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两弹一星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邓稼先
两弹元勋
原子弹、氢弹
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曾说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会放他回中国。”
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 20年”。
导弹之父
人物及称号:邓稼先:两弹元勋
钱学森:导弹之父
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8、意义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现在不是搞出来了吗!
——毛泽东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
1964年10月17日
中国政府为什么建议禁止和销毁核武器?
维护世界和平
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
杨利伟
(3)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中国“神七”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完成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
2012年6月,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
景海鹏
刘 旺
刘 洋
神州一号
神州五号
神州七号
神州十一号
无人飞船
载人飞船
杨利伟
太空漫步
翟志刚
空间对接
1999
2003
2008
2016
1.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2.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
3.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二、航天工程
2004年感动中国组委会颁给袁隆平颁奖词中是这样说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概况: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三、杂交水稻
(2)影响: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
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
一是靠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
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
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医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青蒿素
四.青蒿素
(1)概况: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
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nue)疾的新方法
.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统计约有20亿人口生活在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其死亡率极高。
(2)荣誉: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领奖
……青蒿素的发现为严重寄生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革命性的新疗法。……屠呦呦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可估量的。
——诺贝尔奖评
①党和政府的重视
②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③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讨论: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五、 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化领域发展状况如何?
文化界之春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莫言 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自信就是不忘记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来源。
中国文化的世界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截至2017年12月10日,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