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学案:第九章章末总结+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3学案:第九章章末总结+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29 16:40:06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章末复习提升课(三)(教)
专题一 晶体与非晶体
1.单晶体和多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物理性质、熔点等方面存在着区别.
2.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利用有无规则外形和对物理性质表现出的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能够区分出单晶体和多晶体.
3.晶体的微观结构表现为晶体分子的排布具有空间周期性.
4.从微观角度(如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克服分子力做功、势能增加)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变化,从宏观(如吸热、放热)上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
5.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
6.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例题1】 (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不是晶体
C.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晶体内能增加
【解析】 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对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所以A、B选项错误.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内能增加,C、D选项正确.
【答案】 CD
【及时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解析】 首先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A、D是非晶体的图象,故错误;其次分清是熔化还是凝固的图象,熔化是固体变成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在升高,而凝固则恰好相反,故C对,B错.
【答案】 C
专题二 液体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常见现象
1.液体的结构接近于固体,有一定体积,具有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是由于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层的分子分布性质决定的.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例题2】 (多选)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
A.A固体和B管可能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液体对B毛细管是浸润的
【解析】 由所给现象知,该液体对A不浸润,对毛细管B浸润,A错误,B、D正确;A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C正确.
【答案】 BCD
【及时训练】2.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A、B,上端均开口,如图所示,A管较长,水在A管中上升的高度超过B管上端的高度,那么B管中的水(  )
A.会不断地喷出
B.不会喷出
C.不一定喷出
D.无法判断是否喷出
【解析】 水在A管中维持较高是由于水对A管浸润,附着层内的水沿管壁上移,因此水面升高.当稳定后,水面的表面张力的合力向上,与升高的水柱重力平衡.在B中假若水从上端口喷出,水表面将失去它的凹面,失去了向上的表面张力的合力,水柱也就不可能喷出,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使表面积最小,水柱稳定在管口附近,B正确.
【答案】 B
专题三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λm.其中λ为晶体的熔化热,m为晶体的质量.
2.液体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沸点下变成气体吸收的热量Q=Lm.其中L为汽化热,m为汽化的液体的质量;液体升温吸热Q=cmΔt.
【例题3】 0 ℃的冰和100 ℃的水蒸气混合后:
(1)若冰刚好全部熔化,则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2)若得到50 ℃的水,则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已知水在100 ℃的汽化热L=2.25×106 J/kg,冰的熔化热λ=3.34×105 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解析】 (1)冰刚好全部熔化指的是混合后的温度恰好为0 ℃.设冰的质量为m1,水蒸气的质量为m2,则有m1λ=m2L+cm2Δt,
所以===8.
(2)同(1)可得方程式如下:
m1λ+m1cΔt′=m2L+cm2Δt′,
即===4.5.
【答案】 (1)8 (2)4.5
【及时训练】3.如果一位体重为70 kg的运动员某次训练的排汗量是0.3 kg,而且这些汗水都是从运动员身上蒸发而没有流掉的,理论上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降低多少?已知常温下水的汽化热是2.4× 106 J/kg,水的比热容c=4.2 ×103J/(kg·℃).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认为人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等.
【解析】 由能量的转化:LΔm=c(m-Δm)Δt
解得:Δt== ℃=2.46 ℃.
【答案】 2.46 ℃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章末复习提升课(三)
专题一 晶体与非晶体
1.单晶体和多晶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物理性质、熔点等方面存在着区别.
2.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利用有无规则外形和对物理性质表现出的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能够区分出单晶体和多晶体.
3.晶体的微观结构表现为晶体分子的排布具有空间周期性.
4.从微观角度(如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克服分子力做功、势能增加)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的变化,从宏观(如吸热、放热)上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
5.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并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
6.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例题1】 (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B.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不是晶体
C.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D.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克服分子力做功,晶体内能增加
【及时训练】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专题二 液体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质及常见现象
1.液体的结构接近于固体,有一定体积,具有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是由于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层的分子分布性质决定的.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
【例题2】 (多选)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  )
A.A固体和B管可能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B.A固体和B管一定不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液体对B毛细管是浸润的
【及时训练】2.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A、B,上端均开口,如图所示,A管较长,水在A管中上升的高度超过B管上端的高度,那么B管中的水(  )
A.会不断地喷出
B.不会喷出
C.不一定喷出
D.无法判断是否喷出
专题三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λm.其中λ为晶体的熔化热,m为晶体的质量.
2.液体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沸点下变成气体吸收的热量Q=Lm.其中L为汽化热,m为汽化的液体的质量;液体升温吸热Q=cmΔt.
【例题3】 0 ℃的冰和100 ℃的水蒸气混合后:
(1)若冰刚好全部熔化,则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2)若得到50 ℃的水,则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
[已知水在100 ℃的汽化热L=2.25×106 J/kg,冰的熔化热λ=3.34×105 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及时训练】3.如果一位体重为70 kg的运动员某次训练的排汗量是0.3 kg,而且这些汗水都是从运动员身上蒸发而没有流掉的,理论上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降低多少?已知常温下水的汽化热是2.4× 106 J/kg,水的比热容c=4.2 ×103J/(kg·℃).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认为人体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