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修1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和制作果醋所需的发酵底物、适宜温度等均相同
B.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制备的MS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消毒
C. 用二苯胺鉴定DNA和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均需要水浴加热
D.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与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相比,血红蛋白移动较慢
【答案】C
【解析】制作果酒和制作果醋所需的发酵底物、适宜温度等均不相同,A错误;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制备的MS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B错误;用二苯胺鉴定DNA和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均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与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相比,血红蛋白移动路径短,移动较快,D错误。
2.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胀破细胞
B.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
C.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去除溶液中的DNA
D. 蛋白质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但DNA不可用该方法纯化
【答案】B
【解析】DNA也可用电泳法分离纯化;透析只能除去小分子杂质。
3.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 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 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答案】D
【解析】A、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
B、PCR技术以解开的双链作为模板,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B正确;
C、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C正确;
D、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可见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D错误。
4.下列几种实验装置所示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原理是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颗粒之间,所以在洗脱时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相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使样品中分子大的先流出色谱柱,中等分子的后流出,分子最小的最后流出,所以D错误。
5.以下对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
B.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两次DNA析出,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C. 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DNA或血红蛋白
D. 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呈现蓝色
【答案】C
【解析】猪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能用于提取DNA;提取DNA时,第一次析出DNA是利用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的原理,第二次则是利用DNA不溶于冷酒精的原理;DNA遇二苯胺要沸水浴加热才能变蓝。
6.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kb和0.2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此时经MstⅡ限制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kb的DNA片段(如图甲)。现用MstⅡ限制酶对编号为1,2,3的三份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分子长度越小,在电场中运动越快),结果如图乙,则1,2,3号样品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βSβS、βAβS、βAβA
B. βAβA、βAβS、βSβS
C. βAβS、βSβS、βAβA
D. βAβS、βAβA、βSβS
【答案】A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有4个DNA片段,由于βS较βA长,在电泳过程中,迁移速率较慢,由此可得1号的是由两段1.35 kb的DNA片段组成,其基因型为βSβS,2号是由一段1.35 kb的DNA片段和1.15 kb的DNA片段,其基因型为βAβS,3号两段1.15 kb的DNA片段组成,其基因型为βAβA。
7.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鸡血进行该实验是由于材料易得,核内DNA含量丰富且细胞易吸水破裂
B. 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释放
C. 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杂质蛋白,使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提取到较纯化的DNA
D.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
【答案】B
【解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选择鸡血进行该实验是由于材料易得,核内DNA含量丰富且细胞易吸水破裂,A正确;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的溶解与沉淀析出,B错误;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杂质蛋白,使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提取到较纯化的DNA,C正确;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D正确。
8.下图是哪次循环的产物?( )
A. 第一次循环
B. 第二次循环
C. 第三次循环
D. 第四次循环
【答案】A
【解析】在PCR反应中,以引物为标记,第一次循环时,以加入的DNA为模板,两条DNA链可分别由引物Ⅰ和引物Ⅱ与其结合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个子DNA中只有一种引物;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次产生的DNA分子又可作为模板参与反应,所以会形成DNA分子两端均含引物的情况,如图所示:
因此题干中所出现的情况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
9.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
A. 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
B. 引物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
C. 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延伸DNA链
D. 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答案】D
【解析】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为了明确地表示DNA的方向,通常将DNA的羟基(—OH)末端称为3′端,而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端。DNA聚合酶不能从5′端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延伸。
10.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 )
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
②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
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④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1)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2)PCR 过程中,DNA解旋不依赖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B. 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C. 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
D. 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
【答案】A
【解析】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不同,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DNA析出,呈丝状物,过滤后存在于黏稠物中;在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所以DNA呈溶解状态,过滤后存在于滤液中。
12.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2 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增大DNA的溶解度
B. 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 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 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答案】A
【解析】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图2 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DNA的溶解度,A错误;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因为滤液中含有要提取的DNA,B正确;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因为粗DNA附着在玻璃棒上,C正确;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因为嫩肉粉中含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D正确。
13.去除DNA杂质时,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入________,反应10~15 min( )
A. 嫩肉粉
B. 蒸馏水
C. 2 mol/L NaCl溶液
D. 酒精
【答案】A
【解析】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
14.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泳是指不带电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 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pH下,所以一定要使用缓冲液
C. 葡聚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
D.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答案】B
【解析】电泳是指带电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A错误;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pH下,所以一定要使用缓冲液,B正确;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C错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D错误。
15.下图中PCR第二轮产物a、b、c、d分别是以PCR第一轮产物的哪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复制产生的( )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以①链为模板复制而来的DNA应只含有引物Ⅰ(a);以④链为模板复制而来的只有引物Ⅱ(d);b、c是以②、③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16.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蛋白质洗脱出来的顺序是( )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③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答案】C
【解析】分子很大,完全不能进入凝胶内的任何孔隙的蛋白质洗脱出来的时间最短;分子大小适中,能进入凝胶内孔隙中孔径大小相应部分的蛋白质,洗脱出来的时间次之;分子很小,能进入分子筛全部孔隙内的蛋白质,洗脱出来的时间最长。
17.下列对生物技术及应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酶,而是一类酶
B. 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和接种器材进行灭菌处理
C. 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72℃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D. DNA在常温下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用于鉴定DNA
【答案】A
【解析】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酶,而是一类酶,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和接种器材进行消毒处理,B错误;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5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C错误;DNA在水浴条件下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用于鉴定DNA,D错误。
18.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在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
19.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下列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 洗涤前,应进行快速离心,分离出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
C. 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答案】D
【解析】洗涤主要是为了去除杂蛋白,A项错误;洗涤前的离心是慢速离心,只需将红细胞沉淀即可,B项错误;洗涤应用0.9%的生理盐水,防止红细胞破裂,C项错误;洗涤过程利用小分子易通过半透膜的特点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项正确。
20.向含有DNA的浓度较高的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会使( )
A. DNA的溶解度下降
B. DNA的溶解度上升
C. 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
D. DNA和蛋白质充分溶解
【答案】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Ⅰ.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Ⅱ.请回答下列有关DNA粗提取及鉴定的相关问题。
(1)在提取DNA实验过程中用到两种浓度的NaCl溶液,其作用分别是:①2mol/L Na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0.14 mol/L Na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鸡血提取DNA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每100 mL血液中加入3 g柠檬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鉴定DNA所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
【答案】Ⅰ.(1)消毒(1分)(2)提供乳酸菌菌种 (3)先增多后减少 比色法
Ⅱ. (1)①溶解DNA分子,过滤并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②使DNA分子析出,过滤并除去溶于NaCl溶液中的杂质(2)防止出现凝血 (3)二苯胺
【解析】Ⅰ.(1)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2)“陈泡菜水”含有乳酸菌,目的是提供乳酸菌菌种生成乳酸。
(3)培养初期乳酸菌大量繁殖,生成大量亚硝酸盐,随着时间延续,乳酸菌含量下降,亚硝酸盐含量随之下降。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是比色法,即将显色反应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颜色,大致估算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
Ⅱ.(1)①2mol/L NaCl溶液作用为溶解DNA分子,过滤并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
②0.14 mol/L NaCl溶液作用是使DNA分子析出,过滤并除去溶于NaCl溶液中的杂质。
(2)柠檬酸钠能够防止血液凝固,有利DNA提取。
(3)在沸水浴条件下,DNA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22.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________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________。
【答案】(1)a 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2)尼龙网和尼龙纱
(3)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4)相同 保持稳定
【解析】用凝胶色谱法分离各种大分子物质时,大分子物质先洗脱出来,然后是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较大,不易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而只能分布于颗粒之间,所以向下移动的速度较快。小分子物质除了可在凝胶颗粒间隙中扩散外,还可以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中,即进入凝胶内,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从一个凝胶颗粒内扩散到颗粒间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和扩散,小分子物质的下移速度落后于大分子物质从而落后于大分子物质洗脱出来。在色谱柱中装填凝胶的时候要尽量紧密,以减少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不能发生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的现象。一旦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凝胶色谱柱需要重新装填。
23.PCR技术可快速实现DNA片段扩增,电泳技术可在电场作用下,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下图是电泳装置和电泳结果:
(1)电泳和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________;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电泳的原理,你认为可以用它来分离核苷酸吗?________。
(2)PCR技术能把某一DNA分子片段进行扩增,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循环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三步,所用的引物是一小段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把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由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4)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列出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层析液 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能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变性、复性和延伸 DNA或RNA (3)6
(4)电泳的电压、被测分子的大小、被测分子的形状、凝胶的种类密度等(任写3个)
24.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羧基虽然大部分结合成为肽键,但是蛋白质分子内仍含有各种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如肽链末端的α-氨基和α-羧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中的羟基、赖氨酸和组氨酸残基中的各种碱性基团,所以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碱性基团的解离增大,使蛋白质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酸性基团的解离加强,使蛋白质带负电荷。当溶液到达某一pH时,蛋白质可因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的解离相等而呈等电状态,这时的溶液pH叫做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量是不相同的。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近于5,一般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的等电点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根据等电点的不同,你能用________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分开。
(3)简述根据等电点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偏高
(2)电泳
(3)调节电泳槽中缓冲液的pH,使某种蛋白质处于等电点状态,而其他蛋白质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带有正、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别移向两极,而不带电荷的蛋白质留在原处。
【解析】本题深入到蛋白质内部,从蛋白质分子带电性质及数量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溶液,在pH近于5时解离程度较大,蛋白质带正电荷。要使蛋白质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解离相等呈等电状态,必须提高溶液的pH,使酸性基团解离增加,故蛋白质的等电点提高。根据等电点不同,可以利用电泳法将特定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金牌一对一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修1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期末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和制作果醋所需的发酵底物、适宜温度等均相同
B.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制备的MS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消毒
C. 用二苯胺鉴定DNA和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均需要水浴加热
D.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与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相比,血红蛋白移动较慢
2.下列关于DNA和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提取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需用蒸馏水胀破细胞
B.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可去除蛋白质
C. 蛋白质提取和分离过程中进行透析可去除溶液中的DNA
D. 蛋白质可以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但DNA不可用该方法纯化
3.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 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 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4.下列几种实验装置所示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5.以下对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
B.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两次DNA析出,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C. 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DNA或血红蛋白
D. 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呈现蓝色
6.已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A表示)经MstⅡ限制酶切割后可得到长度为1.15kb和0.2kb的两个片段(其中0.2kb的片段通常无法检测到),异常的β-珠蛋白基因(以βS表示)由于突变恰好在MstⅡ限制酶切割点上,因而失去了该酶切位点,此时经MstⅡ限制酶处理后只能形成一个1.35kb的DNA片段(如图甲)。现用MstⅡ限制酶对编号为1,2,3的三份样品进行处理,并进行DNA电泳(分子长度越小,在电场中运动越快),结果如图乙,则1,2,3号样品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βSβS、βAβS、βAβA
B. βAβA、βAβS、βSβS
C. βAβS、βSβS、βAβA
D. βAβS、βAβA、βSβS
7.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鸡血进行该实验是由于材料易得,核内DNA含量丰富且细胞易吸水破裂
B. DNA的释放和溶解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调节NaCl溶液浓度利于DNA释放
C. 加入木瓜蛋白酶可分解杂质蛋白,使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提取到较纯化的DNA
D.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取的DNA时,沸水浴加热冷却后会出现蓝色
8.下图是哪次循环的产物?( )
A. 第一次循环
B. 第二次循环
C. 第三次循环
D. 第四次循环
9.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
A. 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
B. 引物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
C. 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延伸DNA链
D. 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10.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 )
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
②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
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④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改变NaCl溶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B. 在沸水浴中,DNA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C. 用电泳法可分离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蛋白质
D. 用透析法可去除蛋白质样品中的小分子物质
12.图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2 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增大DNA的溶解度
B. 图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 图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 在图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13.去除DNA杂质时,可直接在滤液中加入________,反应10~15 min( )
A. 嫩肉粉
B. 蒸馏水
C. 2 mol/L NaCl溶液
D. 酒精
14.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泳是指不带电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 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pH下,所以一定要使用缓冲液
C. 葡聚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
D.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5.下图中PCR第二轮产物a、b、c、d分别是以PCR第一轮产物的哪一条单链DNA为模板复制产生的( )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16.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蛋白质洗脱出来的顺序是( )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③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17.下列对生物技术及应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酶,而是一类酶
B. 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对外植体和接种器材进行灭菌处理
C. 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72℃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D. DNA在常温下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用于鉴定DNA
18.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A.B.C.D.
19.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下列关于对样品处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 洗涤前,应进行快速离心,分离出暗红色的红细胞液体
C. 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20.向含有DNA的浓度较高的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会使( )
A. DNA的溶解度下降
B. DNA的溶解度上升
C. 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
D. DNA和蛋白质充分溶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
21.Ⅰ.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检测亚硝酸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Ⅱ.请回答下列有关DNA粗提取及鉴定的相关问题。
(1)在提取DNA实验过程中用到两种浓度的NaCl溶液,其作用分别是:①2mol/L Na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0.14 mol/L NaCl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鸡血提取DNA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每100 mL血液中加入3 g柠檬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鉴定DNA所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
22.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________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脱用的液体应尽量与浸泡凝胶所用的液体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洗脱时,对洗脱液的流速要求是________。
23.PCR技术可快速实现DNA片段扩增,电泳技术可在电场作用下,把待测分子的混合物放在一定的介质(如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分离和分析。下图是电泳装置和电泳结果:
(1)电泳和叶绿体色素分离采用的纸层析法比较,后者使用的介质是________;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电泳的原理,你认为可以用它来分离核苷酸吗?________。
(2)PCR技术能把某一DNA分子片段进行扩增,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循环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三步,所用的引物是一小段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把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故可推知该多肽由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4)电泳过程中分子的迁移速率除与本身所带净电荷的多少有关外,你认为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列出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羧基虽然大部分结合成为肽键,但是蛋白质分子内仍含有各种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如肽链末端的α-氨基和α-羧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中的羟基、赖氨酸和组氨酸残基中的各种碱性基团,所以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碱性基团的解离增大,使蛋白质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酸性基团的解离加强,使蛋白质带负电荷。当溶液到达某一pH时,蛋白质可因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的解离相等而呈等电状态,这时的溶液pH叫做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量是不相同的。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近于5,一般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的等电点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2)根据等电点的不同,你能用________方法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分开。
(3)简述根据等电点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