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比例尺课件(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比例尺课件(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02 06:11:56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放大与缩小课前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比例尺课堂练习6课前导入放大镜可以把字放大。照片可以把景物缩小。探究新知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用复印机可以放大,
也可以缩小放映机可以把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一个观察上面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第二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长都是第一个的2倍……三角形的大小不一样,形状完全一样。我们就说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得到第二个图形。议一议。第三个三角形每一条边长都是第一个的3倍,我们就说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第三个图形。?试一试。(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边是(3x2=6) 个格长,宽边是(2x2=4) 个格长。课堂练习画出下列图形,使它们的边长为原来的2倍。不是直角的图形可以拆分成有直角的图形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变大,叫做放大。
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变小,叫做缩小。
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只是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不变,形状不变。课堂小结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分为三步:
一看,看原图每边占几格;
二算,计算按给定的要求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的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课件13张PPT。认识比例尺课前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比例尺课堂练习6课前导入给大头蛙设计名片。我设计的名片这样:我要求名片的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我设计的名片这样:他们设计的名片符合大头蛙的要求吗?都符合要求,都是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像这样画出的图形,与要求的尺寸一样,我们就说这样的图是按1: 1画的。探究新知画一个长是60厘米、宽是45厘米的镜框的示意图。自己试着画一画并说出是按什么比例画的。一个3cm4cm60÷15=4(cm)45÷15=3(cm)议一议。课堂练习选择课桌面或者凳子面,画出它们的示意图,填写活动报告。该题答案不唯一,请大家按实际情况填写。试一试。黑板的长:3m÷25=12cm
黑板的宽:1m÷25=4cm4cm12cm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课堂小结求比例尺应注意: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4)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课件14张PPT。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课前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比例尺课堂练习6比例尺1:2000表示什么意思?课前导入下面是某小学的平面图。探究新知议一议。?试一试。30m=3000cm
100m=10000cm
3000÷2000=1.5cm
10000÷2000=5cm
所以图上距离是距离南墙1.5cm,距离西墙是5cm课堂练习一张图卡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小琳、亮亮、小飞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了此卡的示意图。谁画得对?(每格边长为1厘米)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三人所画出的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来判断谁画得对。原来图卡的长和宽的比是3:2
小琳画的图卡的长和宽的比是2:1
亮亮画的图卡的长和宽的比是3:2
小飞画的图卡的长和宽的比是4:2=2:1
所以亮亮画得对。下面是红红家住房的平面图。(1)求红红家的住房面积。
(2)红红住在西边的卧室,算一算她的卧室面积。先求实际长和宽。
(1)用尺子测量图中住房的长和宽,所得出的数乘200,得出实际住房的长和宽,再求面积。
(2)用尺子测量图中西边卧室的长和宽,所得出的数乘200,得出实际住房的长和宽,再求面积。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约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2厘米。广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约是23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厘米?给出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可以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先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再求出广州到北京的图上距离。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课件12张PPT。运用比例尺估算两地距离课前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比例尺课堂练习6利用图上的比例尺,我们可以估算两地间的距离。课前导入在中国地图和政区地图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数值特别大的比例尺。探究新知下面是北京至郑州铁路线路示意图的一部分。议一议。先把21000000厘米化成210千米,再算。试一试。24×6000000=144000000(cm)
=1440km
所以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440km。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算课堂练习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①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②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图上面积:3×2=6(平方厘米)?
(2)实际长:?3×500=1500(厘米)?
实际宽:2×500=1000(厘米)
实际面积:1500×1000=1500000(平方厘米)?
(3)图上面积:实际面积=6:1500000=1:250000?
发现: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与比例尺进行比较的它后项扩大500倍。有一幅比例尺是1 : 3000000的地图。(1)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约为9厘米。北京到石家庄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2)邢台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39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邢台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厘米?
(1)9×3000000=27000000(cm)=270(km)
(2)390km=39000000cm
39000000÷3000000=13(cm)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课件14张PPT。认识线段比例尺课前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比例尺课堂练习6这是线段比例尺。课前导入观察下面的示意图。探究新知线段比例尺是什么意思?议一议。试一试。还要测量出角度!!根据下面的图你能说出它们的准确方向和位置吗?练一练。说出科技馆、电影院、体育馆和少年宫的具体位置和准确方向。科技馆:在学校北(西)偏西(北)45°1750 m处。
电影院:在学校正东方向1000m处。
体育馆:在学校北偏东60°1500m处。
少年宫:在学校北偏东60°2000m处。(答案不唯一)课堂练习填空。
比例尺如右图示。(1)它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
( )千米, 这种比例尺通常叫做( )比例尺。
(2)以这个比例尺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80线段320√××在一幅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
量得A、B间的距离是5.7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5.7×60=340(千米)
答: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340千米。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课堂小结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这是比例尺的最基本形式。
(2) 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20千米。
(3)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课件17张PPT。运用线段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比例尺课堂练习6设计一条游览线路,算出要走多少米。课前导入下面是某动物园景点分布示意图。探究新知该图是动物园的平面图。议一议。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两条路线的距离。方法一:先用直尺量出所选路线中相邻两地间的距离,分别乘50米得出各段的路程,再求总路程。方法二:先用直尺量出所选路线中相邻两地间的距离,求出总图上距离,再乘50米得出总路程。鸟—大象—熊—骆驼—鹿—老虎—狮子—斑马—孔雀—鱼—猴试着计算这条路线要走的路程吧!课堂练习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1:4000000,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在比例尺是1: 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 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4×12000000=48000000cm=480km
在1:8000000的图上,图上距离是 =6cm
所以在图上是6cm的距离。试一试。阳台面积可要按一半计算呀!比例尺:1:25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住北面那间卧室。比例尺:1:250在一幅世界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2100千米的实际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如果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应怎样画?请画出来。题目中说6cm代表2100km,则比例尺可以表示为6:210000000=1:35000000
2100÷6=350,所以数值比例尺是1:350km数值比例尺是1:350km。
则线段比例尺是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课堂小结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课堂小结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这是比例尺的最基本形式。
(2) 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20千米。
(3)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相转换。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