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期末复习题(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期末复习题(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9 15:49:46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 (a+b)/2
B. (3a+b)/4
C. (2a+3b)/2
D. (a+3b)/4
【答案】B
【解析】1个含15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有4个DNA,其中2个DNA各含1条14N链和1条15N链,另外2个DNA的2条链都含14N。4个子代DNA实际为6条14N链和2条15N链,故为3个14N的DNA和1个含15N的DNA,故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3a+b)/4,故B正确。
2.有人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甲所示的结果。乙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

下列对甲图和乙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图说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
B. 乙图说明,真核细胞的DNA复制从多个位点同时开始
C. 甲、乙两图中DNA分子复制都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D. 乙图所示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答案】B
【解析】从甲图中不难看出DNA复制的双向性。从乙图中不难看出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的特点:(1)多起点复制;(2)边解旋边复制;(3)双向复制。这些特点有利于提高复制效率。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的参与。B项的错误在于“同时开始”,从图中三个位点已经完成的复制长度看,三者并不是同时开始的。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 )

【答案】A
【解析】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两条链反向平行,所以A项正确;B、D两项碱基配对方式不对;C项两条链方向不对。
4.下列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数均相同
B. 具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共需(A-m)(2n-1)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在一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核DNA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D. 含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DNA均被15N标记),在供给14N的环境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50%
【答案】B
【解析】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数不一定相同,如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是2N,生殖细胞是N;每个DNA分子片段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A-m)个,完成n次复制共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2n-1)·(A-m)个;细胞分化过程中核DNA数量不发生变化;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都含14N。
5.目前,DNA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若用DNA分子存储信息,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多少个不同的数据(  )
A. 50         
B. 100
C. 450
D. 4100
【答案】C
【解析】100个碱基的DNA分子片段即为50个碱基对,由此形成的不同DNA分子碱基序列有450种,所以,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450个不同的数据。
6.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 2小时
B. 4小时
C. 1.6小时
D. 1小时
【答案】C
【解析】假设该细胞分裂了n次,则DNA分子复制了n次,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2n=1∶16,2n=32,n=5,8小时细胞分裂了5次,因此该细胞分裂的周期是8÷5=1.6小时。
7.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参与该过程的物质不包括( )
A. DNA
B. DNA聚合酶
C. 脱氧核苷酸
D. 核糖核苷酸
【答案】D
【解析】DNA 的复制过程需要DNA 模板、DNA聚合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基本条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物质。
8.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推测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
A. “—T—A—G—”
B. “—U—A—G—”
C. “—T—A—C—”
D. “—T—U—C—”
【答案】A
【解析】DNA复制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9.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〇代表磷酸),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说:该图没有物质和结构上的错误
B. 乙说:该图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 丙说:该图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 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就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题图中有三处错误,错误一:组成DNA分子的五碳糖应该是脱氧核糖,所以图中的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错误二:碱基应为A、T、G、C四种,图中的U应改为T;错误三:单链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应交替连接。
10.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 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 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功能
D.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答案】C
【解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
1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A
【解析】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但是可能由于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体内,或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中就具有了放射性。
1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 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DNA分子上
D. 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答案】D
【解析】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以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来代表,这种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
13.下列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复制时,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两条新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原DNA分子不变
B.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是指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一个是原来的,另一个是新合成的
C. DNA分子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每条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D. 如果亲代DNA分子是15N/15N,那么子代DNA分子是15N/15N和14N/14N
【答案】C
【解析】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A、B错误,C正确;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如果亲代DNA分子是15N/15N,那么子代DNA分子是15N/14N和15N/14N,D错误。
14.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基因是DNA的任意片段
D.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C
【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A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C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正确。
15.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 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
【答案】B
【解析】DNA双链反向平行盘旋,因此每条链一端各含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DNA两条链上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单链上的A和T没有直接连接,故B错;A-T,G-C这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故C正确;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保证DNA 结构的稳定性,故D正确。
16.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32.9%和17.1%
B. 31.3%和18.7%
C. 18.7%和31.3%
D. 17.1%和32.9%
【答案】B
【解析】双链DNA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则一条链中G与C之和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8%,又该链中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7.1%,所以该链中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5.8%-17.1%=18.7%,其互补链中的C与该链中的G相等,所以互补链中的C=18.7%;该链中的A=1-T-G-C=1-32.9%-18.7%-17.1%=31.3%,则互补链中的T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1.3%,B正确。
17.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复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和酶来自细菌,脱氧核苷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B. DNA和酶来自噬菌体,能量和脱氧核苷酸原料来自细菌
C. DNA来自噬菌体,脱氧核苷酸原料、酶、能量来自细菌
D. DN【A】原料、能量均来自细菌
【答案】C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代谢和繁殖,自身只提供遗传物质,而复制、增殖和代谢所需的一切均由宿主细胞为其提供,所以C选项正确。
1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 细菌在二分裂的过程中,其染色体也进行复制
C. 大肠杆菌中既有DNA又有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水稻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答案】D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B错误;大肠杆菌中只有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正确。
19.几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题中符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特点的是选项C。
20.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 若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1∶2∶3∶4
D. 若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
【答案】C
【解析】根据DNA双螺旋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对T,G对C,由此推测两条链上互补碱基的数量关系是A=T,G=C。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A项正确;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B项正确;若一条链A∶T∶G∶C=1∶2∶3∶4,对应出另一条链T∶A∶C∶G=1∶2∶3∶4,调整为A∶T∶G∶C的顺序,应等于2∶1∶4∶3,C项错误,D项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________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_______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
【答案】(1)① ②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多 提高 解旋 ⑨ (3) (4)100 (5)
【解析】(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图中的④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C(胞嘧啶)组成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分析图乙,有多个复制的起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制的速率。图中酶使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链解旋,应为解旋酶。(3)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则新形成的300个噬菌体中有2个含32P,占。(4)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含31P,标记部分的脱氧核苷酸比未标记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00。(5)DNA分子复制时一条链上的碱基发生突变,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不发生突变,以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异常的,以碱基没有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合成的DNA分子都是正常的,因此无论复制多少次,发生差错的DNA分子都占。
22.用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以及所需能量复制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除上述DNA复制所需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___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
(3)复制出的第一代中的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H的链有____________条;在这代DNA分子中,含3H的链的碱基序列相同吗?____________。
【答案】(1)酶(解旋酶和聚合酶) 解旋、使合成的子链和母链合成双螺旋结构
(2)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1 不同
【解析】DNA复制所需的条件:(1)模板:DNA的两条链;(2)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3)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能量(ATP)。所以除了题干所提供的条件外,还需酶,其中解旋酶能将DNA双螺旋打开,作为模版;DNA聚合酶能使合成的子链和母链合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能够准确无误复制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复制一代后,子代中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含3H的链。在这代DNA分子中,含3H的链的碱基序列不相同,是互补的。
23.猪流感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
(4)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答案】(1)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A、B两组,C组不进行处理 (4)①若A、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②若B、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给定的材料用具,设计不处理核酸提取液和分别用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核酸提取液的三组实验相互对照,根据实验结果便可得出结论。
24.已知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A+G)/(T+C)=m,求:
(1)在其互补链中的上述比例是__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一单链中,(A+T)/(G+C)=n,求:
(3)在其互补链中的上述比例是___________。
(4)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据(3)和(4)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m 两条互补链中,一条单链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与互补链对应的碱基比例互为倒数
(2)1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
(3)n
(4)n 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比例与任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解析】(1)设DNA双链分别为a链和b链,其中a链为已知链,则b链为互补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如下关系:Aa=Tb,Ab=Ta,Ga=Cb,Gb=Ca;所以(Aa+Ga)/(Ta+Ca)=(Tb+Cb)/(Ab+Gb)=m,其互补链中(Ab+Gb)/(Tb+Cb)=1/m,即“两条互补链中,一条单链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与互补链对应的碱基比例互为倒数”。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可按以下简图形式直观地求解。

(2)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T,G=C,所以(A+G)/(T+C)=1,即“整个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整个DNA分子中有:Aa+Ta=Tb+Ab,Ga+Ca=Cb+Gb,所以有(Aa+Ta)/(Ga+Ca)=(Ab+Tb)/(Gb+Cb)=n。
(4)整个DNA分子中的Aa=Tb,Ab=Ta,Ga=Cb,Gb=Ca,所以有(A+T)/(G+C)=[(Aa+Ab)+(Ta+Tb)]/[(Ga+Gb)+(Ca+Cb)]=2(Aa+Ta)/2(Ga+Ca)=n。根据(3)和(4)知,整个DNA分子中,(A+T)/(G+C)与分子内任一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
A. (a+b)/2
B. (3a+b)/4
C. (2a+3b)/2
D. (a+3b)/4
2.有人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甲所示的结果。乙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

下列对甲图和乙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图说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从起点开始双向进行
B. 乙图说明,真核细胞的DNA复制从多个位点同时开始
C. 甲、乙两图中DNA分子复制都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D. 乙图所示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3.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 )

4.下列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分子数均相同
B. 具有A个碱基对、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共需(A-m)(2n-1)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在一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核DNA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D. 含2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DNA均被15N标记),在供给14N的环境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4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50%
5.目前,DNA计算机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若用DNA分子存储信息,理论上一个含有100个碱基的双链DNA分子片段最多可存储多少个不同的数据(  )
A. 50         
B. 100
C. 450
D. 4100
6.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 2小时
B. 4小时
C. 1.6小时
D. 1小时
7.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参与该过程的物质不包括( )
A. DNA
B. DNA聚合酶
C. 脱氧核苷酸
D. 核糖核苷酸
8.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推测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
A. “—T—A—G—”
B. “—U—A—G—”
C. “—T—A—C—”
D. “—T—U—C—”
9.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〇代表磷酸),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说:该图没有物质和结构上的错误
B. 乙说:该图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 丙说:该图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D. 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就是正确的
10.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 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 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功能
D. 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
1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1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 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DNA分子上
D. 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13.下列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复制时,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两条新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原DNA分子不变
B.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是指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一个是原来的,另一个是新合成的
C. DNA分子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每条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D. 如果亲代DNA分子是15N/15N,那么子代DNA分子是15N/15N和14N/14N
14.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基因是DNA的任意片段
D.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15.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 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 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
16.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32.9%和17.1%
B. 31.3%和18.7%
C. 18.7%和31.3%
D. 17.1%和32.9%
17.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复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和酶来自细菌,脱氧核苷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B. DNA和酶来自噬菌体,能量和脱氧核苷酸原料来自细菌
C. DNA来自噬菌体,脱氧核苷酸原料、酶、能量来自细菌
D. DN【A】原料、能量均来自细菌
1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 细菌在二分裂的过程中,其染色体也进行复制
C. 大肠杆菌中既有DNA又有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水稻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19.几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B. 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 若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1∶2∶3∶4
D. 若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________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_______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
22.用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和标记放射性同位素3H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以及所需能量复制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除上述DNA复制所需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的____________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
(3)复制出的第一代中的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H的链有____________条;在这代DNA分子中,含3H的链的碱基序列相同吗?____________。
23.猪流感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
(4)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24.已知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A+G)/(T+C)=m,求:
(1)在其互补链中的上述比例是__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一单链中,(A+T)/(G+C)=n,求:
(3)在其互补链中的上述比例是___________。
(4)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____。据(3)和(4)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