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6节 《太阳系》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天体按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太阳系、星系、银河系 B. 银河系、星系、地月系C. 宇宙、太阳系、地月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宇宙
2.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 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C. 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3.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如图),它是太阳系的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
4.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在太阳系中,地球特殊的原因是( )
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6.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 )
A.火星 B.土星 C.北极星 D.海王星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彗星公转的天体
8.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9.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
A.水星凌日 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 D.土星凌日
10.人类在太空探测中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有四季更替
C.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二、综合题
11.你知道吗?太阳系八大行星之最
(1)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 大多数时间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
(2)体积最大的行星: ;体积最小的行星: ;
(3)最亮的行星: ;
(4)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与地球最相似,被称“红色的星球”的行星: 。
12.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系中的行星,按结构特征分,木星和F 属于巨行星。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D________星与E_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名称)
(3)没有大气的行星是________,卫星最多的行星是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
(4)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是 。如果人类想移居外星球,该星球除了需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以外,还需要具备 条件。
(5)有一出生在20世纪的少年在他10岁生日时,恰逢观看到壮观的哈雷彗星景观。当他再次看到哈雷彗星时,他已经________岁了。
【答案】
一.选择题1.C 2.C 3.B 4.C 5.D 6.C 7.B 8.C 9.A 10.D
二、综合题
11.(1)水星 海王星 (2)木星 水星 (3)金星 (4)地球 火星
12.(1) 土 (2)火 木 (3)A水星 E木星 (4)土卫六 一定厚度和适应呼吸的大气层 (5)86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六节 《太阳系》教学设计
课题
太阳系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2.了解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在脑海中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合作是一种的科学学习方式。
2.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有规律,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重点
太阳系的组成
难点
行星及其卫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课
2013年2月15日12时30分左右,一块太空陨石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造成大量人员受伤。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该陨石爆炸的威力相当于44万吨TNT。
2018年12月18日,在白令海上空发生的一起流星爆炸事件,此次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的十倍多。
2018年6月1日21时30分左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曾发生一次引人瞩目的陨石坠落爆炸事件,“夜空被强光划痕照亮”。
这些“不速之客”是什么?来自哪里?
它们是来自太阳系的“流星体”。
学生阅读故事
用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日食的类型
【读太阳系的示意图,结合课本第146页图文】
1.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构成的?
2.行星公转轨道呈现什么形状?
3. 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哪个?
4. 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5. 小行星带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 星和 _________ 星轨道之间。
简记:五行(水、金、火、木、土)加“海陆空”(海王星、地球、天王星)。
【新知拓展】太阳系中的天体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质量占99.86%,最大。
八大行星: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亿亿吨以上。
矮行星: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
小行星:环绕着恒星,质量不够的被称为小行星。
彗星:彗核、彗发、彗尾
其他天体:流星体、陨星、陨石等。
二、行星及其卫星
1.行星是 。
卫星是 。
2. 八大行星的差异【读表4—2】、
(1)体积、质量最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2) 体积、质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是 。
(3)根据图 4-38,说说八大行星的外观差异。(从大小、颜色、有无卫星和光环等方面)
【新知拓展】 八大行星的差异
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
木星与土星称为“巨行星”;
天王星与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
八大行星都以由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行星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点。
三、八大行星
【新知拓展】寻找第二个“地球”
你是不是想过外太空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
你是不是想过人类有没有可能星际移民?
我们试着在太阳系内寻找可供未来殖民的星球。
你知道地球生命生存的三个条件吗?
1.地球备胎(一)“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约88天绕太阳一圈是太阳系中公转最快的行星。
水星上没有 ,布满了 。
水星貌似月球 。因为没有大气的调节,水星昼夜温差大(白天高达427℃,夜晚低到-173℃);水星没有卫星。
2.地球备胎(二)“最亮的星”—金星
金星像地球,是 星球,表面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 。
金星和水星一样,没有卫星,它们离太阳比较近,表面温度很高。金星的表面温度超过 。
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是最亮的行星。
金星自转方向跟天王星一样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
3.地球备胎(三)“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
(1)为什么叫火星?
(2)火星的大气成分和温度如何?
(3)看火星表面有很多河流和湖泊的痕迹。火星上有水吗?
【新知拓展】 探“火”行动
2008年 6月 1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发现了冰冻水,从而证实火星上确实存在水。
2020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
4.地球备胎(四)“行星巨无霸”——木星和土星
(1)木星和土星的相似点有哪些?
(2)木星和土星谁的卫星多?
(3)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4)土星的美丽的光环是什么?
【新知拓展】宜居星球榜首——“土卫六”
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土卫六(Titan,又称为泰坦星)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
美国与欧空局联合研制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2005年1月14日,在土卫六表面成功登陆,拍摄了大量图片,其中一张土卫六地表图片让世人震惊——广阔的平原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和冰状物体,橙色的天空令人着迷。这是人类首次登陆这片神秘的土地,而这里是否会孕育生命?科学家们充满期待。
四、小行星和彗星
1.小行星:
2.小行星带:
简记:“火烧木,点点星火在其中”。
3.彗星
(1)彗星是什么?
(2)彗星由几部分组成?
彗核是由冰物质(指由岩石的碎片、固体颗粒和水结成的冰)所形成的大冰球。
彗发指彗核的冰物质受太阳光照后变成气态物质。
彗发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慧尾永远背离太阳)
(3)哈雷彗星
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 年, 因英 国 天 文 学 家 哈雷准确地预言它的到来而得名。我国早在公元前 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西欧早了 年。此后,它每次接近地球,我国都有记载,但可惜没有人发现它的周期。
1986年2月9日,哈雷彗星出现。推算下次哈雷彗星光临地球将是哪一年?
补充:天文台预测,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
4.宇宙天体间的“车祸”
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的撞击。
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剧烈的撞击现象。
1994年苏梅克 - 列维 9号彗星以每小时 21万千米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 1000千米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像地球大小的撞击痕迹。
5.流星体
(1)流星体:
(2)流星现象:
(3)陨星:
(4) 陨石
:
【新知拓展】 恐龙灭绝——灾变说
在6500年万年前的白垩纪未期,曾在整个中生代称王称霸的恐龙遭到了灭顶之灾,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恐龙绝灭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科学家们已从各种角度提出了许多假说,归纳起来大致分为灾变说和渐变说两大派别。
有的科学家认为: 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约10公里、质量为100亿吨的小行星撞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沿岸地区,产生大量宇宙尘埃物质,弥漫天空,将太阳光遮住了,植物不能发生光合作用而死亡,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绝灭。
【大视野】 1.保护地球
每天都有上百亿颗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而质量也达到了数十吨。由于这些小天体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落到地面的仅为少数。
据专家估测, 假如宇宙空间中的小天体直径在10千米以上,那么当它撞击地球时造成的破坏就像带来恐龙灭绝那样灾难性的影响。
美国宇航局表示,目前,约4700颗小行星威胁着地球,因此,研究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十分有必要。目前,我国已开始着手建立近地小天体监测预警中心,做好防灾减灾预警工作。
2.地球只有一个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学生看课本,回答
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椭圆形
太阳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火 木
学生读书,回答:
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体
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
木星 土星
水星、金星、火星
① 适宜的温度;② 充足的水;③ 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空气 环形山
学生读图理解,回答。
固体 二氧化碳
400℃
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火星因其红色的外观而得名。
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但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温度为 -55℃。
据考证,火星可能有大量的固态水存在。在火星的南、北两极地区,有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和冰水层覆盖,但没有液态水。有科学家推论,有更大量的水冻在厚厚的地下冰层,只有当火山活动时才有可能释放出来。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表面的温度、大气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火星上还有固态水。
木星和土星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它们体积大,卫星较多,并且有光环。
木星卫星较多。木星有 68颗卫星,土星有62颗卫星。
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位于赤道南侧的大红斑,长约 2万多千米,宽约 1.1万多千米,呈红色卵形。
土星美丽的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能较好反射太阳光)
学生读书,回答:
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在数米到数百千米不等。
目前已经发现的小行星有数十万颗。它们围绕太阳运行,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
学生读书,回答:
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叫做彗星。
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
哈雷彗星
76
六七百
2062年
学生读书,回答
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
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叫“流星”。
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
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通过学生读书,知道太阳系的组成,搭建知识体系。
简记:让零散的知识建立联系,不容易忘记。
【新知拓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天体知识。
【新知拓展】
帮学生把八大行星归类,容易学习记忆。
用寻找第二个“地球”串联各行星知识,有助于比较各自的特征,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用图片帮助建立水星的印象。
用图片帮助建立金星的印象。
让学生找答案,加深对火星特点的认识
用图片帮助建立火星的印象。
【新知拓展】
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通过材料了解世界各国的探“火”行动,意识到我们正参加国际间的科学竞赛,每个人的责任义不容辞。
用图片和补充材料,加深对土星、木星的认知,明确土星“光环”、“土卫六”的秘密。
【新知拓展】“木卫六”让学生知道:科学是“寻寻觅觅”、大海捞针;也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就是科学探索的魅力!
【简记】让知识形象化,简明易记。
本环节结合课本图文建立“彗星”的知识体系。
真实的问题答案与我们计算有误差。让学生了解,哈雷彗星的规律有一定范围,从而认识到:科学规律是复杂的,要深入探究,才能找到“真相”!
【新知拓展】让学生加深对“流星体”爆炸危害的认识
【大视野】“保护地球”等材料,让我们意识到地球的星空环境危机四伏,而我们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努力去掌握和发现自然界更多的规律,让地球家园更安全!
课堂检测
1.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 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 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在太阳系中,地球特殊的原因是( )
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3.太阳系八大行星各具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金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夜晚最亮
B.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拥有液态水的星球
C. 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卫星最多的行星
D. 小行星带在木星和土星之间
4.鹿林彗星经过地球附近时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关于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水
D.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
5.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认真读题,当堂完成
课堂小结
板书
课件33张PPT。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第四章 第6节 太阳系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2.了解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在脑海中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合作是一种的科学学习方式。2.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有规律,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不速之客” 2013年2月15日12时30分左右,一块太空陨石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造成大量人员受伤。美国航空航天局估计,该陨石爆炸的威力相当于44万吨TNT。
2018年12月18日,在白令海上空发生的一起流星爆炸事件,此次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的十倍多。 2018年6月1日21时30分左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曾发生一次引人瞩目的陨石坠落爆炸事件,“夜空被强光划痕照亮”。这些“不速之客”是什么?来自哪里?它们是来自太阳系的“流星体”。【读太阳系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构成的?
2.行星公转轨道呈现什么形状? 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椭圆形【结合课本第146页图文】
3. 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是哪个?
4. 按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5. 小行星带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 星和 _________ 星轨道之间。太阳占了太阳 系总质量的99.86%。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木简记:五行(水、金、火、木、土)加“海陆空”(海王星、地球、天王星)。太阳:太阳系的中心,质量占99.86%,最大。
八大行星:一般来说,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亿亿吨以上。
矮行星:指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围绕太阳运转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
小行星:环绕着恒星,质量不够的被称为小行星。
彗星:彗核、彗发、彗尾
其他天体:流星体、陨星、陨石等。1.行星是 。
卫星是 。
2. 八大行星的差异【读表4—2】、
(1)体积、质量最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积、质量和地球相近的行星是 。
(3)根据图 4-38,说说八大行星的外观差异。木星土星水星、金星、火星一种比太阳小得多的球状星体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从大小、颜色、有无卫星和光环等方面 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
木星与土星称为“巨行星”;
天王星与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 八大行星都以由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行星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点。 你是不是想过外太空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
你是不是想过人类有没有可能星际移民?
我们试着在太阳系内寻找可供未来殖民的星球。
你知道地球生命生存的三个条件吗?① 适宜的温度;② 充足的液态水;③ 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约88天绕太阳一圈是太阳系中公转最快的行星。 水星上没有 ,布满了 。 水星貌似月球 。因为没有大气的调节,水星昼夜温差大(白天高达427℃,夜晚低到-173℃);水星没有卫星。空气环形山NO! 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是最亮的行星。金星自转方向跟天王星一样与其它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 金星像地球,是 星球,表面有大气,但主要成分是 。
金星和水星一样,没有卫星,它们离太阳比较近,表面温度很高。金星的表面温度超过 。固体二氧化碳400℃NO!(1)为什么叫火星?
(2)火星的大气成分和温度如何?
(3)看火星表面有很多河流和湖泊的痕迹。火星上有水吗? 据考证,火星可能有大量的固态水存在。在火星的南、北两极地区,有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和冰水层覆盖,但没有液态水。有科学家推论,有更大量的水冻在厚厚的地下冰层,只有当火山活动时才有可能释放出来。 火星是和地球最相像的一颗行星。火星因其红色的外观而得名。 火星是固体星球,表面有大气,但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表面平均温度为 -55℃。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表面的温度、大气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火星上还有固态水。 探”火”行动 2008年 6月 1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发现了冰冻水,从而证实火星上确实存在水。
2020年,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1)木星和土星的相似点有哪些?
(2)木星和土星谁的卫星多?
(3)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4)土星的美丽的光环是什么?木星卫星较多。木星有 68颗卫星,土星有62颗卫星。木星最显著的特征是位于赤道南侧的大红斑,长约 2万多千米,宽约 1.1万多千米,呈红色卵形。 地球备胎(四)“行星巨无霸”——木星和土星 木星和土星有固体的核心和几万千米厚的氢、氦等构成的大气。它们体积大,卫星较多,并且有光环。 土星美丽的光环,由绕土星运转的碎块和微粒组成。(能较好反射太阳光)NO! 宜居星球榜首——“土卫六”
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是人类迄今为止在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土卫六(Titan,又称为泰坦星)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卫星。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
美国与欧空局联合研制的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2005年1月14日,在土卫六表面成功登陆,拍摄了大量图片,其中一张土卫六地表图片让世人震惊——广阔的平原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和冰状物体,橙色的天空令人着迷。这是人类首次登陆这片神秘的土地,而这里是否会孕育生命?科学家们充满期待。四、小行星和彗星1.小行星:
2.小行星带:
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在数米到数百千米不等。 目前已经发现的小行星有数十万颗。它们围绕太阳运行,大部分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称为小行星带。简记:“火烧木,点点星火在其中”。3.彗星
(1)彗星是什么?
(2)彗星由几部分组成?在天空中会看到一些拖着尾巴的星星,它们叫做彗星。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核是由冰物质(指由岩石的碎片、固体颗粒和水结成的冰)所形成的大冰球。彗发指彗核的冰物质受太阳光照后变成气态物质。彗发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四、小行星和彗星慧尾永远背离太阳四、小行星和彗星(3)哈雷彗星
是最著名的彗星,绕日公转的周 期 是 年, 因英 国 天 文 学 家 哈雷准确地预言它的到来而得名。我国早在公元前 613年就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比西欧早了 年。此后,它每次接近地球,我国都有记载,但可惜没有人发现它的周期。 哈雷彗星76六七百 1986年2月9日,哈雷彗星出现。推算下次哈雷彗星光临地球将是哪一年?2062年。天文台预测: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 1994年苏梅克 - 列维 9号彗星以每小时 21万千米的速度撞击木星。撞击后,木星表面升起宽阔的尘云,高温气体冲至 1000千米的高度,并在木星上留下了像地球大小的撞击痕迹。小行星和彗星“惹的祸” 4.宇宙天体间的“车祸” 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一旦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的撞击。
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剧烈的撞击现象。(1)流星体:
(2)流星现象:
(3)陨星:
(4) 陨石: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 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叫“流星”。 5.流星体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做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恐龙灭绝——灾变说 在6500年万年前的白垩纪未期,曾在整个中生代称王称霸的恐龙遭到了灭顶之灾,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恐龙绝灭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科学家们已从各种角度提出了许多假说,归纳起来大致分为灾变说和渐变说两大派别。
有的科学家认为: 白垩纪末期,一颗直径约10公里、质量为100亿吨的小行星撞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沿岸地区,产生大量宇宙尘埃物质,弥漫天空,将太阳光遮住了,植物不能发生光合作用而死亡,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绝灭。 保护地球 每天都有上百亿颗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而质量也达到了数十吨。由于这些小天体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落到地面的仅为少数。
据专家估测, 假如宇宙空间中的小天体直径在10千米以上,那么当它撞击地球时造成的破坏就像带来恐龙灭绝那样灾难性的影响。 美国宇航局表示,目前,约4700颗小行星威胁着地球,因此,研究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十分有必要。目前,我国已开始着手建立近地小天体监测预警中心,做好防灾减灾预警工作。 地球只有一个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1.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
B. 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
C. 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在太阳系中,地球特殊的原因是( )
A.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八大行星中卫星最多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CD3.太阳系八大行星各具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夜晚最亮
B.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二个拥有液态水的星球
C. 木星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卫星最多的行星
D. 小行星带在木星和土星之间
4.鹿林彗星经过地球附近时每秒散发出将近3.6吨水。关于彗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B.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
C.它的组成成分中含有水 D.它绕日公转的周期为76年CC5.地球上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C作业布置 《太阳系》反馈检测单
作业要求:
1.先回顾当堂知识,再开始做题。
2.本着先易后难原则,独立答题,一气呵成。
3.做题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不要看书,先标注。
4.最后借助课本,集中“啃硬骨头”,并巩固记忆。这是你的舞台,快乐向前冲!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