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5.1发酵技术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 25.1发酵技术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8 21: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1.什么是生物技术?
2.尝试制作一杯酸奶,了解酸奶制作原理。
3.乳酸菌在制酸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通过观看视频,尝试家庭制作米酒的一般方法。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传统的生物技术第一阶段:是以制酒、食品加工、农业为主的作坊式生物技术。
第二阶段:以抗生素为代表,发酵技术为主要技术的工业化生物技术。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什么是发酵技术 1、发酵食品(酸奶、米酒、醋、酱……)
2、沼气发酵一、身边的发酵技术发酵食品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材料器具
带密封盖的瓶子、酸奶 一瓶、鲜牛奶两包、汤勺一个探究活动 制作酸奶的方法步骤:
1、消毒: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 将牛奶加入适量白砂糖,煮开。
2 、接种 冷却到35-38度,倒入杯中。
↓ 加入酸奶,搅拌均匀,盖严瓶盖。
3、发酵: 20-30度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保温杯8-10h)
↓4、品尝。 (教师让学生观察品尝前一天准备好的酸奶)(先让学生出示已准备好的酸奶,讲步骤,后教师边演示边小结)学生小组品尝自己制作的酸奶 微生物:乳酸菌
原理 条件 温度适宜
没有氧气
物质变化: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
即:
牛奶(液态) 乳酸 酸奶(固态)
应用: 泡菜、青贮饲料 、奶酪 乳酸菌无氧制作酸奶的1、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杀死杂菌,利于乳酸菌生长繁殖)
2、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乳酸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3、为什么酸奶的口味和牛奶不同?(酸奶含乳酸,牛奶不含)
4、你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
消毒 接种 发酵 品尝
探究活动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观看视频
要求学生说出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师生归纳
1、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淘米 浸泡 蒸煮 冷却 加入酒药 保温 出酒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探究活动教师让学生观察并闻一闻准备好的米酒) 微生物:曲霉、毛霉、酵母菌
原理 条件 温度适宜
没有氧气
物质变化: 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即:淀粉 葡萄糖 酒精
曲霉、毛霉酵母菌、无氧讨论 制作酸奶和酿造米酒时为什么都要求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