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29 20: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漫步在古诗的海洋中,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治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难点:
  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创意:
  本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的,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借助“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等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对古诗词学习的信心。
  教学步骤
  一、活动构想
  1、指导思想: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表现。
  2、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指导探索 实践体验
  指导学生分六个学习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地按要求分门别类地搜集、整理以前所学的诗词(包括小学和初一、初二所学的诗词)以及课外的诗词,要求背诵。可以整理为:
  (1)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2)抒发愁情别绪的诗句。
  (3)表达哲理的诗句。
  (4)将诗词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
  (5)学会邓丽君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分诗人整理诗集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 资源共享
  创设话语环境让学生用学过的诗词来回答,引发他们进一步认识诗歌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女生读“……时,我们诵”,男生对诗词??配乐加入:高山流水)
  过年时,我们诵:“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我们诵:“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秋时,我们诵:“明月几时有?”
  思念时,我们诵:“每逢佳节倍思亲。”
  送别时,我们诵:“劝君更尽一杯酒。”
  喜悦时, 我们诵:“漫卷诗书喜欲狂。”
  本教学设计是以活动为中心展开的,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借助“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等不同的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对古诗词学习的信心。
  二、具体设计
  环节一:声情并茂诵古诗——朗诵
  1、以《关雎》《蒹葭》为例掌握诵读古诗的方法,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总结诵读古诗的方法:吐字准确,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表达生动,表情大方。
  2、展示自己准备的古诗。形式多样化,可以个人读、小组读、自由组合读。(配乐朗诵)
  环节二:别出心裁品古诗——品评
  活动说明:
  1、每一组派代表展示准备的古诗品评课件。
  2、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朗诵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地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采用歌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的内容、情感和意境,或者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简要介绍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
  环节三: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背诵
  活动说明:
  1、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上台抽签背诵指定的主题。要求学生用清晰流畅、富有美感的声音把诗歌背诵出来。
  主题:感悟四季,品味乡愁,话说友谊,山水风光,离愁别绪,花鸟虫鱼......
  2、抢答:诗句填空
  【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三、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这节课和学生一起读了诗,品了诗,还唱了诗,走进诗歌天地オ发现,诗歌真的很奇妙。课堂是有限的,语文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同学们可以走出课堂,多多积累古典诗词,细细品味美文佳作,从而让自己多一份书卷气息,多一些快乐充实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