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机灵的小鼠标
课题:机灵的小鼠标
教学内容:河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
目标确定的依据
本课针对小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鼠标进行介绍,学生通过对计算机感性的认识,使学生掌握鼠标的正确握法及基本操作,了解鼠标指针的形状,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打下基础。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豫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册第三课中的内容,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重新创编了本课,设计了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掌握鼠标的使用方法并利用鼠标感受人机交流的乐趣。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在计算机前很容易和周围的同学交谈,并且离开座位。课堂上除常规组织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和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相交流与合作,比一比、赛一赛,寓教于乐,充分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体现出水平的不统一性,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鼠标操作方法;了解鼠标指针的形状。
②.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树立将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信心。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鼠标的正确握法及基本操作。
确定依据:鼠标是计算机的重要输入设备,今后学习中的很多操作,都是通过鼠标来操作完成的,这节课又是学生第一次使用,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作为本课重点。
难点:鼠标指针的形状
确定依据:根据四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指针符号形状多含义也多,不容易记忆,所以作为教学难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认知 操作 情感
鼠标指针的形状 掌握 ? 感兴趣
鼠标的正确握法及基本操作 ? 掌握 感兴趣
?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我设计了“介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这样的环节,请两名同学介绍一下他的好朋友,在学生介绍后,我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今天老师给大学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它认识一下?”用投影仪出示课题:机灵的小鼠标。
设计意图:将小鼠标以“认识新朋友”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课堂教学在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二)、认一认
一套常见的计算机,从外观看,它是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的。我们把这些看是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请你找一找,你桌上哪个是鼠标,鼠标是做什么用的呢?
既回忆上节课内容,又讲新课,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连贯。
小结:鼠标是操作计算机的常见设备之一,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操作。
(三)、摸一摸
1.摸一摸鼠标,它应该怎么握呢?(启发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
课本中鼠标操作方法:轻握鼠标,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用食指控制左键,用中指控制右键。桌面上有一个小箭头,称为鼠标指针。
2.鼠标的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动。
提问:鼠标的指针在显示器上会有很多的变化,请你对照书上,试着做一做。看一看鼠标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理念: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规定具体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汇报玩游戏收获
教师:将指针移到开始按钮和我的电脑上,会出现什么?
双击我的电脑,会发生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重点总结鼠标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检验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4.关闭计算机
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自学关闭计算机。
(四)、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同学把鼠标的正确握法及操作方法告诉好朋友,看他是否知道,可以任意好朋友。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