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琢磨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结合资料,深入文本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查找海外华侨学习国语的事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但是有一个小孩在刚刚爱上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时,却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机会,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随着他笔下的人物一起进入语文课堂。
板书:别了,语文课
二、默读课文,走进文本
默读课文,引导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自由阅读。
三、质疑,研读课文
1.陈小允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2.你对他的变化有什么感情?
3.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对于语文课,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你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一些海外华侨不忘学习国语的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交流阅读感受
1.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以及困惑。
2.结合课文,谈谈自己最感动或者有同感的地方。
五、总结升华
是啊,这是作者热爱祖国的表现,是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所以当他离开中国那一刻,再一次深情地呼唤着——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
“我”深情的告别,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情有着一股绵绵不息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们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同学们,我们都深切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就像我们深切地爱着我们伟大而慈祥的母亲,而亲爱的祖国就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而今天作者要漂洋过海,离开母亲,怎能不深情地呼唤——别了,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