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诗经》二首 关雎 课件+教案(幻灯片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诗经》二首 关雎 课件+教案(幻灯片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9 14:43:05

内容文字预览

关 雎
《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什么?
2.它收录的是哪个时代的作品?距现在有多少年?
3.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
5.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为什么?
<关雎>简介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
注意字音字形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菜(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逑:配偶。
第一章 爱慕
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荇菜
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流:寻求,择取。
寤:睡醒。寐:入睡。
思服:思念。
第二章 思念
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友:亲近。
乐:使快乐。
芼:择取。
第三章 愿望
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三章)
主题: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简介三种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的解释
“比者,以彼物彼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现在的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譬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诗六义”
风: 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 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 “小雅”,共105篇.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品读全诗,赏析写作手法
二、重章叠句:
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
音乐美。
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本诗情感突出,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并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赏析。
蒹 葭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
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
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生于水边。
《秦风》
“荻苇、芦苇”
说说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
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
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Jiān Jiā
Sù huí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chí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s?
zh?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Jiān Jiā
Sù huí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chí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s?
zh?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主题: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写景: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及诗歌内容。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把握《关雎》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欣赏诗歌朴素优美、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对《诗经》的首次接触。本诗的主题是学生较感兴趣的爱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因此,解决诗歌的词语后学习起来将较为顺利。
教学重点
1.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诗歌源头——《诗经》,并习学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微课播放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2.考一考抢答
三、学习《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本诗来感受诗经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1.初读诗文
(1)老师范读,课件正音。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笔(mào):挑选。

(2)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提示重点词语。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伴侣。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学生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思考: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了什么事? 
 2.诗句内容分析:《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板书: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3、诗歌写作手法赏析
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来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1)讲解“比兴”的手法: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没有。)
②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运用“比兴”手法)
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2)讲解“重章叠句”的手法:
全诗琅琅上口,和谐悦耳”你们在读时感到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因为这首诗里运用了反复、双声、叠韵等多种手法。)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

小结;在这一堂课里,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关雎》以托物起兴和重章叠唱的手法描述了一位男子对爱情求而不得的故事,通过这相思之苦表达了其深深的思念之情,现在让我们尝试以填空的手法来背诵全文吧。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本诗情感突出,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并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