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节 日食和月食 (2)(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5节 日食和月食 (2)(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30 13:48:57

文档简介

科学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5节 《日食和月食(2)》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图”,关于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月球位于地球的半影时,发生月偏食 B. 当月球全都位于地球的本影时,发生月全食 C.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每月十五前后 D. 月食分为月全食、月环食、月偏食三类
2.下列日子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
A.重阳节 B.元宵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
3.杭州某中学的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丁—甲—乙
2018年1月31日晚,天幕中上演了一场罕见的“超级蓝月+月全食”。这种十分罕见的天象,上一次发生还是在1866年,距今已152年,而且这次的天文景象全中国都可以欣赏到。读材料,完成4~5题。
4.这一天的月相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7.3 B.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C.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D.月全食时月球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6.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这主要是因为( )
A.月球发出古铜色的光 B.月面反射太阳光
C.地球大气折射太阳光 D.月球表层的岩石呈古铜色
7.下列现象同时存在于日食和月食发生过程中的是( )
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B.日食、月食都从日轮、月轮的西面开始
C.天空一片黑暗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都可以看到
8.在图中月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有可能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分别是( )

A.A点和B点 B.A点和C点 C.B点和D点 D.B点和C点
9.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日食和月食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B.日食和月食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对调
C.日食和月食都有全、偏、环三种 D.日食和月食初亏方向不同
10.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许能看到地食 D.也许能看到日食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现象是_______;如果地球和月球的位置互换,那么可能发生_______现象。
(2)图中月球处于A时,将发生________现象;处于B时,将发生________现象。
(3)当月球再次进入A时,至少需要_______的时间。
(4)月球处于A时,月相是________。
12.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图反映月食状况,则各图所示月食状况中,反映月全食的是_____,反映月偏食的是________。
(2)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日食和月食全过程是否有差异。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C 7.A 8.B 9.C 10.B
二、综合题
11.(1)月食 日食 (2)月全食 月偏食 (3)29.53天 (4)满月
12.(1)④ ①②③⑤⑦⑧ (2)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各图排序为: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五节 《日食和月食(2)》教学设计
课题
月 相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相对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了解日食的类型和日食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小球探究实验、用简单的图示和箭头表达月食的形成原因。?
2.根据实验和发现,解释月食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模拟实验的重要性。
2.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重点
月食的类型、形成原因、过程
难点
月食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
传说一只恶狗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不过,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 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 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的习俗。 你知道这种天象叫什么吗?
学生阅读故事
用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日食的类型
【阅读课本第144页图文】
1.什么是月食现象。

2.月食的类型:月食有 、 。
3. 月食现象发生时,月面变暗的时间有多长?
4.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二、月食形成的原因
【看“月食的形成”视频,结合课本第144页图文】
为什么会有月食现象?
(1)月全食
(2)月偏食
思考:有可能出现月环食吗?为什么?
三、探究月食的形成过程
1.【看 北京卫视的“月全食全过程” 视频】
观察:地球、月球、太阳的相互位置?月食发生时,从哪边开始?哪边结束?
2.实验探究

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 ( 小球最好涂黑 )。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使小球按箭头所示方向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观察小球穿过阴影区时发生的现象。在下面的圆圈内记录小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用斜线表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
【总结】月食的形成过程。
规律:
简记:
四、探究月食的形成规律
1. 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2.时间一般在农历哪一天?
3.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看“月食与日食相伴”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4.月食与日食相伴,在时间上有什么规律?
5.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想到了什么?
6.下一次月食一般发生在几个月以后?
比较日食和月食
1.讨论:月全食与日全食过程有何不同?
2.讨论:月全食与日全食时间、先亏方向等有何不同?
【大视野】 1.哥伦布和月全食的传说
1492年哥伦布在远航中,落难于牙买加的
伊斯帕尼奥拉岛,向岛上人求助,但当地人不
愿给这些不速之客补充食物。
哥伦布算定很快会发生月全食,就对岛上的人
说,如果他们不供给船队食物和淡水,上帝将会发怒
并把月亮变黑。全食果然发生了,明亮的月光渐渐消退,天空逐渐黑了下来,最后归于一片黑暗。
土著人对此极为害怕,很快为哥伦布他们送来食物,并祈求他设法解救这一“灾难”。岛上纯朴的土著人便对哥伦布敬若神明,一直供给他们最好的食物,船队也就渡过了难关。
2.蓝月亮、超级月亮、血月、超级蓝血月
2018年1月31日 ,月球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
"蓝月亮":指同一月内出现二次满月。约2.7年一次;
"超级月亮"指月球出现在近地点,在地球观察较平时大。每年出现2-3次;
"血月"指大气层未吸收红色光,反射至人眼中导致人眼看到红色的月亮。(时伴月食而出)
下次超级蓝血月全食出现在2037年1月31日 。
3.如何观测月食
观测的时候尽量选择在空旷的地方,最好能避开较大的建筑物,防止视觉阻碍。在野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血月全食用人的肉眼就能直接观看,想要更好的观测效果可以选择望远镜。
4.2019年三次月全食
2019三次超级月亮在什么时候?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天幕预告:
在2019年,“超级月亮”将连续三次登上天幕,
时间分别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
此时,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并不是从空中消失,而会呈现出古铜色,仍然是圆圆的,别有一番景致,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
学生看课本,回答
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叫月食。
月全食 月偏食
月面变暗的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
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地球的背景不完全是黑色。
学生看视频,领悟月食的形成
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
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A区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现象。
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B区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现象。
不可能出现月环食;因为地球比月球大得多!
学生看视频,理解月食的形成过程。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明确月全食、 月偏食等的形成原因:月球全部或部分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和月食形成的过程。
月球被地球遮掩是从东缘开始,西缘结束。
月食“东西”
东亏西复
学生读图理解,回答。
地球、月球、太阳三球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
农历十五、十六
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
学生看视频,认识日食、月食形成的时间规律。
月食总是发生在日食两周之前或之后。
根据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推测地球的形状是圆球体。
6个月以后。
日食自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即“西亏东复”;
月食自东缘开始,西缘结束,即“东亏西复”。
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阅读
通过学生读书,知道月食现象和月食的类型,搭建知识体系。
“月食的形成”视频,帮学生建立月食形成的直观形象。
用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月全食、月偏食的认识。
选用:北京卫视的“月全食全过程” 视频,帮学生建立月全食过程的直观形象。
探究实验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演示,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获取月全食形成过程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明确月全食、月偏食、等的形成原因:是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
用“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图片,帮学生探究月食形成的规律。
用“月食与日食相伴”视频,帮学生建立月食与日食形成的时间关联,让学生对各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较日食、月食环节,帮学生理清日食与月食在形成过程、发生时间、先亏方向等方面的区别。
【大视野】
1.哥伦布和月全食的传说
让学生了解“月食”科学知识的妙用。
2.蓝月亮、超级月亮、血月、超级蓝血月 给学生拓展“月亮”的知识。
3.如何观测月食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科学观测;并培养按科学规律做事的思维品质。
4.2019年三次月全食
让学生明白掌握科学的规律,不仅能为生活和生产服务,还能预测、发现、捕捉天文美景。
课堂检测
1.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这主要是因为( )
A.月球发出古铜色的光 B.月面反射太阳光
C.地球大气折射太阳光 D.月球表层的岩石呈古铜色
2.能正确反映一次月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
3.下列日子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
A.重阳节 B.元宵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当地球上看到
4.月全食时,若在月球上将会看到( )
A.日环食 B.日偏食
C.日全食 D.明亮的地球
5.下列有关日食、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与月食可能发生在同一时间。
B.日食是太阳被地球遮掩的天象。
C.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发生的天象。
D.月食是太阳被月球遮掩时的天象。
认真读题,当堂完成
课堂小结
板书
课件30张PPT。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第四章 第5节 日食和月食(2)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相对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了解月食的类型和月食形成过程。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圆纸片做探究实验,能用简单的图示和箭头表达规律。?
?2.根据实验和发现,推测或解释月食的成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模拟实验的重要性。
2.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有意愿和兴趣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宇宙天体带来的神奇现象。 传说一只恶狗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不过,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 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 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的习俗。 你知道这种天象叫什么吗?新知导入月 食 “天狗吃月” 新知讲解  一、月食的类型 1.什么是月食现象。

2.月食的类型:月食有 、 。 月面部分或全部变暗的现象叫月食。 月全食月偏食【阅读课本第144页图文】新知讲解【阅读课本第144页图文】 3. 月食现象发生时,月面变暗的时间有多长?
4.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的古铜色? 月面变暗的时间可长达一个多小时。 这是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地球的背景不完全是黑色。   一、月食的类型    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在背对太阳的方向会产生一条地球的影子,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或月偏食现象。【看“月食的形成”视频,结合课本第144页图文】
为什么会有月食现象?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A区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现象。 (1)月全食月全食是指月球全部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A区 (2)月偏食月偏食是指月球部分进入地球影子而变暗的现象。当月球进入地球影子的B区位置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将看到月全食现象。  思考:有可能出现月环食吗?为什么? 不可能出现月环食;因为地球比月球大得多!1.【看 北京卫视的“月全食全过程” 视频】
观察:地球、月球、太阳的相互位置?月食发生时,从哪边开始?哪边结束?  2.实验探究
取不同大小的两个球 ( 小球最好涂黑 )。把两个球和灯置于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使小球按箭头所示方向部分或全部穿过大球的阴影区。观察小球穿过阴影区时发生的现象。在下面的圆圈内记录小球光亮部分形状的变化(用斜线表示小球被阴影遮掩的部分)。东边缘开始西边缘结束规律:月食“东西“
简记:东亏西复月球被地球遮掩是从东缘开始,西缘结束。【总结】月食的形成过程。1. 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应处于怎样的位置?
2.时间一般在农历哪一天? 地球、月球、太阳三球的位置在一条直线上。农历十五、十六新知讲解【读图,结合课本第143页文字】
3.为什么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  四、探究月食的形成规律【看”月食与日食相伴“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4.月食与日食相伴,在时间上有什么规律?
5.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想到了什么?
6.下一次月食一般发生在几个月以后?
新知讲解  四、探究月食的形成规律 根据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推测地球的形状是圆球体。 6个月以后。月食总是发生在日食两周之前或之后。讨论:月全食与日全食过程有何不同?月全食的过程月全食的过程日全食的过程日食自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即“西亏东复”;
月食自东缘开始,西缘结束,即“东亏西复”。太阳—月亮——地球太阳——地球—月亮初 一十五、十六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月全食、月偏食西 边东 边 1492年哥伦布在远航中,落难于牙买加的
伊斯帕尼奥拉岛,向岛上人求助,但当地人不
愿给这些不速之客补充食物。
哥伦布算定很快会发生月全食,就对岛上的人
说,如果他们不供给船队食物和淡水,上帝将会发怒
并把月亮变黑。全食果然发生了,明亮的月光渐渐消退,天空逐渐黑了下来,最后归于一片黑暗。
土著人对此极为害怕,很快为哥伦布他们送来食物,并祈求他设法解救这一“灾难”。岛上纯朴的土著人便对哥伦布敬若神明,一直供给他们最好的食物,船队也就渡过了难关。1.哥伦布和月全食的传说大视野大视野 "蓝月亮":指同一月内出现二次满月。约2.7年一次;
"超级月亮"指月球出现在近地点,在地球观察较平时大。每年出现2-3次;
"血月"指大气层未吸收红色光,反射至人眼中导致人眼看到红色的月亮。(时伴月食而出)2.蓝月亮、超级月亮、血月、超级蓝血月 2018年1月31日 ,月球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 下次超级蓝血月全食出现在2037年1月31日 。大视野   3.如何观测月食 观测的时候尽量选择在空旷的地方,最好能避开较大的建筑物,防止视觉阻碍。在野外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血月全食用人的肉眼就能直接观看,想要更好的观测效果可以选择望远镜。大视野4.2019年三次月全食 2019三次超级月亮在什么时候?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天幕预告:在2019年,“超级月亮”将连续三次登上天幕,时间分别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
此时,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并不是从空中消失,而会呈现出古铜色,仍然是圆圆的,别有一番景致,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红月亮”。1.发生月食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而是呈暗弱古铜色,这主要是因为( )
A.月球发出古铜色的光 B.月面反射太阳光
C.地球大气折射太阳光 D.月球表层的岩石呈古铜色
2.能正确反映一次月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课堂练习① ② ③ ④C3.下列日子中,可能发生月食的是( )
A.重阳节 B.元宵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当地球上看到
4.月全食时,若在月球上将会看到( )
A.日环食 B.日偏食
C.日全食 D.明亮的地球课堂练习CB5.下列有关日食、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日食与月食可能发生在同一时间。
B.日食是太阳被地球遮掩的天象。
C.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发生的天象。
D.月食是太阳被月球遮掩时的天象。
课堂练习C一般时间:农历的十五、十六月偏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的夹角,现象:东亏西复作业布置 《日食和月食(2)》反馈检测单
作业要求:
1.先回顾当堂知识,再开始做题。
2.本着先易后难原则,独立答题,一气呵成。
3.做题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不要看书,先标注。
4.最后借助课本,集中“啃硬骨头”,并巩固记忆。这是你的舞台,快乐向前冲!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