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专题复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专题复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5-29 21: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寄语】愿你是一棵树: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洒一抹如泉的凉荫;秋天,举一树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
专题复习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复习目标】
1.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尝试说出其在生物圈水循环的作用。
2.阐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的例子。
3.描述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原理并会应用原理解决好实际中的问题。
一.蒸腾作用
【生生尝试-互助】观察两个演示实验,结合七上课本p109-p115,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蒸腾作用主要通过 ____ 上的 ____ 进行的。
2.蒸腾作用:_______ 从______植物体表面以_________状态散失到_____中的过程。
3.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 ①拉动_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体内的运输;
  ②降低植物体叶片表面的___________。
4.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作用:
5.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动力:叶片的的__________作用。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___________自下向上。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_________有大量根毛。
【典例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
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光合作用
(一) 【师生尝试-互助】结合微视频《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完成以下内容:
⑴ 在步骤1中,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步骤2中,对叶片部分遮光的目的是___________。这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步骤4中,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目的是使__________溶解于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在步骤6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遮光部分______________,未遮光部分_____________,说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二)【生生尝试-互助】请结合七上课本p116-p124,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典例2】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
上不透明的黑纸片(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
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里棕褐色,B部位呈蓝色,C部位不呈
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三.呼吸作用
【生生尝试-互助】请结合七上课本p127-p130,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
1.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质:分解 、释放 。
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典例3】把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在潮湿的纱布袋里,悬挂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里,过2-3天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了。利用这个实验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 )
A.把细胞里的有机物分解为水 B.呼吸作用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
C.把细胞里的有机物分解,吸进氧气 D.把细胞里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 出热量
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
【生生尝试-互助】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填写: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典例4】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的籽粒饱满,瓜果较甜,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强烈 B.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微弱
C.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强烈 D.光合作用微弱,呼吸作用微弱
【梳理巩固】









【达标检测】
1.较大树木在移栽时,往往要剪去一部分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
A.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减少树木的蒸腾作用
C. 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D .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2.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后,脱色处理滴加碘液。脱色时溶解叶绿素的液体和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位分别是( )
A.酒精、见光部分 B. 水、见光部分
C. 酒精、遮光部分 D. 水、遮光部分
3. 关于植物利用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才能利用有机物 B.只有在细胞生长时才能利用有机物
C.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离不开有机物 D.植物只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
4.下图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①代表氧气,A、B、C分别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C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 ;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并促进根吸收水分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2)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
(3)植物根部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4)农业生产中,采取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的效率。
(5)某生物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①某同学先将一绿色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再将植物置于光下一段时间,然后摘下一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呈蓝色。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②气体是如何进出植物叶片的呢?某同学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_____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提高大气_____,增加_____。

_______有机物: 即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 实质:

_______能量: 即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