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9.1 压强 教案及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9.1 压强 教案及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30 09:18:54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
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
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压力
压力的作用点在哪?方向有什么特点?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作用点:在被压的面上
方向:与被压的面垂直
想一想
压力和重力一样吗?
画出支持面受到压力和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F
G
G
F
G
F
F=G
F ≠ G
注意:当物体自由地放在水平面上时F=G
F与G无关
1、两手指和气球两侧受到的压力是否相等?
2、手指的感觉和气球的形变为什么明显不同?
3、用力大小不同时,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思考: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_______
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
有关?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因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使用:
控制变量法
探究一:
结论一:
与压力的关系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探究二:
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结论二: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果: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
受力面积
怎样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1)物理意义:表示 的 物理量。
(2)定义: 叫压强。
在数值上等于 。
(3)公式:



(4)单位:
2. 压强


压力作用效果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之比
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




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 =1N/m2


“1Pa”的含义: 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小知识
一张纸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0.5Pa。
一个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0000—20000Pa。
它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1、如图所示,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图1所示的虚线去掉上面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压强将_____。(填“加倍”、“减半”或“不变”)
2、如果沿图2 所示的虚线去掉右面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压强将_____。 (填“加倍”、“减半”或“不变”)
某生受重力500N,每只鞋底面积为250cm2,
求:(1)站立时,他对地面的压强;(2)行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
算一算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
强的方法
2、减小压
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
讨论交流:如何自救?
一小孩在冰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将要破裂,这时他应该如何自救呢?陈述你的理由。



压强
压力
增大、减小方法
单位
公式
定义
物理意义
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
定义
作用点和方向
压强
各显神通
完成导学案题目,时间5分钟,看谁做的又快又正确!
各显神通答案
1、C
2、D
3、A
4、D
5、5:3
6、20N 垂直墙面向里 2000



教学设计
课题 9.1压强
学 习目 标 1、认知:能复述什么是压力 2、理解:能区分压力与重力 3、应用:会作压力的示意图 4、认知: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 5、创造:能设计并进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 6、应用;能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7、分析: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8、分析:观察体验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收集在生产中的实例
教 学 重 点 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及其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 学 难 点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电子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气球、海绵、小桌、砝码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分组实验器材、精心设计导学案、布置复习和预习任务。 根据老师的布置: 1、复习: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力的作用效果。 2、预习压强一节,思考:书包带为什么越宽背着越舒服?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是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复习和预习有助于知识的接受。
(整)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动画 2、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情景,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 学生观看动画,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利用动画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
(分) 新课讲授——压力 1、教师边作图边引导学生分析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2、引导学生比较压力和重力的不同,并给予评价。 3、指导学生分组小实验,从而使他们了解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4、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出最后结论。 1、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上黑板作压力和重力的示意图,小组讨论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3、回想力的作用效果并回答 4、同桌合作完成分组小实验,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 5、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决定因素” 6、上台分享实验成果。 借助电子白板的活动性、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道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点、方向。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把枯燥无味的传授知识变为主动有趣的获取知识。
(分) 新课讲授——压强 1、提出问题:两个力甲:F=200N,S=2m2 , 乙:450N,S=3m2,怎么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压强概念 2、借肋微课讲解压强的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及其变形、单位等。 3、介绍常见的压强大小并引导学生说出其物理意义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明白为什么引入压强这一物理量 认真听讲,理解压强的相关知识。 根据实例体会压强的物理意义 4、运用压强知识进行巩固练习(部分学生上黑板写) 5、通过实例分析正确理解“受力面积”的含义是“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 首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事先录好的微课,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学生理解。 接着,学生全体参与,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效果真的不错。
(分) 新课讲授——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公式:P=F/S找出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列举生活中 的相应实例。 2、播放视频《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3、课件出示生活实际问题,请学生解释4、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快乐闯关”。 1、根据压强计算公式思考回答增大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2、观看视频短篇进一步加深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全体参与“快乐闯关”。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列举实例,观看视频,进行快乐闯关游戏。这一系列的设计,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深度参与,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达到乐学、爱学、想学的目的。
(合) 小结 利用知识树的形式复习本节知识点 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积极举手回答。 利用电子白板中聚光灯的功能,可以让学生着重关注某个问题。
(补) 质疑 1、组织各小组讨论本组成员的困惑 2、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各小组解决不了的困惑 1、对于不太明白的地方首先小组讨论解决。 2、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将学生心中的困惑一扫而光
(测) 课堂检测 利用多媒体出示答案,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讲解。 完成导学案中的“各显神通” 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体现时效性。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