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
②经济全球化:步骤
途径归宿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目前加入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东盟10+3经济组织(10代表东南亚10个国
家,3代表中韩日三国) ◆东亚经济组织联盟(中韩日朝蒙5国)◆非洲贸易联盟(中国作为观察国)◆上海合作组织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张玉柯《当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新特征简介》探合作之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1)科技进步;
(2)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3)全球化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4)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要求 材料一:从古自今,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拿破仑到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卢梭等思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材料二: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和创伤,欧洲人才逐渐明白,只有联合才能重建欧洲;才能维持和平,避免战争。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认识到重振欧洲必须统一。
材料四:100多年的历史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打了五十多次。20世纪50年代,法德率先携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设,为欧洲的联合提供了良好的榜样。依据史料思考欧洲联合的原因?(4)关键和基础:法德和解(1)历史因素:相似文化传统和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2)现实因素: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5)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欧洲联盟(EU) 2、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欧洲共同体(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8)欧洲联盟(1993)1992:《欧洲联盟条约》合作领域从
经济扩大到
货币、政治、 军事等领域欧元正式流通(2002) 欧盟:“世界上组织程度最高、法律制度最为完善(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政治集团。” 欧洲走向联合27195719731981争取中1995200420073、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①以和平、民主、平等方式
②局部到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③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 欧盟盟旗欧盟盟歌 欧盟铭言:多元一体 欧元欧盟“总统”唐纳德·图斯克 欧元英文是EURO,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的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ε)中间加两横组成,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它象征着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代表欧元的稳定,E又是“欧洲”英文(Europe)的第一个字母。 欧元共分7种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 500欧元,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 之间的联系纽带。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欧元问世: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 欧元诞生的意义: (1)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了欧洲各国经济交流步伐,提高了欧盟地位。
(2)有助于打破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货币多元化格局
(3)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欧盟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知识拓展新闻解读:站在世界看欧盟 新闻一:2007年4月13日电 欧盟完成第六次东扩,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吸收成为成员,欧盟成为了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8亿、疆域400多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的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 新闻二:2007年10月25日电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与伊朗新老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和拉里贾尼23日在意大利罗马就伊核问题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三人共同向媒体表示,磋商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还争取在11月底前就解决伊朗核问题举行新一轮会谈。 4、欧盟的影响(1)对欧洲: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004年以来,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我国累计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现状评估
10月24日欧盟委员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发表对华政策,文件题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这两份文件划定了欧盟处理对华关系的基调,简而言之,就是首先把中国当作竞争对手,其次才是贸易伙伴。利弊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4、欧盟的影响(3)对中国:减少了中国进入欧盟的入关和流通成本, 但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对中国不利。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2018年6月26日,批准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脱欧法案,正式允许英国脱离欧盟。7月12日,英国发布脱欧白皮书。
2019年4月10日,欧盟各国达成一致,同意将“脱欧”日期延迟至10月31日。
英国脱欧英国与欧盟坎坷之路 1960年,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遭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
1973年,英国首相希斯重启加入欧共体谈判,终成为成员国。
1975年,英国首相威尔逊举行公投,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
1984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成功令欧共体同意英国预算贡献获得部分退款。
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阻止。英国与欧盟坎坷之路 如果把英国“脱欧”比作一场戏剧,那么,这无疑是一场没有剧本的“悬念剧”,落幕之前,没人知道最终会怎样结局:英国和欧盟是“和平分手”,还是“互相伤害”?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苏格兰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举行会谈荷兰公民投票否决
《欧盟宪法》欧盟存在的问题:(2)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员国内部仍存在着一定分歧和发展不平衡。(1)实质是让出部分国家主权,
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 【对点训练】1.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这一主张表明( )
A.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
B.欧洲国家在政治上是一致的
C.欧洲国家应成为超级大国
D.要与美国结成伙伴关系
2.“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是( )
A.北约 B.华约 C.欧共体 D.欧盟AD1、背景: 2、过程:3、宗旨: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4.作用:1994年5、趋势: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史料 一幅讽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漫画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
值是加拿大的10倍,是墨西哥的21倍。6、特点:(1)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织的经济集团。
(2)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特征。
(3)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合作有限,未形成一致对外的关税同盟。案例:墨西哥问题
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使墨西哥迅速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可能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材料一:1993年到2002年,墨对美国出口增长234%,达到1360亿美元;同期墨对加拿大出口增长约203%,从29亿美元增长到80亿美元。人均收入增加24%,达4000美元;墨西哥经济规模达到594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15位上升到现在的第9位。从1994年至2001年,美国共向墨投资700亿美元。协定给墨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制造业部门,并使墨职工的收入有所增加。墨出口部门的职工收入要比工业部门其他职工高40%。过分依赖美国案例:墨西哥问题 为了抗议政府的乳制品进口政策,一位墨西哥农民将一头母牛挂在了墨西哥经济部门入口的旗杆上。 墨西哥农民把玉米秸堆放在独立纪念碑前,表示墨西哥农业抵挡不住美国和加拿大农产品的竞争。 民族企业受到冲击我们的启示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要适应形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2.区域经济合作享受利益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3.发展中国家应在经济区域一体化大潮中学会避害趋利。
【对点训练】1. 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
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 )
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B.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2.下列有关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由美国倡议建立的
B.就美国而言是为对付来自欧洲与日本的挑战
C.创始国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D.正式成立的标志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AD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为官方论坛,秘书处对其活动起辅助作用。其议事采取协商一致的做法,合作集中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经济领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和地区【拓展探究】 中国与APEC
1、中国能再次成功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高。2、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1)维护和平稳定,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发挥协调作用。
(2)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参与,促进自身也带动地区经济繁荣。
(3)实现合作共赢,和平外交,建立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提高全球竞争能力。主要是发达国家;
一体化程度最高(合作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 南北合作(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大国主导 地理范围最广
规模最大
各国差异最大
合作程度低 经济、政治联盟经济联盟官方论坛 比较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组织有无无 史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摘编自《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与对策》
【合作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新特点。////合作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合作的程度、范围越来越大合作方式呈现多样性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有益和不利的影响?合作探讨:学习指导P86 【对点训练】1. 某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特点有:没有组织首
脑;没有常设机构;软约束力;承认多样化,强调
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等。该组织是( )
A.欧洲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员国。这一现象说明( )
A.北美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
C.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
D.美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DC1. (2018·全国卷Ⅱ·T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
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
化的原因是( )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2. “它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组成
的非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十多年来,已发展成为囊
括了4.2亿人口和11.4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该组织( )
A.为西欧主导的区域性经济体
B.无益于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C.是成员国双赢的选择和结果
D.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C3.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曾表示:“APEC
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的54%,还包括美国、日
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
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
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APEC极大地推动了WTO的发展进步
B.APEC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区域集团组织
C.区域集团化等同于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