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文言词义解题技巧
文言文词义考查是文言文阅读每年必考的题目,一般以解词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2-4分。考查内容多为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文言虚词等。除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积淀外,还应理解记忆,灵活辨析,掌握解题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方法一 代入法
用于题目已给出文言词语的意思,让学生选择正误的选择题。只要将给出的意思代入句中,即可判断其正误的一种解题方法。21cnjy.com
【例题展示】
例题1(2018?柳州)文言文阅读
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 主人日再食同 食之不能尽其材
B.被 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
C.信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善 岂善学者应有邪 以咨诹善道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 足肤皲裂而不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于 今诸生学于太学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之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以 而君变色以去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答案】10.B 11.A
【解析】10.试题分析:B加点的词意思相同。A提供食物;饲养。B同“披”。C确实;信用。D善于;好的。
11.试题分析:A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A都表转折,却。B在;向。C的;去。D相当于“而”,表修饰;把。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
【跟踪训练】
1. (2018?梧州)课内文言文阅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神弗福也 福:福气
B.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C.虽不能察 察:明察
D.夫大国,难测也 测:揣测,估计
2.(2018?玉林)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宾客大宴 会:聚集
B.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
D.吾于何逃声哉 于:到
3.(2018?毕节)文言文阅读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____)
(3)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
4.(2018?绥化)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肉食者鄙 __________________
(2)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
5.(2018?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朝服衣冠(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__________)
(4)乃号令三军(__________)
方法二 语境法
运用语境法来判断词语的具体意思,解决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辨析等题目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题展示】
例题2(2018?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诚”分别为“确实,实在”和“果真”;B项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中的“闻”分别是“使……听到”和“闻名,传扬”;D项中的“间”分别是“间或,偶尔”和“参与”的意思。据此,答案为B。
【跟踪训练】
1.(2018?徐州)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间至赵矣
D.①男有分,女有归 ②毕礼而归之
2.(2018?沈阳)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3.(2018?毕节)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丹书帛日“陈胜王”。②鸿雁传书
B.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河曲智曳亡以应。
C.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D.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2018?荆州)文言文阅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5.(2018?孝感)文言文阅读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主人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
B.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
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方法三 推断法
结合汉字造字特点,根据文言词语的形旁、邻字、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的意思推断其在句中具体含义的一种解题方法。
文言词语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词语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词语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题展示】
例题3(2018?淮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为宫室 (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 (_____)
③或六角 (_____)
④高可三四丈 (_____)
【答案】(1)刻成,雕刻成。 (2)根据 (3)有的 (4)大约
【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或”:有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为”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跟踪训练】
1. (2018?怀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牺牲玉帛(________)
(2)肉食者鄙(________)
(3)门官歼焉(________)
(4)公伤股(________)
2. (2018?绍兴)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①居:____ ②将: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
3.(2018?义乌)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①居:____ ②将: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
4.(2018?湖州)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城。(【战国】《荀子》)(__________)
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汉】张衡《应问》)(__________)
③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_____)
(2)由上面三句话推断“君子”的内涵,下面没有提到的一项是(_____)
A.诚实守信B.重德修身C.内敛含蓄D.轻财重义
5.(2018?安徽)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__________)
(2)小惠未编(__________)
(3)必以信 (__________)
(4)必以情断之(__________)
(5)智虽弗及(__________)
专题七 文言词义解题技巧
文言文词义考查是文言文阅读每年必考的题目,一般以解词或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2-4分。考查内容多为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文言虚词等。除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积淀外,还应理解记忆,灵活辨析,掌握解题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方法一 代入法
用于题目已给出文言词语的意思,让学生选择正误的选择题。只要将给出的意思代入句中,即可判断其正误的一种解题方法。21cnjy.com
【例题展示】
例题1(2018?柳州)文言文阅读
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 主人日再食同 食之不能尽其材
B.被 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
C.信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D.善 岂善学者应有邪 以咨诹善道
1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 足肤皲裂而不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于 今诸生学于太学 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之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以 而君变色以去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答案】10.B 11.A
【解析】10.试题分析:B加点的词意思相同。A提供食物;饲养。B同“披”。C确实;信用。D善于;好的。
11.试题分析:A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A都表转折,却。B在;向。C的;去。D相当于“而”,表修饰;把。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
【跟踪训练】
1. (2018?梧州)课内文言文阅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神弗福也 福:福气
B.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C.虽不能察 察:明察
D.夫大国,难测也 测:揣测,估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A.根据句意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可知"福”,用作动词,“保佑”的意思。
2.(2018?玉林)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宾客大宴 会:聚集
B.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
D.吾于何逃声哉 于:到
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本题中,A项的“会是“适逢,正赶上”的意思,不是聚集”。故答案为A。
3.(2018?毕节)文言文阅读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______)
(3)必先苦其心志(______)
【答案】(1)给 (2)同“横”,梗塞、不顺 (3)使……受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衡:通“横”,梗塞、不顺。
4.(2018?绥化)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肉食者鄙 __________________
(2)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赐福,保佑。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5.(2018?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朝服衣冠
(2)皆以美于徐公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4)乃号令三军
5.【答案】服:穿戴 以:认为 知:管理 乃:于是,就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服是名词用如动词,“穿戴”的意思;以”是认为”的意思:“知”是动词管理”。
方法二 语境法
运用语境法来判断词语的具体意思,解决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辨析等题目的一种解题方法。
【例题展示】
例题2(2018?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闻达于诸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诚”分别为“确实,实在”和“果真”;B项中的“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项中的“闻”分别是“使……听到”和“闻名,传扬”;D项中的“间”分别是“间或,偶尔”和“参与”的意思。据此,答案为B。
【跟踪训练】
1.(2018?徐州)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间至赵矣
D.①男有分,女有归 ②毕礼而归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A.这里指情趣意思。B.确实。C.夹杂/抄小路。D.指女子出嫁/使动用法……回去。故选B。
2.(2018?沈阳)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在……方面/比;B.因此/原故;C.得到/通“德”,感激;D.都是“归依”的意思。
3.(2018?毕节)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丹书帛日“陈胜王”。②鸿雁传书
B.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河曲智曳亡以应。
C.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D.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怎么”。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书写/书信。B:逃跑/通“无”。D:比/在。
4.(2018?荆州)文言文阅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B.①曾不若孀妻弱子/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②吾义固不杀人
D.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都是“竟”之意。A前者“将”,后者“况且”。C前者“顽固”,后者“坚决”。D前者通“无”,后者“逃亡”。
5.(2018?孝感)文言文阅读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主人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
B.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
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A项,意思都是第二次”。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 B: ....的样子这样。C:表修饰表转折。D:依仗背。
方法三 推断法
结合汉字造字特点,根据文言词语的形旁、邻字、语法结构和现代汉语的意思推断其在句中具体含义的一种解题方法。
文言词语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词语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词语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例题展示】
例题3(2018?淮安)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为宫室 (_____)
②罔不因势象形 (_____)
③或六角 (_____)
④高可三四丈 (_____)
【答案】(1)刻成,雕刻成。 (2)根据 (3)有的 (4)大约
【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或”:有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为”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跟踪训练】
1. (2018?怀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牺牲玉帛(________)
(2)肉食者鄙(________)
(3)门官歼焉(________)
(4)公伤股(________)
【答案】(1)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 (2)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被杀死 (4)大腿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区分“牺牲”一词的古今义,在这里指的是“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猪牛羊等”;“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大腿”的意思。
2. (2018?绍兴)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①居:____ ②将: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
【答案】(1)①居:经过 (2)②将:带领 (3)③策:用鞭子打 (4)④食:通“饲”,喂 (5)⑤作:振作 (6)⑥再:第二次
[解析]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识记、积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居”将”“策” “食” “作”“再”的意思,其中“将” “和”“策”是名词作动词;“食”是通假字;“再”是古今异义词,要注意识记与积累。
3.(2018?义乌)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
(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①居:____ ②将:____ ③策:____ ④食:____ ⑤作:____ ⑥再:____
【答案】(1)①居:经过②将:带领(2)③策:用鞭子打④食:通“饲”,喂(3)⑤作:振作 ⑥再:第二次
【解析】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识记、积累,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居”“将”“策”“食”“作”“再”的意思,其中“将”和“策”是名词作动词;“食”是通假字;“再”是古今异义词,要注意识记与积累。
4.(2018?湖州)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城。(【战国】《荀子》)(______)
②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汉】张衡《应问》)(______)
③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_____)
(2)由上面三句话推断“君子”的内涵,下面没有提到的一项是(_____)
A.诚实守信B.重德修身C.内敛含蓄D.轻财重义
【答案】(1)①善:好, ②患:担心,忧虑。 ③为:当作,作为。 (2)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患:担心,忧虑。
5.(2018?安徽)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编
(3)必以信
(4)必以情断之
(5)智虽弗及
【答案】(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实情 (4)代指案件、案情 (5)够,达到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编通“遍”是遍及,普遍”;“间”是古今异义词,“参与”的意思;“之”是代词,指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