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假期作业:12.5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假期作业:12.5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30 10: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假期作业(十)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1.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如果声源静止,就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
C.当声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声源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解析】 波源运动时,波源与观察者距离不一定变化,不一定发生多普勒效应,A错;声源静止时,若观察者向声源运动,能发生多普勒效应,B错;声源朝着观察者运动时,声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C错;声源相对观察者运动时,二者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可能变低,也可能变高.
【答案】 D
2.(多选)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院检查身体的“B超”仪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
B.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C.由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发生“红移”现象(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可以判断遥远天体正靠近地球
D.静止的观察者听到某个单一频率声源发出的声音频率越来越高,说明声源正在远离观察者
【解析】 医院检查身体的“B超”仪是通过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故选项A正确;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故选项B正确;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测到的频率增加,反之,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远离时,观测到的频率减小,故选项D错误;“红移”现象中各条谱线的波长均变长.即频率变小,因此遥远天体应正在远离地球,故选项C错误.
【答案】 AB
3.(·沈阳检测)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
A.波速在逐渐变小
B.频率在逐渐变小
C.振幅在逐渐变小
D.波长在逐渐变小
【解析】 声波在空中向外传播时,不管是否遇到障碍物引起反射,其波速只由空气决定.频率(由声源决定)和波长(λ=)均不变,所以A、B、D错;又因为机械波是传递能量的方式,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减小,故其振幅也就逐渐变小,C正确.
【答案】 C
4.(多选)火车上有一个声源发出频率一定的乐音.当火车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观察者听到并记住了这个乐音的音调.以下情况中,观察者听到这个乐音的音调比原来降低的是(  )
A.观察者静止,火车向他驶来
B.观察者静止,火车离他驶去
C.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向着火车运动
D.火车静止,观察者乘汽车远离火车运动
【解析】 当观察者与声源相向运动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声波的个数增多,所以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升高,听到乐音的音调比原来要高.当观察者与声源背向运动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声波的个数减少,所以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降低,听到乐音的音调比原来降低了.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B、D.
【答案】 BD
5.(·杭州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是球面波
B.声波是球面波
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解析】 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渡、纵波无关,故C、D错误,B正确;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不是球面波,故A错误.
【答案】 B
6.(·合肥高二检测)关于入射波、折射波和反射波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等于两波速比
B.入射波的波长小于折射波的波长
C.入射波的波长大于折射波的波长
D.入射波的波长等于反射波的波长
【解析】 由于一定介质中的波速是一定值,是一个只与两种介质的性质有关而与入射角和折射角无关的常数,A错误;介质不确定时,入射波和折射波的波长大小关系无法确定,B、C错误;由反射定律知,D正确.
【答案】 D
7.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 s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 m/s,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
A.170 m         B.340 m
C.425 m D.680 m
【解析】 右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时间为t1=0.5 s,左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为t2=2 s.山谷的宽度为s=v(t1+t2)=×340×2.5 m=425 m.故C正确.
【答案】 C
8.某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波长为1 m,波速为340 m/s,在海水中的波长为4.5 m.海面上发出的声音经0.4 s听到回声,则海水深为多少?
【解析】 声音在空气与在水中的频率相同,则=,
所以v水=·v空=×340 m/s=1 530 m/s.物体发出的声音经=0.2 s传至海底,故海水的深度为s=v水·=1 530×0.2 m=306 m.
【答案】 306 m

9.(多选)如图12-5-6所示是一波源O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均匀介质中产生球面波的情况,则(  )
图12-5-6
A.该波源正在移向a点
B.该波源正在移向b点
C.在a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
D.在b处观察,波的频率变低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多普勒效应的模型及原理.波源在某一位置产生一列波面后,该波面以该位置为球心,以波速作为传播速度向外传播,反之,由波面可确定出该波面的产生位置,即波源.波面半径大,表示产生时间早,传播时间长.对照图示,可确定出波源由右向左运动,故A项正确,B错误.由于观察者不动,故波面经过观察者的速度等于波速,而在a处观察时,相邻波面间距比波源不动时的间距小,因而经过观察者的时间间隔短,频率大;同理在b处的时间间隔长,频率小,故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10.如图12-5-7所示,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图12-5-7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解析】 波1、2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波1、3是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没变,因而频率相等,由λ=得波长不同,故C错,D对.
【答案】 D
11.(·临川质检)一只汽船以4 m/s的速度在无风河面上航行,船上发出一声鸣笛,旅客在3 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悬崖离汽船原来的位置有多远?
【解析】 如图所示,设船发出鸣笛声于B处,旅客听到回声位置在A处,即3 s内汽船前进了A、B间距离l,则声波经过(2s-l)的距离.
v声t=2s-l=2s-v船t,
得s== m=516 m.
【答案】 516 m
12.以速度u=20 m/s奔驰的火车,鸣笛声频率为275 Hz,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v=340 m/s.
(1)当火车驶来时,站在铁道旁的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是多少?
(2)当火车驶去时,站在铁道旁的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是多少?
【解析】 (1)f1=·f=×275 Hz≈292 Hz.
(2)f2=·f=×275 Hz≈260 Hz.
【答案】 (1)292 Hz (2)260 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