驶司机变乘客,解放了双手;无人驾驶车转向、加速、刹车都不在话下;可以让特殊人群享受出行的便利;让不会驾驶的人也能轻松出行。
示例二:不赞成。无人驾驶有些技术没有完全过关(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路面情况处理等有待进一步测试);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子出现故障后的应急反应不够灵敏。
11.(1)惊蛰 (2)春分
12.示例:李爷爷你好,我是文学社小记者李明,我们学校想出一期“老青岛的故事”,想采访一下您可以吗?您什么时候有空呢?
解析:要注意有称呼、礼貌用语,表明自己的身份,采访的目的是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老青岛的故事”,征得李爷爷的同意,问明时间,语言简洁得体即可。
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