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及一般提取方法为( )
A. 柠檬酸、压榨法
B. 柠檬烯、压榨法
C. 柠檬烯、水中蒸馏法
D. 柠檬酸、蒸馏法
【答案】B
【解析】(1)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2)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故选B。
2.在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平板要倒置的原因是( )
A. 利于通气
B. 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C. 防止培养皿内的冷却水流入培养基
D. 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培养时培养基会有水分蒸发,当水蒸气会聚成水滴,倒流到培养中的细菌中时,会冲散菌体,污染菌落,不利于培养观察,故选C。
3.下列有机溶剂中,不能作胡萝卜素萃取剂的是( )
A. 石油醚
B. 乙醚
C. 乙醇
D. 苯
【答案】C
【解析】石油醚、乙醚和苯均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作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乙醇是水溶性溶剂,萃取时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的效果。
4.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 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 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D.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答案】C
【解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以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并求其平均数,B正确;细菌进行二分裂增殖,不能保证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C错误;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D正确。
5.对“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B. 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
C. 本实验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
D. 反应液体积和pH必须相同
【答案】B
【解析】本实验中的实验变量是酶的用量,温度和pH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实验应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在其他条件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用量的增多,酶促反应速率加快,滤出的果汁也增多,当酶用量达到一定值,底物成为限制因素时,再增加酶的用量,反应速率也不再增大,滤出的果汁也不再增多。
6.在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加清水和蒸馏水的主要原理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 在DNA粗提取时第一次加入蒸馏水
B. 在DNA粗提取时第二次加入蒸馏水
C. 制备细胞膜时在红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
D. 在已质壁分离的细胞一侧加入清水
【答案】B
【解析】在DNA粗提取时第一次加入蒸馏水,使血细胞吸水胀破;在溶有D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第二次(缓缓)加入蒸馏水,轻轻搅拌后过滤,得到DNA黏稠物,用DNA黏稠物进行以后的实验;制备细胞膜时在红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胀破;在已质壁分离的细胞一侧加入清水,使细胞吸水进而质壁分离复原。
7.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中,制备样品处理液不需要的溶液是( )
A. 蒸馏水
B. 氢氧化钠
C. 亚硝酸盐
D. 氢氧化铝
【答案】C
【解析】制备样品处理液时,提取液的配制过程中要用到盐酸,所以要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而氢氧化铝能够使样品处理液更加清澈透明,所以要用氢氧化铝溶液,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所以不能再加入亚硝酸盐。
8.下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 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 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 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答案】B
【解析】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其它菌的污染,A正确;加入到反应液后,底物溶液进入反应柱,在反应柱发生反应,生成物需从活塞2处的导管流出,所以,活塞2必须保持打开状态,B错误;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为防止杂菌和酵母菌在反应柱中竞争营养物质,应使反应柱内保持无菌环境,C正确;加入反应液的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D正确。
9.将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哪一层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
A. 第一层无色透明
B. 第二层白色
C. 第三层红色透明
D. 第四层暗红色
【答案】C
【解析】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
10.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胶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食品加工中果胶酶主要是由植物中提取产生
C. 酶的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D. 果胶酶包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答案】B
【解析】由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B错误。
11.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中层析后色素在滤纸的排列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因此Ⅳ表示叶绿素b,A错误;细菌分解纤维素后,会形成一个透明圈,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能力越强,因此细菌Ⅲ的分解能力最强,B正确;C图中染色体清晰可见,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C错误;设置不同的条件比较过氧化氢酶和铁离子催化能力的强弱,其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D错误。
12.以下关于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的纯净
B. 固体斜面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临时保藏
C. 菌种的长期保存一般采用甘油管藏
D. 由于甘油管藏菌种在-20 ℃条件下进行,因此对甘油可不灭菌
【答案】D
【解析】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的纯净,A正确。固体斜面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临时保藏,B正确。菌种的长期保存一般采用甘油管藏,C正确。由于甘油管藏菌种在-20 ℃条件下进行,对甘油也需灭菌,D错误。
13.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分离出来,将离体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
A. 彼此性状极相似
B. 变异频率极高
C. 单倍体
D. 都是纯合体
【答案】A
【解析】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不一定为纯合体,因此由这些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而来的植株彼此性状极相似。
14.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把新鲜的胡萝卜粉碎,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发挥
C. 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 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
【答案】B
【解析】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胡萝卜素会分解,故A错误;在萃取过程中,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需要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故B正确;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出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故C错误;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故D错误。
15.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
A. 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
B. 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C. 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D. 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脂肪组织中积累,在达到一定剂量后使人中毒死亡
【答案】D
【解析】亚硝酸盐急性中毒导致A项中的现象发生,而慢性中毒就是通过B项中的过程产生致癌物;因为它能随尿排出,所以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胎儿的血液中,但绝对不会发生D项中的现象,因为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可随尿排出体外,不会在体内积累。
1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
B. 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可在蛋白胨的培养基中增殖
C. 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
D. 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答案】B
【解析】细菌的增殖方式通常是二分裂增殖,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B错误;灭菌是消灭与培养菌相竞争的杂菌,防止污染培养物,C正确;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D正确
17.适于在人体肠道内生存且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是( )。
A. 乳酸杆菌
B. 酵母菌
C. 醋酸菌
D. 毛霉
【答案】A
【解析】人体肠道是个缺氧环境,利于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等厌氧型微生物的生存,但不利于醋酸菌、毛霉等需氧型微生物的生存。乳酸杆菌及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人体健康有利。
18.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三种: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以下关于提取方法的选取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B. 压榨法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C. 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D. 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分液
【答案】C
【解析】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若水中蒸馏法导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水解时,则不宜采用此法。但可以采用压榨或萃取的方法来提取。
19.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鸡血进行该实验是由于材料易得,核内DNA含量丰富且细胞易吸水破裂
B. 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释放
C. 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杂质蛋白,使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提取到较纯化的DNA
D.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
【答案】B
【解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选择鸡血进行该实验是由于材料易得,核内DNA含量丰富且细胞易吸水破裂,A正确;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的溶解与沉淀析出,B错误;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杂质蛋白,使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提取到较纯化的DNA,C正确;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D正确。
20.用过滤的方法得到含DNA的NaCl溶液后,还要用酒精处理,可以得到较纯的DNA,这是因为( )
A. DNA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不易溶于酒精
B. DNA不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易溶于酒精
C. 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更易溶于酒精
D. 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都不溶于酒精
【答案】B
【解析】DNA不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易溶于酒精,用这个特点可去除溶于酒精的杂质,得到较纯的DN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0分,共40分)
21.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某步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转移至注射器中。
(2)图1中X溶液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图1步骤结束后得到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有海藻酸钠浓度过________(“高”或“低”)或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推进速度过________(“快”或“慢”)。
(4)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____________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冷却至室温 (2)CaCl2溶液 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3)高 快 (4)蒸馏水洗涤 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解析】(1)刚溶化的海藻酸钠要冷却至室温,才能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制备混合液,以免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
(2)混合液加入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故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3)图3中所示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海藻酸钠浓度偏高或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推进速度过快形成的。
(4)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留的CaCl2)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以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22.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表。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___,菌落数______________,即可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3)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2)葡萄糖 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
(3)稀释涂布平板 平板划线法难以根据稀释液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解析】在寻找目的微生物时要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就是根据微生物的不同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允许一部分微生物的生存,而抑制另一部分微生物的生长。在本实验中,由于只有纤维素分解菌才能利用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因此只含有纤维素粉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葡萄糖是许多微生物都能利用的碳源,因此通常用葡萄糖来配制完全培养基,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少,菌落数就少;微生物的分离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因为两种方法都能使菌体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但是平板划线法不能确定接种量,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确定接种量,因此平板划线法不能根据稀释液体积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23.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表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多肽(氨基酸) (3)酶的催化受温度的影响,30~50 ℃是洗衣粉中的酶的适宜温度范围 (4)①单一变量、对照 ②洗衣粉中的酶变性或失效(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污垢中的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蛋白质、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因此要在洗衣粉中添加相应的水解酶。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易溶于水的多肽和氨基酸,使衣物清洁。洗衣粉中添加的酶是蛋白质,在高温时会变性失活,而且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在30~50 ℃时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实验设计中的1、2两组和3、4两组只是在洗衣粉种类上不同,而1、3两组和2、4两组则只有温度不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若1号实验组和2号实验组的洗净时间接近,说明1号中的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可能是酶失活。
24.如图是用胡萝卜根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的某些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把组织培养的过程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以字母表示)
(2)实验前试管和培养基应经________处理。
(3)培养基中除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
(4)图D上的细胞团是________。
(5)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____________的表现。
【答案】(1)BDCA (2)灭菌 (3)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4)愈伤组织 (5)细胞全能性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下图表示:
―→
(2)实验前所用器具和材料都应灭菌。
(3)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脱分化、再分化中起关键性作用。
(4)脱分化后形成的细胞团是愈伤组织。
(5)植物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
25.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________和纤维素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脱分化(或去分化) 再分化 (2)琼脂 低 高压蒸汽灭菌 (3)70% 果胶酶 (4)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或去分化)和再分化过程。(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果胶酶和纤维素酶。(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及一般提取方法为( )
A. 柠檬酸、压榨法
B. 柠檬烯、压榨法
C. 柠檬烯、水中蒸馏法
D. 柠檬酸、蒸馏法
2.在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平板要倒置的原因是( )
A. 利于通气
B. 利于微生物的快速繁殖
C. 防止培养皿内的冷却水流入培养基
D. 防止杂菌污染
3.下列有机溶剂中,不能作胡萝卜素萃取剂的是( )
A. 石油醚
B. 乙醚
C. 乙醇
D. 苯
4.下列就“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所倒平板和接种后培养时的平板均要倒置
B. 同一稀释度下至少要涂布三个平板并且要培养到菌落数稳定时计数
C. 在稀释度足够高时,所形成的单个菌落中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必定相同
D. 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5.对“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B. 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
C. 本实验应控制在适宜温度和pH条件下
D. 反应液体积和pH必须相同
6.在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加清水和蒸馏水的主要原理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 在DNA粗提取时第一次加入蒸馏水
B. 在DNA粗提取时第二次加入蒸馏水
C. 制备细胞膜时在红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
D. 在已质壁分离的细胞一侧加入清水
7.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中,制备样品处理液不需要的溶液是( )
A. 蒸馏水
B. 氢氧化钠
C. 亚硝酸盐
D. 氢氧化铝
8.下图是应用固定化酵母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使固定化酵母可以反复使用,实验过程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 加入反应液后应保持活塞1始终打开,活塞2则必须关闭
C. 装置的长导管主要是为了释放CO2并防止杂菌进入反应柱
D. 加入的反应液浓度不能过高以免酵母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9.将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哪一层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 )
A. 第一层无色透明
B. 第二层白色
C. 第三层红色透明
D. 第四层暗红色
10.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胶酶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食品加工中果胶酶主要是由植物中提取产生
C. 酶的反应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反应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D. 果胶酶包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11.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12.以下关于菌种保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的纯净
B. 固体斜面培养基可用于菌种的临时保藏
C. 菌种的长期保存一般采用甘油管藏
D. 由于甘油管藏菌种在-20 ℃条件下进行,因此对甘油可不灭菌
13.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分离出来,将离体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
A. 彼此性状极相似
B. 变异频率极高
C. 单倍体
D. 都是纯合体
14.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把新鲜的胡萝卜粉碎,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发挥
C. 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 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
15.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不包括( )
A. 一次性大剂量地摄入亚硝酸盐能够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
B. 亚硝酸盐在自然界和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C. 亚硝酸盐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D. 长期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会引起亚硝酸盐在体内脂肪组织中积累,在达到一定剂量后使人中毒死亡
1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
B. 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可在蛋白胨的培养基中增殖
C. 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
D. 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17.适于在人体肠道内生存且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是( )。
A. 乳酸杆菌
B. 酵母菌
C. 醋酸菌
D. 毛霉
18.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三种: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以下关于提取方法的选取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B. 压榨法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C. 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
D. 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分液
19.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鸡血进行该实验是由于材料易得,核内DNA含量丰富且细胞易吸水破裂
B. 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释放
C. 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杂质蛋白,使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提取到较纯化的DNA
D.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
20.用过滤的方法得到含DNA的NaCl溶液后,还要用酒精处理,可以得到较纯的DNA,这是因为( )
A. DNA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不易溶于酒精
B. DNA不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易溶于酒精
C. 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更易溶于酒精
D. 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都不溶于酒精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0分,共40分)
21.下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某步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再转移至注射器中。
(2)图1中X溶液为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图1步骤结束后得到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出现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有海藻酸钠浓度过________(“高”或“低”)或注射器中的混合液推进速度过________(“快”或“慢”)。
(4)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____________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为分离并统计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要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从高温热泉中寻找耐热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可通过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某同学根据需要配制了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如下表。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如果将其中的纤维素粉换成____,菌落数______________,即可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3)接种微生物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本实验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
(3)下表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用胡萝卜根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的某些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把组织培养的过程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____。(以字母表示)
(2)实验前试管和培养基应经________处理。
(3)培养基中除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激素。
(4)图D上的细胞团是________。
(5)从理论上讲,植物细胞有形成再生植株的可能性,这是____________的表现。
25.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________(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________和纤维素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