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大聚会》教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立体图形大聚会》,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第88页例4、例5及立体图形相关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将小学阶段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复习课。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常见图形的体积、表面积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简单推理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奠定基础。
接着说说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从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把知识统一梳理,加深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空间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一年级开始认识物体,五年级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本学期又学习了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复习,学生容易掌握,做到水到渠成。
另外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学习其它几何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说教法
因为这节课是立体图形知识的复习课,所以在教学方面我打算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一题多变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五、说学法
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让学生课前预习,自己动手操作并交流互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应用能力。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说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谈话引入课题;第二环节:知识再现,系统复习;第三环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在第一环节我将出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动画,以谈话的形式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第二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并展示汇报。接着通过听要求,摸物体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回顾复习并让学生说出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然后以对学互助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助的学习中加深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最后采用独学静思的方法,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立体图形体积方面的知识,再由小老师利用班班通的翻牌点名功能来展示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的结构不断完善,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整理与复习的好习惯。同时在这环节很好的利用班班通系统各种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习兴趣。
在第三环节中我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闯关游戏:
第一关;基本应用—我会选(利用班班通的随机点答功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通过训练,使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巩固。
第二关;明察秋毫判一判。(利用班班通的抢答功能让学生积极快乐的参与其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在这一关中我设计了有关长方体与正方体,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的练习,训练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思路。
第三关;走进生活,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可以在小组内讨论,找学生上台板演,最后师生集体评议。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是简单的题做起来必须仔细认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了解“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我会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样的设计旨在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所学知识的内容、学习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我觉得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设计的宗旨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利用班班通教学系统,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交流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感受快乐!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