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1. 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是y= x2-3,当自变量x=2时,因变量y的值是 ( )
A. -2 B. -1
C. 1 D. 2B2. 如图3-2-1,三角形ABC的底边BC的长是10cm,当顶点A在BC的垂线PD上向上移动时,三角形的面积起了变化.
(1)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自变
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果AD为x (cm),面积为y (cm2),可表示为y=_____;
(3)当AD=BC时,三角形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5x50cm23. 设地面气温为20℃,如果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6℃,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如果高度用h (千米) 表示,气温用t (℃) 表示,那么t随h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4. 一列火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它驶过的路程s (km)和所用时间t (h) 用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_.
高度气温t=-6h+20s=60t新知 变量关系式【例1】如图3-2-2,梯形的上底为x,下底为8,高为4.
(1) 求梯形的面积y与x的关系;
(2) 用表格表示当x
从5到10时 (每次增
加1),y的相应值;
(3) 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
(4) 当y=50时,x为 ;
(5) 当x=0时,y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解:(1)梯形的面积与上底长之间的关系是y=2x+16.(2)当x从5到10时 (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为y263032x5678910362834(3)当x每增加1时,相应的y值依次增加2.(4)把y=50代入y=2x+16中,得到x=17.(5)当x=0时,y等于16. 此时所表示的是底边为8,高为4的三角形的面积. 【例2】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56 L,从某地出发,每行驶1 km,耗油0.08 L,如果设油箱内剩油量为y(L),行驶路程为x(km),则y随x的变化而变化.
(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
(2)用表格表示汽车从出发地行驶100 km, 200 km, 300 km, 400 km时的剩油量.
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行驶路程x/km油箱内剩油量y/L1002003004004024(3)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__________;
(4)这辆汽车行驶350 km时剩油多少升?汽车剩油
8 L时,行驶了多少千米?解:(1)汽车行驶路程 油箱内剩油量(2)56-0.08×100=48,56-0.08×300=32.行驶路程x/km油箱内剩油量y/L10020030040040244832(3)y=56-0.08x.(4)当x=350时,y=56-0.08×350=28,
所以汽车行驶350 km时剩油28 L.
当y=8时,56-0.08x=8,
解得x=600.
所以汽车行驶600 km时剩油8 L.1. 用一根长是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 (如图3-2-3),这个长方形的一边的长为xcm,它的面积为ycm2.
(1) 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在这个
关系式中,哪个是自变量?它的取值应
在什么范围内?
(2) 用表格表示当x从1变到9时 (每
次增加1),y的相应值;
(3) 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4) 估计一下,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2cm2时,x的值应介于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2)当x从1到9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为y92124x12341625241695678921(3)可以看出:①当x逐渐增大时,y的值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②y的值在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变大的速度越来越慢,反过来y的值在由大变小的过程中,变小的速度越来越快;③当x取距5等距离的两数时,得到的两个y值相等.(4)根据表格,当y=22时,x应介于3和4之间或者6和7之间.2. 将长为40 cm,宽为15 cm的长方形白纸,按图3-2-4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宽为5 cm.
(1)根据图,将下表格补充完整.
白纸张数/张纸条长度/cm1234401105…145
(2)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 cm,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3)你认为白纸粘合起来总长度可能为2 017 cm吗?为什么?解:(1)75 180(2)y=40+35(x-1)=35x+5.(3)不能.理由如下:
根据题意,得
2 017=35x+5,解得x≈57.5.
因为x为整数,
所以不能.新知 变量关系式1. 长方形的周长为24 cm,其中一边长为x(x>0) cm,面积为y cm2,则y与x的关系式为 ( )
A. y=x2 B. y=(24-x)x
C. y=(12-x)2 D. y=(12-x)xD2. 小张为自己已经用光话费的手机充值100元,他购买的服务是:20元/月包接听,主叫0.2元/min.这个月内,他手机所剩话费y(元)与主叫时间t(min) 之间的关系式是 ( )
A. y=100-0.2t B. y=80-0.2t
C. y=100+0.2t D. y=80+0.2tB3. 一根弹簧原长12 cm,它所挂的重量不超过10 kg,并且挂重1 kg就伸长1.5 cm,写出挂重后弹簧长度y(cm)与挂重x(kg)之间的关系式是 ( )
A. y=1.5(x+12)(0≤x≤10)
B. y=1.5x+12(0≤x≤10)
C. y=1.5x+12(x≥0)
D. y=1.5(x-12)(0≤x≤10)
B4. 如图3-2-5所示,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C=16,高AD=10,动点Q由C点沿CB向B移动(不与点B重合).设CQ长为x,三角形ACQ的面积为S,则S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A. S=80-5x
B. S=5x
C. S=10x
D. S=5x+80B5. 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按时收费,3 min内收费2.4元,以后每超过1 min加收1元,若通话t(t≥3)min,则需付电话费y(元)与t(min)之间的关系式是( )
A. y=t-0.5 B. y=t-0.6
C. y=3.4t-7.8 D. y=3.4t-8B6.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气温的关系如下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气温是自变量,声速是因变
量
B. 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C. 声速v与气温T的关系式为v=T+330
D. 气温每升高10 ℃,声速增加6 m/s
C气温T/℃声速
v/(m·s-1)-20-1001031833020303363243423487. 在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中挖一个边长为x(0<x<2)的小正方形,如果设剩余部分的面积为y,那么y关于x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某商店进了一批货,每件3元,出售时每件加价0.5元,如售出x件应收入货款y元,那么y(元)与x(件)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9. 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 cm2,相邻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 和y cm,那么变量y与变量x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y=-x2+4(0<x<2)y=3.5x10. 某剧院的观众席的座位为扇形,且按下表方式设置:
(1)按照上表所示的规律,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
(2)写出座位数y与排数x之间的关系式;
(3)按照上表所示的规律,某一排可能有90个座位吗?说说你的理由.排数(x)座位数(y)12345053…5956…解:(1)由图表中数据,得当x每增加1时,y增加3.(2)由题意,得y=50+3(x-1)=3x+47.11. 某城市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气和用气意识,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所用煤气如果不超过50 m3,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超过50 m3,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设小丽家每月用气量为x m3,应交煤气费为y元.
(1)若小丽家某月用煤气量为80 m3,则小丽家该月应交煤气费多少元?
(2)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若小丽家4月份的煤气费为88元,则她家4月份所用煤气为多少立方米?
(4)已知小丽家6月份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0.95元,那么6月份小丽家用了多少立方米的煤气?解:(1)根据题意,得小丽家该月应交煤气费为0.8×50+1.2×(80-50)=76(元).(2)当x≤50时,y=0.8x;
当x>50时,y=0.8×50+1.2(x-50)=1.2x-20.(3)设小丽家4月份用煤气x m3.
因为0.8×50=40(元),而88元>40元,
根据题意,得1.2x-20=88.
解得x=90.
答:小丽家4月份用煤气90 m3.(4)设6月份小丽家用了a m3的煤气.
根据题意,得1.2a-20=0.95a.
解得a=80.
答:6月份小丽家用了80 m3的煤气.课件25张PPT。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1. 已知摄氏温度C与华氏温度F之间的对应关系为C=
(F-32)℃,则其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常量是
__________.
C,F2. 一空水池现需注满水,水池深4.9m,现以不变的流量注水,数据如下:
(1) 上表反映的变量关系中,水的深度H是________,注水时间t是__________;(均填“自变量”或“因变量”)
(2) 要注满水池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_.水的深度H/m注水时间t/h0.70.51.412.11.52.82……因变量自变量3.5h3. 日常生活中,“老人”是一个模糊概念.可用“老人系数”表示一个人的老年化程度.“老人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表:
按照这样的规定,“老人系数”为0.6的人的年龄是__________岁.人的年龄
x(岁)“老人系数”x≤60060<x<80 x-60 ≥80120724.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地区一天中,_________随_________变化而变化,其中自变量是 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温度时间时间温度【例1】球的表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是S=4πR2. 对于各种不同大小的球,请指出公式S=4πR2中常量是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其中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4πS和RRS【例2】如图3-1-1,已知直线m,n之间的距离是3,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边BC在直线n上,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和BC边的长x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1. 某市居民用电价格是0.53元/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x(千瓦时)与应付电费y(元)之间满足y=0.53x,则其中的常量为__________,变量为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将一根长60 cm的铁丝折成一个矩形框架,矩形的长y用关于宽x的代数式表示为y= (60-2x).0.53x,y【例3】某通信公司手机收费标准如下:前3min (不够3min按3min计) 0.22元,3min后每分钟 (不够1min按1min计) 加收0.11元.
(1) 请用表格表示话费与时间的关系:
(2) 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各是什么?
(3) 试求出通话7.5min时的费用.时间/min费用/元123456……0.220.220.330.44解:(1)0.220.55(2)通话时间是自变量,通话费用是因变量.(3)7.5min大于3min,因为不够1min按1min计,所以7.5min按8min收费,所以费用为0.22+0.11×(8-3)=0.77 (元).【例4】如图3-1-2所示,用长为20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形,设长方形的一边为x,面积为y,随着x的变化,y的值也随之变化.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在这
个变化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用表格表示当x从1变化到9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3)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xy123456789解:(1)y=(20÷2-x)·x=(10-x)·x=10x-x2;
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2)所填数值依次为9,16,21,24,25,24,21,16,9.(3)由(2)可以看出:当x为5时,y的值最大.3. 某商店出售货物时,要在进价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利润,下表体现了其数量x (kg) 与售价y (元) 的对应关系,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求出当数量是6.5kg时的售价是多少?解: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千克售价为8+0.2=8.2 (元),故6.5kg时的售价是6.5×8.2=53.3 (元).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y(m/s)(简称音速)随气温x(℃)的变化而变化,下表列出了一组不同气温时的音速.
(1)当x的值逐渐增大时,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2)x每增加5 ℃,y如何变化?
(3)估计气温为25 ℃时音速是多少.气温x/℃05101520音速y/(m/s)解:(1)当x的值逐渐增大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331334337340343(2)气温x每升高5 ℃,音速y增加3 m/s.(3)气温为25 ℃时音速是346 m/s.新知1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1. 小邢到单位附近的加油站加油,如图3-1-3是小邢所用的加油机上的数据显示牌,则数据中的变量是( )
A. 金额
B. 数量
C. 单价
D. 金额和数量D2. 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在下列各量中,变量的个数是 ( )
①行驶速度;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C
3. 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
A. 太阳光强弱
B. 水的温度
C. 所晒时间
D. 热水器B4.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 之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 cm
B. 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C. 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弹簧长度y增加0.5 cm
D. 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时,弹簧长度为23.5 cmx/kgy/cm0123452020.52121.52222.5A5. 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C,π,r是变量,2是常量
B. C,r是变量
C. 2π是常量
D. C随r的变化而变化A6. 赵先生手中有一张记录他从出生到24周岁期间的身高情况表(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赵先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
B. 赵先生的身高在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
C. 赵先生的身高从0岁到12岁平均每年增高12.5 cm
D. 赵先生的身高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5.1 cm新知2 用表格表示变量关系C年龄x/岁身高h/cm0369121518212448100130140150158165170170.47. 2013年8月16日,广东省遭受台风“尤特”袭击,大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某河受暴雨袭击,一天的水位记录如下表,观察表中数据,水位上升最快的时段是
( )
A. 8~12时 B. 12~16时
C. 16~20时 D. 20~24时时间/时水位/m0481216202422.534568D8.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小学入学儿童数量有所减少.下表中的数据近似地呈现了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的变化趋势:
(1)表中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是因变量;
(2)你预计该地区从__________年起入学儿童的人数不超过1 000人.年份/年入学儿童人数/人2000200120022 5202 3302 140解:(1)年份 入学儿童人数(2)因为每年的入学儿童人数都比上一年减少190人,
所以(2 520-1 000)÷190=8.
所以2008年起入学儿童的人数不超过1 000人.9. 下表是达州某电器厂2014年上半年每个月的产量: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否根据x的变化,得到y的变化趋势?
(2)根据表格你知道哪几个月的月产量保持不变?哪几个月的月产量在匀速增长?哪个月的产量最高?
(3)试求2014年前半年的平均月产量约为多少?x/月y/台61234518 00010 00010 00012 00013 00014 000解:(1)随着月份x的增大,月产量y在逐渐增加.(2)1月、2月两个月的月产量不变,3月、4月、5月三个月的产量在匀速增长,6月份产量最高.(3)2014年前半年的平均月产量约为
(10 000+10 000+12 000+13 000+14 000+18 000)÷6≈12 833(台).课件40张PPT。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1. 如图3-3-1是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
(1) _____时气温最高,_____时气温最低,最高气温是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
(2) 10时的气温是_____℃;
(3) _____和_____时气温是4℃;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内,气温不断上升;
(5) ____________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16210-259222时至12时和14时至16时12时到14时2. 生产某种产品每小时可生产100件,生产前没有积压,生产3小时后安排工人装箱,每小时可装150件,未装箱的产品数量y(件)与时间t(时)的关系可用下面的图象来准确反映的是 ( )A3. 小张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星期天爷爷从家里跑步到公园,打了一会太极拳,然后沿原路慢步走到家,下面能反映当天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t(分钟)之间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 B4. 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3-3-2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
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
保持和去上班时一致,那么
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
间是__________min.15新知1 图象法【例1】温度的变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请你根据图3-3-3的图象,讨论某地某天温度的变化情况:
(1) 这一天温度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__________小时;
(2) 温度上升的时间范围为__________,温度下降的时间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中A点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点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
(4) 你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23~37123时到15时0时到3时及15时到24时21时温度为31℃0时温度为26℃24℃左右【例2】小明和小华是同班同学,也是邻居,某日早晨,小明7:40先出发去学校,走了一段后,在途中停下吃了早餐,后来发现上学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学校;小华离家后直接乘公交
汽车到了学校.如图3-3
-4是他们从家到学校已
走的路程s(m)和所用
时间t(min)的关系图.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DA. 小明吃早餐用时5 min
B. 小华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240 m/min
C. 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是100 m/min
D. 小华到学校的时间是7:55 1. 下面四幅图象表示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 请把图象的序号填在相应语句后的横线上.
(1) 汽车起动速度越来越快_____;
(2) 汽车在行驶中遇到一坑地速度逐步降下来,越过坑地后速度加大_____;
(3) 行驶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_____;
(4) 汽车到达目的地,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_____.ACBDA新知2 分段图象【例3】如图3-3-6所示的图象表示一辆摩托车从家里出发,离家的距离s随行驶的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1) 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多少时间?离家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2) 摩托车在哪一段时间内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多少?
(3) 出发后20min到30min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4) 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摩托车的行驶情况.解:(1)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摩托车从出发到最后停止共经过了80min,离家最远的距离是40km.(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摩托车在第60min到第80min这段时间内速度最快,在这20min时间内,摩托车行驶了40km,所以速度为40÷(20÷60)=120 (km/h).(3)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出发后20min到30min的时段内离家的距离保持不变,说明这段时间可能是停下休息.(4)摩托车在开始20min内行驶了10km,然后休息了10min,这之后,在20min的时间内又行驶了30km,再休息10min,最后用20min的时间赶回了家.【例4】小明的家和苏州图书馆在同一条笔直的马路(人民路)旁,周六小明准备沿着这条马路去图书馆.她先从家步行到公交车站台甲,然后乘车到公交车站台乙下车,最后步行到图书馆(假设在整个过程中小明步行的速度不变,公交
车匀速行驶).如图3-3-8
的折线ABCDE表示的是小明
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y(m)
与她离家时间x(min)之
间的关系.(1)联系生活实际说出线段BC表示的实际意义;
(2)求公交车的速度及图书馆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解:(1)线段BC表示的实际意义为:小明在离家250 m的公交站台甲等了3 min公交车.(2)小明步行的速度为(3 900-3 650)÷5=50(m/min),
图书馆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为50×(18-15)=150(m),
公交车的速度为(3 650-150)÷(15-8)=500(m/min).
答:公交车的速度为500 m/min,图书馆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为150 m.3. 如图3-3-7,表示了一辆汽车在行驶途中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A,B两点分别表示汽车是什么状态?解: A点表示匀速行驶,B点表示停止.(2)请你分段描写汽车在第0~19min的行驶状况;解:0~3min加速行驶,3~12min匀速行驶,速度为90km/h,12~15min减速行驶,减到约30km/h,后再匀速行驶,到第18min开始减速行驶,第19min汽车停止.
(3)司机休息5min后继续上路,加速1min后开始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后减速,用了2min汽车停止,请在图3-3-7中画出这段时间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解:图略.4. 小明家有一大一小两个圆柱形的杯子,大杯子的杯口半径刚好是小杯子杯口半径的2倍,他将小杯子杯口朝上放入大杯子中,组成如图3-3-9①所示的一个容器,并匀速向小杯子中注水,当小杯子注满后,水溢到大杯子中,直至整个容器注满水,注水过程中容器中最高水位h(cm)与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3-3-9②所示,(小杯子的厚度忽略不计)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杯子的高度为__________cm,将小杯子注满水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s,大杯子的高是小杯子高的__________倍;
(2)请求出图象中a的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意义;652(3)将整个容器注满水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s.30新知1 图象法1. 下面哪幅图,可以大致刻画出苹果成熟后从树上下落过程中(落地前),速度变化的情况 ( )B2. 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速度v和行驶时间t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其图象可能是 ( )B3. 如图3-3-10,挂在弹簧秤上的长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提着弹簧匀速上移,直至铁块浮出水面停留在空中(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秤的读数F(kg)与时间t(s)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C4. 甲、乙两人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两人行驶的路程y(km)与甲出发的时间x(h)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3-3-11所示.根据图象得到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甲的速度是60 km/h
B.乙比甲早1 h到达
C.乙出发3 h追上甲
D.乙在AB的中点处追上甲C新知2 分段图象5. 为了节能减排,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将出台新的居民用电收费标准:
(1)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不超过100度,则按0.50 元/度计算;
(2)若每户居民每月用电量超过100度,则超过部分按0.80元/度计算(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度电0.50元计算).
现假设某户居民某月用电量是x(单位:度),电费为y(单位:元),则y与x的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C6. 为了节约水资源,自来水公司按分段收费标准收费,如图3-3-12所示反映的是每月收取水费y(元)与用水量x(t)之间的关系.按照分段收费标准,小颖家三月份交水费29元,则三月份她家用水 ( )
A. 23 t
B. 24 t
C. 25 t
D. 26 tB7. 周日,小涛从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步行去报亭看报,看了一段时间后,他按原路返回家中,小涛离家的距离y(m)与他所用的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如图3-3-1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涛家离报亭的距离
是900 m
B. 小涛从家去报亭的平
均速度是60 m/min
C. 小涛从报亭返回家中
的平均速度是80 m/min
D. 小涛在报亭看报用了15 minD8. 某天早晨,王老师从家出发,骑摩托车前往学校,途中在路旁一家饭店吃早餐,如图3-3-14所示反映的是王老师从家到学校这一过程中行驶路程s(km)与时间
t(min) 之间的关系.(1)学校离他家多远?从出发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2)王老师吃早餐用了多少时间?
(3)王老师吃早餐以前的速度快还是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快?最快时速达到多少?解:(1)依题意,得学校离王老师家有10 km,从出发到学校王老师用了25 min.(2)依题意,得王老师吃早餐用了10 min.(3)吃早餐以前的速度为5÷10=0.5(km/min),吃完早餐以后的速度为:(10-5)÷(25-20)=1(km/min)=60(km/h),
所以王老师吃完早餐以后速度快,最快时速达到60 km/h.9. 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3-15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
(3)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多少?
(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在12时,此时离家30 km.(2)10点半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3)玲玲郊游过程中,各时间段的速度分别为:
9~10时,速度为10÷(10-9)=10(km/h);
10~10.5时,速度为(17.5-10)÷(10.5-10)=15(km/h);
10.5~11时,速度为0;
11~12时,速度为(30-17.5)÷(12-11)=12.5(km/h);
12~13时,速度为0;
13~15时,在返回的途中,速度为30÷(15-13)=15 (km/h);
可见骑行最快有两段时间:10~10.5时;13~15时.两段时间的速度都是15 km/h.(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为(30+30)÷(15-9)=1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