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送小乌龟回家 教学设计
学科汉语文
课题《送小龟回家》教学课时总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2.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意境美。3.通过场景对话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孩子对小龟 深厚的同情心。4.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教学重点1.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词、多音字和重点词语。2.通过对话提高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词语的掌握与运用。2.本文是有关保护动物的文章,因而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2.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秋雨纷纷的夜晚,有这么一顶小花伞正在街上移动,伞下是谁呢?看了这情景,使人产生一连串疑问,说说你的疑问,我们读 了课文听了录音才知道,他们是去(?揭题)——《送小龟回家》(二)讲授新课:1.生字:偎(???)翼(???)?吟(???)潇(????)涟(?????)漪(??????)2.词语:温情???依偎???央求???纷纷???妩媚????粗犷???
小心翼翼???致谢?????欢呼3.解释词语:温情:温柔的感情。央求:再三请求。纷纷:指多而杂乱。依偎:亲热地靠着。致谢;向人表示谢意。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小心翼翼:行为举动十分小心,丝毫不敢疏忽。4.感知课文:1.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分小节抽读)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试着给课文分段。(提示紧紧围绕送小龟的前后。)三、复习巩固:(听写生字)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以及重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望能掌握。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三遍。2.默写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逐层分析课文,了解主旨。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讲授新课:现在我们再听一下课文录音。1.听了朗读,我们知道了小龟的下落,它在一个小朋友的家里,他们一家人正在帮助小龟,想把它送到妈妈身边。首先,请大家看这幅图。(展示图片:雨伞下一家人)?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1--3段)答: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2.为什么说这是个温情的世界?答:因为一家人很和睦,很幸福。3.一次妈妈从市场上给孩子买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得到这只小龟后孩子怎么样?找出描写孩子态度的词语?(展示课件:小龟图及课文第四段) 板书孩子:惊奇-------高兴------担心--------?央求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哪些事情呢?答:知道了小龟为什么到这个家里。还有送小龟回家的原因。它不吃也不喝,想爸爸妈妈。5.这一段,作者给我们交代了小龟来这个家的过程及送小龟回家的原因。(老师总结)6.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5、6?段。(师生同看课文边读边分析)7.请大家注意作者在这一段里对“河水”“秋雨”“水鸟”是怎样描写的,用了哪个词?答:“无语”“在微风中飞舞吟唱”“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8.(追问)通过这几个词你能感觉到怎样的气氛?答:有一种凄凉而又寂寞的气氛。9.(老师)作者在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凄凉而又寂寞的气氛,更加显示出小龟离开妈妈后的孤单。10.我们接着往下看课文。(师读课文的7、8?段)? 11.真要把小龟放到河里,这个小孩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谁看出来了?答:有点儿担心,还有点儿舍不得。12.(老师)所以他就问大人“小龟的家真的在河里吗?”答:这样的问题。可见他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13.得到大人的肯定后,他才把小龟放进了河里。(?演示课件:课文9、10?段)。14.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孩子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板书认真-------小心翼翼--------轻轻--------推15.通过以上这些词语,刻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答:刻画了小孩对送小龟回家这件事认真的态度,表现了他细致和善良的性格。16.同学们:人有感情,同样动物也有,课文第几段写出了小龟的反应?答:第十段。(让男生朗读第十段)。17.出示:小龟终于——潇洒地——像是——又像是——(让学生填空)18.送走了小龟。现在我们再来请大家看课文。(师范读课文的最后两段)19.为什么说“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动人的童话”?答:买来的龟,它的家也许在那河里,也许根本不在那条河里。“小龟也许想爸爸妈妈了”,这只是这位爸爸给孩子编的一个善意的谎言,但儿子却把它当真了,所以说,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20.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读到这里,你觉得文中的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学生各抒己见)答: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个儿子,他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可他却懂得把这种爱进行传递和延伸。他是个富有爱心的好孩子。21.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