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摸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 摸书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西藏汉语)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8 18:2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摸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
2.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形近字,会读会写,了解词语的解释。
3.学习并掌握“或许”“再三”“何必”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
4.朗读课文,领悟“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体会作者对于摸书和读书的独特感受以及爱书读书的境界。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
2.掌握生字,词,形近字,会读会写,了解词语的解释。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领悟“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体会作者对于摸书的感受。
教具准备
??教参??粉笔??备课
教学方法
引导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讲解课文的生字,形近字
拟(nǐ)虚拟
哲(zhé)哲学
维(wéi)思维
衰(shuāi)兴衰
似(sì)似乎
誓(shì)誓言
惟(wéi)惟有
哀(āi)哀求
(shì)似的
熄(xī)熄灭
泡(pào)泡酒
呓(yì)呓语
嗜(shì)嗜好
息(xī)休息
抱(bào)拥抱
艺(yì)艺术??
二.讲解词语解释
富余:指足够而有剩余。
虚拟:虚构,虚幻的不真实。
兴衰:兴盛和衰落。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想法。
趣味: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
熄灭:停止燃烧的意思。
何必:副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前可以用“又”加强语气。
或许:副词,也许,有可能。
再三:副词,一次又一次。
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浙江宁波人。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代表作《珍珠鸟》《斗寒图》等。
第2课时
导入课文:
同学们,法国作家都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对书也有深厚的感情,他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其实,不单单是那些作家,对于读过书或正在读书的人来说,对书,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体会我国现代作家冯骥才对书的感情。
一.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3)讲的是两人对书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反映出两个人的共同爱好。
第二部分(4—8)由莫拉引出自己的读书感受并将莫拉引为知音。
第三部分(9)过渡段,承上说明莫拉和自己是知己,启下是过渡到“摸书”。
第四部分(10)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说服人们来接受他这个习惯。
第五部分(11)在摸书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书的文化价值。
第六部分(12)总结全文,点出结论:“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
1.“书虫子”,比喻,说明莫拉的丈夫对书的喜好已经到了非常痴迷的程度。
2.“他想醉汉一样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比喻,让人非常容易地就能体会到莫拉丈夫对书的喜爱程度,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迷人的境界。
3.“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这句话是说人与书的和谐:人要读书,但要透过书而创造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回顾知识
二.讲解课后练习题和同步练习册。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摸书
1.读书和摸书都是一种享受。
2.旧书给人深邃悠远的感受。
3.人与书的境界是超越读。
“书虫”对书不可思议的嗜好。(比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