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类文阅读训练-27 故事二则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类文阅读训练-27 故事二则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9 14: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类文阅读-27 故事二则诸葛亮勤奋好学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非常(克 刻)苦,勤于用脑。不但
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
司马微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 订)时喂食。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忽然,诸葛亮
(铃 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 戴)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 就喂它-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
经过细心观(察 查),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饱学之人。
(选自《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从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请写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成语。
、 、 3.下列选项对短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爱动脑筋。
B.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想办法延长先生讲课时间。C.诸葛亮勤奋好学,先生对他十分器重。
D.司马徽不如他的妻子器重诸葛亮。4.少年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5.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你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把它们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刻 定 灵 带 察
学而不厌、勤学苦练、牛角挂书、悬梁刺骨、映雪读书
3.D
少年诸葛亮是个学习勤奋、刻苦,爱动脑筋的人。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善用“四诊”的高手
扁鹊的诊疗技术十分神奇。《史记》记载,一次,扁鹊带几个学生路过虢国,大街小巷都传太子已死。扁鹊走到宫门前,向国王身边的中庶子询问太子的事情,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xuè xiě)气运行错乱,突(hū tū)发暴病,造成内脏(z nɡ zānɡ)受伤而死去的。扁鹊又问,什么时候死的,是否下葬。中庶子回答,死去半天时间,并未下葬。扁鹊听到这儿告诉中庶子,请转告国王,扁鹊能使太子复活。
中庶子( )知道扁鹘很有名望,( )不相信他能把死人救活,以为他说大话。中庶子与他谈起上古名医俞跗如何如何高超,还说:“先生的医术( )能像俞跗那样高明, 那么太子( )能再生了,否则,您是欺骗小孩吗?!”扁鹊说,你所说的太片面,我行医多年,像太子这样的病见过很多。不信,你现在回去看看,太子还有呼吸,鼻子还在微微振动,顺着他的两个大腿向上摸(māo mō),体温还有。虢国国王听说有大夫要医治已经死去的太子,亲自接见扁鹊,叙述了太子的病情。扁鹊见到太子后,仔细观察太子的气色,给他切了脉,又解开太子的衣带,摸了摸太子的胸口。通过观察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子得的是一种尸厥,并不是真死,此刻他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微弱,乍看就像死了一样, 其实并没有死。于是,他马上开始施救,让弟子子阳在太子头顶部的三阳五会(百会穴)实施针灸,然后又配了两副热药,让另一个弟子子豹拿这两副药在太子腋下不断地熨烫、摩擦。很快,太子就呼吸正常,活了过来。这时候,扁鹊又配了药让太子按时服用,二十多天后, 太子完全恢复。
扁鹊治好了虢太子,人们都说他能“起死回生”。可扁鹊却说:“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表现出了可贵的科学态度,深受人民爱戴。
(选自《画说千古中医》)
用“”画去文章括号中错误的读音。
在文章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对“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是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而是他们自己生存下来的,我只是帮助他一下罢了。B.我不是能使死去的人复生,那是他们应当活着,我只是能让他们起来罢了。
C.我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的人,这是由于他原本就会复活,我能使他恢复罢了。
扁鹊说:“越人(扁鹊,字越人)非能生死人,此自当生者。”扁鹊的话体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品质?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名医,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医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
1.正确的是:xuè tū z nɡ mō
2.虽然??但?? 如果??就??
3.A
虽然扁鹊医术高明,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扁鹊丝毫不骄傲自大,尊重客观事实,谦虚行医的品质。
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