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答案】 A
【解析】 N≡N比O=O的键能大而难于断裂,一般条件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A选项正确;溴与碘的熔点,与其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与分子内的原子间的共价键的强弱无关,B选项错误;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稳定状态,具有很大的电离能,C选项错误;硝酸与硫酸的沸点,与其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与分子内的原子间的共价键的强弱无关,D选项错误。
2.下列各组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N2O和NO2
B. O3和SO2
C. CH4和NH3
D. OH﹣和NH2﹣
【答案】B
【解析】A,N2O和NO2的原子总数为3,相同,价电子总数分别为16、17,不同,故A错误;
B,O3和SO2原子总数为3,相同,价电子总数均为18,相同,故B正确;
C,CH4和NH3原子总数分别为5、4,不同,价电子总数均为8,相同,故C错误;
D,OH﹣和NH2﹣原子总数分别为2、3,不同,价电子总数均为10,相同,故D错误.
3.当一个碳原子所连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A项与D项中各有1个手性碳原子;C项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B项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D. 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答案】C
【解析】化学键的定义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二是“强烈相互作用”。选项A,B中都没有正确说明这两点,所以不正确;选项D只强调离子键中阴、阳
离子之间的吸引作用而忽略排斥作用,所以不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π键是由两个p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B. σ键是镜面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D. H2分子中含σ键,Cl2分子中含π键
【答案】C
【解析】 π键是由两个p电子以“肩并肩”方式重叠而成,呈镜面对称,σ键呈轴对称,故A,B项均不正确;D项中Cl2分子中含有p-p σ键,故D项不正确。
6.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1(N2的键能为942kJ·mol-1),晶体片段结构如右图所示。又发现利用N2可制取出N5、N3。含N5+离子的化合物及N60、N5极不稳定。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键型分类,该晶体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含N5+离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高聚氮与N2、N3、N5、N5+、N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 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烈性炸药或高能材料
【答案】C
【解析】同一种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N5+与阴离子之间是离子键,N5+内部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N2、N3、N5、N5+、N60中除N5+外,其余的互为同素异形体。因含N5+离子的化合物及N60、N5极不稳定,可做炸药或高能材料。
7.下列分子的稳定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HF>HI
B. CH4C. PH3>NH3
D. H2O【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键能,同类型的分子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而键能的大小取决于键
长,键长取决于原子半径。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光气(COCl2)
B. 六氟化硫
C. 二氟化氙
D. 三氟化硼
【答案】A
【解析】 光气分子中C、O、Cl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的顺序是。电子式为:
即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而B,C,D中,氟原子能形成一个共价键,满足8电子结构,但它们分子中的硫、氙、硼原子都不能满足8电子结构。
9.某有机物,经过下列反应后,该物质一定不含手性碳的是( )
A. 酯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催化氧化
D. 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若与甲酸发生酯化,则该物质仍有手性;水解后原手性碳上连有相同的“—CH2OH”结构,无手性;发生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后仍有手性碳,故只有B项正确。
10.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
B. 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
C. 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它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CCl4;而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SF6中有4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 SiF4和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答案】D
【解析】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与CO2的结构相似);SF6分子中S原子的价电子全部成键与F形成6对共用电子对。根据杂化轨道理论:VSEPR模型、中心原子杂化和分子几何形状的关系判断,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SiF4和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12.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B. 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C. 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
D. 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答案】D
【解析】A、C两项显然不符合题意,B项,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但不一定有三种同素异形体,D项,传统的价键理论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3.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2,H2S
B. C2H4,CH4
C. Cl2,C2H2
D. NH3,HCl
【答案】B
【解析】由两种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才会有极性,因此C项中Cl2中无极性键。之后根据结构可以判断A项中H2S,D项中NH3、HCl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1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轨道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A. 直线形 sp杂化
B. 三角形 sp2杂化
C. 三角锥型 sp2杂化
D. 三角锥型 sp3杂化
【答案】D
【解析】判断分子的杂化方式要根据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以及与中心原子相连的原子个数。在NF3分子中,N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1,与其相连的原子数为3,所以根据理论可推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类似于NH3。
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A. 2Na2O2+2H2O=4NaOH+O2↑
B. Mg3N2+6H2O=3Mg(OH)2↓+2NH3↑
C. Cl2+H2O=HClO+HCl
D. NH4Cl+NaOHNaCl+NH3↑+H2O
【答案】A
【解析】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的过程。A反应中既有Na+与 O2—的离子键,O—O的非极性键,H—O键的极性键的断裂,反应后又成碱的离子键,氧分子中O—O的非极性键及C—O极性键的形成,符合题意;B反应中缺少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不合题意;C反应中没有离子键的断裂和形成,也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不合题意;D反应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不合题意。
16.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 sp,范德华力
B. sp2,范德华力
C. sp2,氢键
D. sp3,氢键
【答案】C
【解析】由于石墨的结构是平面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的类型形成的3个共价键是平面三角形构型,而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因此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sp2,且羟基之间作用力为氢键。
17.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2的分子构型( )
A. 正四面体形
B. 平面三角形
C. 三角锥形
D. V形
【答案】D
【解析】SO2的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6﹣2×2)=3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V形
18.有机物具有手性,发生下列反应后,分子仍有手性的是( )
①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②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③发生水解反应 ④发生消去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原有机物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与H2加成后,连有两个乙基,不再具有手性;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所连四个取代基不同,仍具有手性;发生水解反应后,所连四个取代基也不同,该碳原子仍具有手性;当发生消去反应时,原手性碳生成双键后不再具有手性。
19.相距很远的两个氢原子相互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变小
D. 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相距很远的两原子之间作用力几乎为零,能量为两原子能量之和;随着距离的减小,两原子相互吸引,使体系能量缓慢下降;当两原子继续靠近时,两原子轨道重叠;各成单电子配对成键,能量最低,再进一步接近,两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斥力又将导致体系能量上升。
20.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Cl2
B. CO2
C. NaCl
D. CH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类别与化学键的关系。多原子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离子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传统中药的砷剂俗称“砒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砷剂的分子结构如图甲所示.该化合物中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基态砷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砷与硒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3)已知:
依据表中数据解释NH3熔点最高的原因 .
(4)砷酸(H3AsO4)是一种三元中强酸,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AsO43﹣的空间构型为 .
(5)砷镍合金的晶胞如图乙所示,该晶体中与每个Ni原子距离最近的As原子有 个.
【答案】(1)sp3;
(2)4s24p3,砷;
(3)NH3分子间存在氢键使熔沸点升高;
(4)正四面体;
(6)6
【解析】(1)氧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As形成3个共价键,由图可知分子中O原子数为6,As原子数为4,所以其化学式为As4O6;As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即δ键电子对数为3,另外还有1个孤电子对,所以As的杂化方式为sp3;
(2)主族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就是最外层电子排布,所以基态砷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s24p3,同周期电离能第ⅤA族>第ⅥA族,所以砷大于硒;
(3)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较高;
(4)根据AsO4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所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6)以一个顶点为中心,再结合晶胞图象可知最近的共6个原子
22.氨硼烷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固体储氢材料.氨硼烷的结构和乙烷相似,如图.
(1)氨硼烷的晶体类型为 .
(2)氮和硼比较,电负性大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3)氨硼烷分子中氮原子、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 和 .
(4)氨硼烷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其原因是 .
(5)以NaBH4为硼源、某配合物为氨源可用于制备氨硼烷.为测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取2.32g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用重量法分析金属元素,测得镍元素的质量为0.59g;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蒸出NH3,用滴定法测出其物质的量为0.06mol;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热,沉淀没有增加;用摩尔法分析含量,测得氯元素质量为0.71g.
①该配合物中镍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
②该配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1)分子晶体;(2)N ;(3)sp3;sp3;(4)能;氨硼烷和水之间可以形成氢键;(5)1s22s22p63s23p63d8;(6)[Ni(NH3)6]Cl2
【解析】(1)氨硼烷的分子结构和乙烷相似,是四面体结构,属于分子晶体;(2)氮的得电子能力强于硼,氮和硼比较,电负性大的元素为N;(3)氨硼烷分子中氮原子、硼原子有三个单电子,它们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3、sp3;(4)氨硼烷能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能溶于水;(5)①Ni原子得原子序数是28,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 镍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②用重量法分析金属元素,测得镍元素的质量为0.59g即0.01mol;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蒸出NH3,用滴定法测出其物质的量为0.06mol,即N元素物质的量是0.06mol, H元素物质的量是0.18 mol;用摩尔法分析含量,测得氯元素质量为0.71g,即Cl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02 mol,所以分子中Ni、N、Cl、H的原子个数之比是1:6:2:18,根据配合物的特点,得出分子式为:[Ni(NH3)6]Cl2。
23.硒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
(l)S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3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推知SeO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其中Se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形式为 .
(3)CSe2与CO2结构相似,CSe2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 .CSe2首次是由H2Se与CCl4反应后制取的,CSe2分子内的Se﹣C﹣Se键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2Se分子内的H﹣Se﹣H键角.
(4)硒化铷晶体属于反萤石型结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晶胞中包含 个Rb2Se单元,其中Se2﹣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的离子数目为 .
【答案】(l)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2)平面三角形,sp2;
(3)1:1,大于;
(4)4,8
【解析】(l)硒是34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34个电子,根据工作原理书写其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价层电子对个数确定SeO3的分子空间构型及Se的杂化方式,价层电子对=σ键个数+;
(3)根据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确定CSe2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根据分子空间构型确定其键角相对大小;
(4)利用均摊法确定晶胞中含有的离子个数,从而确定每个晶胞中包含几个Rb2Se单元,根据最上面面心上的Se2﹣确定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的离子数目
24.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即共用电子对由某原子单方面提供和另一提供空轨道的粒子结合.如NH4+就是由NH3(氮原子提供电子对)和H+(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粒子中可能存在配位键的是
A.CO2B.H3O+C.CH4D.[Ag(NH3)2]+
(2)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有蓝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深蓝色.请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3)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将各为1mol的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CoCl3?4NH3(紫色)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已知上述配合物中配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①CoCl3?5NH3 ②CoCl3?4NH3(紫色)
【答案】(1)BD;(2)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3)[Co(NH3)5Cl]Cl2; [Co(NH3)4Cl2]Cl.
【解析】(1)含有孤电子对和含有空轨道的原子之间易形成配位键,
A.CO2中没有孤电子对和空轨道,所以没有配位键,故错误;
B.H3O+中一个H原子含有空轨道、O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该微粒中含有配位键,故正确;
C.CH4中没有孤电子对和空轨道,所以没有配位键,故错误;
D.[Ag(NH3)2]+中银离子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该微粒中含有配位键,故正确;
(2)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铜氨络合物,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3)1mol的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CoCl3?4NH3(紫色)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说明这几种配合物的外界中氯离子个数分别是3、2、1、1,剩余氯离子为配体,
①CoCl3?5NH3的外界中含有2个氯离子,则另外一个氯原子为配体,该化合物的配合物是6,则氨气分子都是配体,则其化学式为[Co(NH3)5Cl]Cl2,
②CoCl3?4NH3中氯离子个数是1,则另外两个氯原子为配体,其配位数是6,则氨气分子都是配体,则该化学式为[Co(NH3)4Cl2]Cl。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选修3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2.下列各组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N2O和NO2
B. O3和SO2
C. CH4和NH3
D. OH﹣和NH2﹣
3.当一个碳原子所连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B. 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 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D. 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π键是由两个p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B. σ键是镜面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D. H2分子中含σ键,Cl2分子中含π键
6.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这种高聚氮的N—N键的键能为160kJ·mol-1(N2的键能为942kJ·mol-1),晶体片段结构如右图所示。又发现利用N2可制取出N5、N3。含N5+离子的化合物及N60、N5极不稳定。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键型分类,该晶体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 含N5+离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高聚氮与N2、N3、N5、N5+、N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 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烈性炸药或高能材料
7.下列分子的稳定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HF>HI
B. CH4C. PH3>NH3
D. H2O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光气(COCl2)
B. 六氟化硫
C. 二氟化氙
D. 三氟化硼
9.某有机物,经过下列反应后,该物质一定不含手性碳的是( )
A. 酯化反应
B. 水解反应
C. 催化氧化
D. 消去反应
10.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
B. 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
C. 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SF6中有4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 SiF4和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12.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B. 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C. 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
D. 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13.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2,H2S
B. C2H4,CH4
C. Cl2,C2H2
D. NH3,HCl
1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轨道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A. 直线形 sp杂化
B. 三角形 sp2杂化
C. 三角锥型 sp2杂化
D. 三角锥型 sp3杂化
15.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 )
A. 2Na2O2+2H2O=4NaOH+O2↑
B. Mg3N2+6H2O=3Mg(OH)2↓+2NH3↑
C. Cl2+H2O=HClO+HCl
D. NH4Cl+NaOHNaCl+NH3↑+H2O
16.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 sp,范德华力
B. sp2,范德华力
C. sp2,氢键
D. sp3,氢键
17.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2的分子构型( )
A. 正四面体形
B. 平面三角形
C. 三角锥形
D. V形
18.有机物具有手性,发生下列反应后,分子仍有手性的是( )
①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②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③发生水解反应 ④发生消去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9.相距很远的两个氢原子相互逐渐接近,在这一过程中体系能量将( )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逐渐变小
D. 逐渐增大
20.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 Cl2
B. CO2
C. NaCl
D. CH4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传统中药的砷剂俗称“砒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砷剂的分子结构如图甲所示.该化合物中As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2)基态砷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砷与硒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3)已知:
依据表中数据解释NH3熔点最高的原因 .
(4)砷酸(H3AsO4)是一种三元中强酸,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AsO43﹣的空间构型为 .
(5)砷镍合金的晶胞如图乙所示,该晶体中与每个Ni原子距离最近的As原子有 个.
22.氨硼烷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固体储氢材料.氨硼烷的结构和乙烷相似,如图.
(1)氨硼烷的晶体类型为 .
(2)氮和硼比较,电负性大的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3)氨硼烷分子中氮原子、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 和 .
(4)氨硼烷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其原因是 .
(5)以NaBH4为硼源、某配合物为氨源可用于制备氨硼烷.为测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取2.32g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用重量法分析金属元素,测得镍元素的质量为0.59g;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蒸出NH3,用滴定法测出其物质的量为0.06mol;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热,沉淀没有增加;用摩尔法分析含量,测得氯元素质量为0.71g.
①该配合物中镍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
②该配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23.硒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
(l)S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3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推知SeO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其中Se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形式为 .
(3)CSe2与CO2结构相似,CSe2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 .CSe2首次是由H2Se与CCl4反应后制取的,CSe2分子内的Se﹣C﹣Se键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2Se分子内的H﹣Se﹣H键角.
(4)硒化铷晶体属于反萤石型结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晶胞中包含 个Rb2Se单元,其中Se2﹣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Rb+的离子数目为 .
24.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即共用电子对由某原子单方面提供和另一提供空轨道的粒子结合.如NH4+就是由NH3(氮原子提供电子对)和H+(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粒子中可能存在配位键的是
A.CO2B.H3O+C.CH4D.[Ag(NH3)2]+
(2)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有蓝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沉淀溶解,溶液变成深蓝色.请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3)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将各为1mol的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CoCl3?4NH3(紫色)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已知上述配合物中配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①CoCl3?5NH3 ②CoCl3?4NH3(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