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 浮力 复习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三物理中考专题复习 浮力 复习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30 15:56:32

文档简介

浮力复习课




中考一轮复习

课前自主复习知识梳理
浮 力
定义:
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F浮>G物;上浮;ρ液>ρ物
F浮F浮=G物;悬浮;ρ液=ρ物 (浸没)
内容:
公式:
方向:
F浮=G物;漂浮;ρ液 >ρ物 (部分浸入)
浮力的利用:轮船 密度计 潜水艇 热气球
浮力的概念
物体的浮沉条件
阿基米德原理
举例记忆
1.浮力、浮力方向;
2.阿基米德原理及适用范围;
3.物体的沉浮条件;
4.物体沉浮的事例。
1.浮力、浮力方向;
2. 轮船、潜艇、气球
和飞艇、密度计原理
作图
一级实验
课标要求

`
课前自主复习学案答案
【反馈练习一】
《升》P95 1.气体 水 空气 2. 0.4N
P99 1.D 2.B 3.D
【反馈练习二】
《升》P101 8.(作图)
【反馈练习三】
BCD
【当堂检测】
1. D 2. B 3.
4. ABD

三级实验
逻辑推理
计算
问答
浮力与ρ液、V排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测量
阿基米德原理
浮沉现象及解释
浮力球问题
课标要求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
1.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分二】计算类知识点:
1. 浮力测量公式:F浮=G―F ;
2.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
3. 漂浮、悬浮: F浮=G物。
【分三】问答类知识点:浮力问答。
【分四】逻辑推理类: 浮力球判断。
【复习要点】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
1.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1)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积的关系:
分1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
1.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2)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分1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
1.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控制变量
分1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
液体重力的关系: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
【反馈练习一】
分1
【分一】实验类知识点——T2
弹簧测力计
溢水杯
弹簧测力计
溢水杯
排开的水
减小
G1-F
小桶和排出水总共
G3-G2
1
1
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F浮= G排
分1
器材 石块、 、水、小桶、细线、 。
步骤




①用 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1和小桶重力G2。
②把石块浸入装满水的 中,同时用小桶收集石
块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当完全
浸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算出石块所受浮力
F浮= 。
③测出 的重力G3,计算被排开液体的重力
G排= 。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表格
结论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表达式: 。
G1/N F/N F浮/N G3/N G2/N G排/N
8 6 3 1
【分二】计算类知识点
F浮= G-F

F浮= G排=ρ液gV排

F浮= G物

题目中有弹簧测力计
①注意V排的含义
②单位换算:1m3=106cm3
只适用于漂浮、悬浮
计算浮力的方法有哪些?(小组讨论)
分2
【分二】计算类知识点
例1:把体积为800 cm3 的物块放入水中,结果物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则物块受的浮力是多大?
V排=?
解:
【反馈练习二】
F浮= G-F ; F浮= G排=ρ液gV排 ; F浮= G物
分2
例2:一艘远洋货轮从大海远航回到长江口岸,此时船身会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
【分三】问答类知识点——浮沉条件
【解析】
F浮海 = F浮水
  ρ海 g V海= ρ水 g V水
V海和V水大小关系
【已知】
ρ海 >ρ水 , 漂浮
在海面上漂浮: F浮海 = G
在河里也漂浮:F浮水= G
∵ G 不变 ∴ F浮不变:
分3
 ∵ ρ海> ρ水
∴ V海<V水
ρ液与V排成反比
【反馈练习三】
【分三】问答类知识点——浮沉条件
分3
1.变大,不变,上浮

2.D
【分四】浮力球判断——逻辑推理
例3:如图所示,把同一木块分别放在两种液体中。静止时,木块所受的浮力和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
A. F甲 < F乙 ,ρ甲 = ρ乙
B. F甲 = F乙 , ρ甲 = ρ乙
C. F甲<F乙 , ρ甲 > ρ乙
D. F甲 = F乙 , ρ甲 > ρ乙





【解析】
∵ 漂浮 ∴ F浮相等 ∴ ρ液大的 V排小

D
分4


【分四】逻辑推理——浮力球判断
【反馈练习四:】第1题


分4
【分四】浮力球判断——逻辑推理
例4: (不定项选择)在水槽中有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甲漂浮在水面上, 乙悬浮在水中。它们所受浮力F浮、密度ρ、受到的重力G和排开水的体积V排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V排甲<V排乙 B. F浮甲>F浮乙
C. G甲<G乙 D. ρ甲<ρ乙
1. V排关系: V排甲<V排乙
1.漂浮时ρ物<ρ液 ; 悬浮时ρ物=ρ液 ∴ ρ甲<ρ乙
3.漂浮、悬浮时 G物 = F浮 ∴ G甲= F浮甲 ;G乙= F浮乙 ∴ G甲<G乙∴ m甲<m乙
2. F浮关系: F浮=ρ液V排g ∴ F浮甲< F浮乙
【解析】
 又∵ V甲= V乙 ∴ ρ甲<ρ乙
A C D
分4
【分四】逻辑推理——浮力球判断
【方法】
1.两物体体积相等:

2. 同一物体或两物体重力相等:
先“F浮=ρ液g V排 ”后“浮沉条件”
先“浮沉条件”
后“F浮=ρ液g V排 ”
ρ物和ρ液关系
G物和F浮关系
分4
【分四】逻辑推理——浮力球判断
【反馈练习四:】第2题,第3题
分4
知识梳理
浮 力
定义:
测量:称重法:F浮=G-F
F浮>G物;上浮;ρ液>ρ物
F浮F浮=G物;悬浮;ρ液=ρ物 (浸没)
实验探究的方法与步骤
内容: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称重法:F浮=G-F
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
公式法:F浮=ρ液gV排
方向:竖直向上
F浮=G物;漂浮;ρ液 >ρ物 (部分浸入)
浮力的利用:轮船 密度计 潜水艇 热气球 飞艇
浮力的概念
物体的浮沉条件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计算方法

图像问题:

1.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应物体所受浮力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

2.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
图像问题:
完成卷子上的检测题目

见学案
谢谢!
作业
教学设计
课题 第十章 第1节 浮力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测量浮力、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教师:物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海洋球、饮料瓶(去底)、盐水 学生(分组):大塑料杯、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刻度尺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整 演示实验:小球位置的变化 展示教学图片 展示木筏、帆船、轮船、航空母舰、鸭子、救生圈、热气球、飞艇、潜水艇等图片。 观察实验和图片并思考 思考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的实例 对问题进行思考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引入课题,激趣中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的各种应用。进而引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一 一、浮力,测量浮力 分组实验 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问题 浸没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怎样测量浮力? 教师演示并类比手托起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的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浮力过程 观察 观察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浮力 进行实验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实验得出有关浮力概念的相关知识,总结出测量浮力的方法和过程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移能力。 引导学生对浮力的概念进行总结归纳
分二 二、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指导学生做小实验并提问 学生演示实验 并描述现象和结论
分三 三、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合理设计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猜想 设计实验并实验验证三个猜想 分析数据得出浮力大小与深度、浸入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分四 四、浮力产生原因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 提供模型,分析浮力产生原因 思考、分析 呼应课前激趣的小实验,揭开小秘密 再次激趣
合 本堂小结 浮力和浮力测量 浮力方向 浮力影响因素 浮力产生原因 整理内化 整体上把握本堂课的内容
补 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 进一步理解浮力概念 了解
测 1、浮力大小影响因素 2、浮力大小的测量 思考,做题 巩固
板书设计
第十章 第一节 浮力 一、浮力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二.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内容) 四、浮力的产生 :压力差 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整体进行比较流畅,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发言积极,整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收获知识和锻炼能力。如果再在测量浮力这一问题提出后,给足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发现或者主动暴露问题,可能效果会更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