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29 09: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载人航天工程团队展示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载人航天——漫步太空
袁隆平团队展示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在文革期间,袁隆平六十个多实验棚被砸烂,他找到残存秧苗继续研究。1973年,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水稻。
(1930- )现今89岁
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屠呦呦团队展示
人物: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治疗疟疾
20世纪70年代
(1930- )现今89岁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课堂小结

蓝鲸2号最大最深海上钻井平台
北斗卫星导航为全球提供精准定位
中国高铁全球第一
天宫2号空间站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发展
科技兴,民族兴
科技强,民族强
【1】标志着我国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B.导弹发射
C.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建立导弹部队
【2】2007年他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他就是“中国航天之父”(  )
A.钱伟长 B.钱学森 C.屠呦呦 D.袁隆平

当堂达标
A
B
【3】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政府应美方要求逮捕华为CFO孟晚舟。加之先前出手对付中兴公司,我们看到美国封杀中国技术的决心,但是我们的科学家依靠自己的力量依然可以突出重围,例如20世纪60年代,我们(  )
A.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载人成功
C.研制歼-20 D.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当堂达标
A
【4】2019年3月1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托举下升空,这是我国长征号火箭的第300次飞行.1970年,我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二号
C.嫦娥二号 D.东方红一号

当堂达标
D
【5】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下列人物为保障我国充足的粮食供应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侯德榜 D.詹天佑

当堂达标
B
【6】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明了( )
A.青蒿素 B.抗生素
C.青霉素 D.头孢

当堂达标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