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9 09: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最重要原因);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③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力量被削弱。

意义: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敌对: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实行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的政策,长达20多年。
②转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建交: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一: 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的三分之一时间里,这五只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材料二:“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材料三:“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材料四:越南战争是美国人的滑铁卢,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军费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美攻苏守。
   表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攻美守。
   表现: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第三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处于优势。
3、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4、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
对于美国而言
材料一: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最强大的国家,许多资本主
义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材料二: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三:通过巴基斯坦总统给美国白宫传去口信,提出中方愿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特使或总统本人,以讨论解决美国从台湾撤军这个根本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
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
小球:乒乓球
大球:中美关系
1 9 7 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9年1月1日,
中美正式建交。
中日建交
时间
日本首相
1972年
田中角荣
中日建交后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全方位外交
周边是首要,
大国是关键,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
——胡锦涛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
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
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首脑外交
政党外交
外交部外交
民间外交
多层次
亚丁湾护航
减贫论坛
孔子学院
抗击埃博拉医疗队
立体化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形成 、 、 、
的外交格局。
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成就: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交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
2001年10月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原因: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