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流民图》
1、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大 臣:
皇 帝:
皇室内部: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表现
2、造成的后果
(1)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
(2)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
1、起义原因
(1)明末,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2)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3)天灾导致农民无以为生
2、明末农民战争
3、“闯王”李自成
(1)口号:
(2)发展:
1643年,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均田免赋”
李自成(1606 — 1645年):1630年,跟随高迎祥起义。1636年被推为“闯王”。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并进入北京,推翻明朝,后被清军所败,在湖北九宫山遇伏身亡。
“均田免赋”,这既是李自成起义军口号,又是一项政治纲领。人们到处在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人民对起义军的声援,也是对李自成赋税政策最直接的支持。虽然李自成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起义军用生命捍卫的赋税策略,以及建立合理社会制度的愿望,对赋税思想的影响仍十分深远。
想一想:农民起义军为什么能够推翻明王朝?
1、满洲兴起
(2)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族改为满洲,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清太祖——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八旗制度”。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后来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2、清太宗:皇太极
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3、清兵入关
(2)李自成遭吴三桂与清兵联合夹击,最后失败。
(1)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的第九子
拓展: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
顺治帝迁都北京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所虏,为救爱妾,他开关迎接清军。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44年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644年,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朝政的混乱
农民流离失所
表现
后果
口号:均田免赋
原因:
1、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的原因是 ( )
A.各级官吏贪赃枉法 B.朝政混乱
C.皇室贵族、宦官等疯狂兼并土地 D.宦官专权
2、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陕北的原因是 ( )
①连年发生大旱 ②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 ③官府不顾民众死活 ④宦官专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A
3、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他们对本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元昊 契丹 B.成吉思汗 满洲
C.完颜阿骨打 党项 D.努尔哈赤 女真
4、李自成的策略中直接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 ( )
A.严明军纪,不许妄杀一人 B.提出“均田免赋”
C.不得侵占民房 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5、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 )
①西夏 ②元 ③明 ④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