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28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件28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5-30 08:13:50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你们知道吗?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Rome city states and Rome Empire
第5课
目 录
内容标准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
1.罗马城邦
2.罗马帝国
3.罗马帝国的衰亡
知道罗马城邦,
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
与扩张。
1
罗马城邦
罗马城邦
01
台伯河畔罗马城邦兴起
台伯河
罗马
罗马城邦
01
在罗马的城市博物馆中,一只母狼张嘴露牙,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前方,腹下有两个男婴,正在母狼的乳头下吮奶。这座雕像是罗马的城徽。在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神圣的母狼雕塑不仅哺育了传说中罗马的双胞胎创始人,还显示着帝国辉煌的野心。
罗马
看图说故事
母狼乳婴的传说
罗慕路斯
罗马共和国
01
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罗马共和国实质是奴隶制的贵族共和国。
BC753—BC509年属于古罗马王政时代。其最后一个国王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君主制被推翻。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开始了将近五个世纪的共和时代。
(BC509——BC27年)
在词源上共和国来自拉丁文“公共事务”即政府由人民建立,并向全体人民负责。
古罗马广场遗址
罗马共和国
01
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2页,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
探究,制作罗马共和国政权权力结构图。(限时4分钟)
※每小组的结构图进行展示,并由专人负责讲解各机构的权力特征。
罗马共和国
01
罗马共和国政权权力结构
元老院
(300名)
执政官(2名)
公民大会
保民官
(2名)
决策权
拟定议案
日常政务
执行决议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通过议案 选举官员
平民选出
有否决权
Veto
服装:
托加
罗马共和国
01
格拉古兄弟
BC133年提比里乌斯出任保民官,为维护农民利益,推出土地改革法案。此举触犯了贵族利益,后与其支持者被打死在罗马街头。
BC122年其弟盖乌斯当选,他继承兄长遗志,继续推动土地运动。他对理想的坚守再次被迫害致死。
保民官的故事
保民官对制衡贵族权利,保障公民的利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段时期内,保民官的存在推动了罗马的民主和自由的进程。
罗马共和国
01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开端
曾有一游客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个老者:“罗马夜里为何不能稍微亮一些呢?”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光亮!”照亮罗马城的光辉到底是什么呢?
古罗马开始使用习惯法,司法权操纵于贵族,贵族法官随意解释法律,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斗争。BC450年左右,元老院设置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出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制定法律二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构成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又称《十二铜表法》。它是平民与贵族博弈的产物,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习惯法:
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生活法则。具有伸
缩性和不确定性。
罗马共和国
01
《十二铜表法》
第3表 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这些法律反映出什么实质?
维护私有财产和统治者的利益
罗马法 经历了三个阶段:
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铜表法属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公民法。
仍保有原始落后的陈规陋习
缺点:
作用
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地位
罗马共和国
01
前 世纪初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
3
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
汉尼拔
布匿战争的结果:罗马作为一个海陆强权出现。统治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和撒丁岛、西班牙和非洲西北部,成为地中海西部的新霸主。
罗马共和国
01
罗马疆域的扩张过程
BC168年马其顿成为罗马的属地;BC146年希腊并入罗马,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个行省。
斯巴达克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夺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BC2世纪,罗马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罗马共和国
01
  罗马共和国时期,随着开疆拓土,被俘者成为奴隶,奴隶被视为“是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人身权利。罗马奴隶数量多、使用广、处境异常悲惨。
罗马角斗士
斯巴达克起义(前73-前71年)是古罗马爆发的最大一次奴隶起义。前73年起义在卡普亚爆发。起义辗转整个亚平宁半岛。前71年春,斯巴达克的军队在一次激战中被击溃,斯巴达克壮烈战死。6000名俘虏被钉死在罗马至卡普亚沿途的十字架上。这是奴隶觉醒的悲壮诗篇。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共和国
的衰落,也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马克思
罗马共和国
01
斯巴达克起义
影响: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斯巴达克精神
献身
追求自由
解放
勇敢
不畏强权
理想
2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
02
共和制向帝制的过渡
姓 名:
生卒时间:
职 位:
主要经历:
名 言: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无冕之君—凯撒大帝)
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公元前100年—前44年(享年58岁)
终生独裁官。后被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
“Veni,Vidi,Vici“
(我来、我见、我征服)
凯撒远征高卢和不列颠,回国后于前44年被元老院任命为
是共和国向帝国过渡的重要人物
历史地位:
罗马帝国
02
罗马帝制的建立
人物扫描
材料: 罗马大帝—屋大维 (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元首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前44年被恺撒指定为第一继承人并收为养子, 恺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政治上表面维护共和制传统,保留元老院,他成为首席元老,把控政权。前28年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神圣伟大) 。BC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给罗马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罗马帝制确立的原因
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广阔,阶级矛盾尖锐,
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思考:
罗马帝国
02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内湖”。
罗马帝国疆域四至
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
大西洋
幼发拉底
河上游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地中海
罗马帝国
02
思考
罗马与汉朝是当时世界上国力和文明制度都遥相辉映的东西方大国。汉朝与罗马因为丝绸之路,早就彼此相知,罗马曾派出了使者到访洛阳。
当罗马帝国在西方崛起时,屹立于东方的是中国的哪个政权?
大秦
3
罗马帝国的衰亡
罗马帝国危机
03
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①帝国后期,以奴隶为主的劳动
力严重短缺;
②公民养尊处优,成为寄生阶级。
③统治者穷奢极欲,社会奢靡享
乐之风盛行。
罗马帝国衰亡
03
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一分为二,分别传给两个儿子,帝国正式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狄奥多西一世
罗马帝国衰亡
03
人们常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是罗马却是在短时间内就被毁灭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都
城,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西罗马帝国灭亡
知识线索
04
本课小结
地理位置和环境
罗马城邦
BC8世纪
君主制
《十二铜表法》
罗马共和国扩张
斯巴达克起义
罗马帝国
BC27
贵族共和制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
黄金时代 地跨欧亚非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
灭亡
罗马帝国的衰亡
395— 476年
元首制—公开君主制
课后探究
05
1.
梦回罗马
假如你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罗马的哪个历史时期?并用史实阐述理由。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求表述准确,并注重细节的描述。如:服装、食物、娱乐活动、建筑、文学绘画、军事等等。)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世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这一单元作为古代欧洲文明的概述,分别介绍古代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三个文明。罗马文明深刻地继承了希腊文明并随着开疆拓土而广泛传播。罗马文明与中国的秦汉时期大致在同一时期闪耀东西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创造出以法律体系、建筑艺术为代表的灿烂文明,客观上也促进了多种文明的交融。 本课分为三个小标题:罗马城邦、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衰亡。课文内容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层层推进,结构清晰。从公元前1000年亚平宁半岛出现城邦,到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结束王政时代,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确立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的政权结构,后在平民的多次抗争下,设立了保民官,并颁布了《十二铜表法》;随着三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而进入罗马帝国时期;2世纪迎来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完成中国历史的完整学习,具备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但是世界历史才刚开始系统学习,可通过与中国史联系、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世界历史的时空体系。通过讲述罗马城的传说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通过一些文献、图片等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通过制作政权结构图的设计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解读能力。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掌握《十二铜表法》和斯巴达克起义。理解罗马奴隶制的繁荣和罗马帝国的衰亡原因。
【教学重点】 重点: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十二铜表法》和罗马帝国的扩张。 【教学难点】 难点: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奴隶制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一系列带有意大利元素的图片,并设问:“想一想,猜一猜,这些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电影《罗马假日》宣传海报,意大利品牌老人头,水城威尼斯宣传画,比萨斜塔,意大利通心粉,披萨图,兰博基尼轿车,意大利肉酱面,罗马柱,意大利国旗,酷奇标识等) 出示意大利在欧洲的位置图,教师同时设问:“你们知道吗?曾经的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盛极一时,雄霸地中海。” 出示课文标题: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出示:目录和内容标准 出示名言“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教师设问:如何理解这句话? 教师总结:文化繁荣的希腊文明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更铸就了光荣的民主传统;疆土广阔的罗马帝国不仅促进了文化交融,更凝聚着伟大的法治精神。 学生回答: 意大利 点2名学生来回答 通过学生日常积累的 知识,来判断出意大利主题,并借这些图片来突出意大利的独特风采。 由今及古,回顾罗马曾经的荣光时刻,导入本课课题。 由一句名言引发学生思考,比较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各自特点。教师总结,直接点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精髓所在,给予学生明确的概念。
讲 授 新 课 一、 罗 马 城 邦 1.意大利半岛位置和环境简介: 教师出示欧洲局部地形图,讲述:“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出示意大利地形图,讲授:“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出示意大利物产分布图,讲述:“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物产非常丰富。” 出示意大利半岛位置图,教师讲授:“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此时在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同时出示早期罗马城邦速写图。 2.罗马建城传说故事:(学生讲述) 出示意大利位置图,讲授:“大家请看,这个红色点状是哪里?对了,就是罗马城。你们知道关于罗马城创建的传说故事吗?”出示母狼乳婴雕塑图片,并设问:“现在,有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谁来?”(传说故事:相传罗马人的始祖是特洛伊战争时期特洛伊城的王子伊尼阿斯。他到意大利后,娶当地国王拉丁努斯之女拉维尼来为妻。后来,王位被篡夺。簒权者命令将王位继承者——这对孪生兄弟扔入台伯河中。河水将孩子冲到了岸边,一只母狼照料他们。后来被一对牧羊夫妇收养长大。兄弟二人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合力杀死了篡权者,恢复了王位。兄弟俩决定在牧人发现他们的地方建立一座新城,但是在城址的位置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双方发生了争执,弟弟雷穆斯在混战中被杀,哥哥罗慕路斯由此独自称王。从此这座城便以罗慕路斯的名字命名为“罗马”。据罗马作家瓦罗推算,罗马建城的年代约为公元前754—753年。)随着学生讲述出示母狼传说漫画和罗慕路斯的图片。 过渡:罗马城建立后,它的政治统治情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3.罗马共和制的建立: 从罗马建城后到公元前509年,这个时期被称为罗马的“王政时代”,是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实行君主制,共经历了七个国王的统治。由于最后一个国王“傲慢者塔克文”的残暴统治,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于公元前509年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开始了将近五个世纪的共和时代(BC509——BC27年)。 教师设问:“何为共和?” 在词源上共和国(republic)来自拉丁文“公共事务”(res-publica),即政府由人民建立,并向全体人民负责。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罗马共和国实质是奴隶制的贵族共和国。 接下来,为了使同学们更准确地理解罗马共和国的政权组织结构,我们来一场活动竞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2页,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制作出罗马共和国政权权力结构图。(限时4分钟)之后,每小组的结构图进行投影展示,并由专人负责讲解各机构的权力特征。 (元老院由300名贵族构成,拥有拟定法案的职能和决策权,实际上元老院的权力最大;2名执政官负责执行决议和处理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拥有通过议案、选举官员的权力,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后设立保民官2名,由平民选出,对元老院和执政官的决定有否决权。) 教师出示政权结构图并对各小组作品进行简评。 教师总结:这样就形成了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机构,它们彼此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保民官的设立背景是平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断抗争。保民官最著名、最权威的职权是“ 否决权” ,即有权否决有损平民利益的一切官员的命令和元老院的决议。但前提是所有保民官的意见必须一致, 否决才算有效。 大家请看,这位男子身穿的服装是不是很有特点?这种服装名叫托加,是古罗马民族的服装,其后成为男性公民的典型衣着,并逐渐发展为仪式性的外袍,显示了古罗马人的身份地位。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说:“罗马人是穿着托加的民族。” 过渡: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个拉丁文字“Veto”,什么意思呢?是“我禁止”的意思。这个词语可以突显保民官拥有“否决权”的特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认识一对都曾担任过保民官都为维护平民利益而敢于说“我禁止”的格拉古兄弟。BC133年,哥哥提比里乌斯出任保民官,想给底层的穷苦的老百姓分田分地,而推出土地改革法案。此举直接触犯了贵族利益。在公民会议的集合地点,提比里乌斯与其支持者300多人被武装袭击,他们的尸体被抛入台伯河中。BC122年其弟盖乌斯当选了保民官,他继承兄长遗志,把土地运动推向新高潮。后因政见不合引起大规模的械斗,盖乌斯及其3000多名支持者被杀害。 同学们,我们一起了解了格拉古兄弟的惨痛经历。由此,你对保民官的职权是否有了一些新的认知?谈谈你的看法。 大家各抒己见,很有想法。 实际上,刚开始保民官对制衡贵族权利,保障公民的利益起到重要的作用。保民官的存在推动了罗马的民主和自由的进程。但从公元前3世纪起, 保民官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大多数保民官由平民利益的保护者变成了为奴隶主贵族统治效劳的政治工具。罗马史学家李维把这时的保民官比喻为“ 贵族的奴仆”。 过渡:在平民和贵族长期斗争后所取得的政治权利中,除了设立保民官,还有一项更值得记忆的事情,就是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 4.《十二铜表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曾有一游客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个老者:“罗马夜里为何不能稍微亮一些呢?”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光亮!”这光亮就是罗马文明中最重要的组成——罗马法。 古罗马开始使用习惯法,(习惯法: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的社会生活法则。具有伸缩 性和不确定性。)司法权操纵于贵族,贵族法官随意解释法律,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斗争。BC450年左右,元老院设置了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出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制定法律二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构成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又称《十二铜表法》。它是平民与贵族博弈的产物,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纵观整个罗马法系,经历了三个阶段: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今天我们学习的《十二铜表法》只是一系列罗马法(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7世纪)中的第一部成文法。它是旨在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公民法。 下面我们分小组来研读《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由此探究出这些法律条文到底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其本质是什么? 出示《十二铜表法》内容: 第3表 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 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有请第一小组的代表回答研读结果。 (参考答案:法律条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维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有请弟二小组的代表来回答:你从这些条文中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缺陷吗? (参考答案:看到了之前学过的同态复仇原则的痕迹,也就是说《十二铜表法》仍保有原始落后的陈规陋习。 教师总结:两个小组的回答都很精彩,说明大家对材料的研读很准确,掌声鼓励。 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有法治传统,激荡着法治精神。从《汉谟拉比法典》开始,法治像一盏璀璨的明灯,指引着人类去追寻平等、民主和有序。 那《十二铜表法》起到什么作用呢?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那你能概括出它的历史地位吗?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过渡:在学习完《十二铜表法》之后,让我们一起跟随着罗马的扩张脚步,了解它如何一步步地完成开疆拓土的雄伟梦想。 5.罗马版图的扩张: 出示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图及其局部图。讲述:公元前3世纪,罗马通过不断的武力扩张,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过渡:占有意大利半岛只是它征服世界的一小步。随后,他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灭掉迦太基,从而控制了地中海西部的广大地区。 下面有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以课本23页“相关史实”的内容为依据,为大家讲述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故事。 (战争概况:迦太基位于今突尼斯境内,迦太基是其首都,鼎盛时期的迦太基拥有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而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布匿战争是罗马和迦太基之间一连串你死我活的悲剧。拥有肥沃田地和富饶城市的西西里岛正是布匿战争的第一个战场和第一个争夺的目标,从公元前264年开始,断断续续绵延了119年。最终的战果是罗马人获胜,并获得西西里岛和大量赔款。第二次的布匿战争,是一场巨人之间的较量。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率军远征意大利,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由于汉尼拔翻越阿尔匹斯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意大利北部,重创了罗马大军。但转战十余年后,罗马再次获胜,迦太基成为其附属国。但迦太基的悲剧还未结束,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罗马发动了第三次战争。迦太基被罗马攻陷,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成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 感谢第三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布匿战争的战术复盘。 布匿战争后,罗马作为一个海陆强权出现了,统治了西西里岛、科西嘉岛和撒丁岛、西班牙和非洲西北部,成为地中海西部的新霸主。 过渡:仔细阅读地图,到此时,你认为罗马人的目光又将投向何方? BC168年马其顿成为罗马的属地;BC146年希腊并入罗马,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个行省。BC2世纪罗马征服了东地中海地区,真正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在不断地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这些奴隶被视为“是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任何人身权利,且数量多、使用广、处境异常悲惨。贵族们出于娱乐的需求,兴建大型的竞技场,让奴隶们在这里表演人与猛兽的搏斗或是角斗士之间的互相决斗。这种残酷的生存环境迫使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前73-前71年),历史3年多,席卷整个亚平宁半岛,是古罗马爆发的最大一次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今保加利亚)人,在一次反抗罗马军队的战斗中被俘,被卖到罗马南部卡普亚城的角斗士学校充当角斗士。公元前73年,他们冲出角斗学校,以维苏威火山作为基地,喊出“推翻罗马,解放所有的奴隶!”的口号,开展打击奴隶主的斗争。全盛时期起义人数达12万之众。起义军沿着半岛东部海岸线一路向西北方向挺进,但由于内部产生分歧,一部分前往卡尔沃山方向后被全歼。公元前71年,在阿普利亚省南部的一场激战中,斯巴达克6万人被击溃,斯巴达克战死,6000名俘虏被罗马军钉死在罗马至卡普亚沿途的十字架上,起义失败。斯巴达克这个为自由而生的战士,在追求自由的搏斗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斯巴达克起义是一次奴隶觉醒的悲壮诗篇。虽以失败告终,但深刻地影响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请回答: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也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所以马克思曾说斯巴达克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请第四小组的同学回答:你会用怎样的一个词语来描述斯巴达克精神? (例如:献身,追求自由,解放,坚持理想,不畏强暴,勇敢等。) 过渡:在罗马共和国逐步走向衰落之时,一位强权者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是谁啊?对了,凯撒。他是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时期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学生仔细观看地图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并结合PPT上的漫画,讲述母狼乳婴的传说故事。 点1名学生回答教师并进行适当引导 学生按照活动要求,按已定小组开展活动。由小组指定成员进行展示和讲解权力机构特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点1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第一小组代表概括本小组的意见,回答问题。 第二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可适当进行有效的引导。 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来回答:作用及历史地位。 第三小组代表依据课文内容讲述三次布匿战争的概况。 学生回答 可以由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史实进行讲述 学生回答 第四小组学生回答 通过对地图的研读,加深学生的识图能力,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让学生讲述母狼乳婴的传说故事,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到罗马人的血性与野心。 适当地补充了公元前8世纪中期到公元前509年的罗马王政时代的历史。使学生在直观上完整地了解古罗马的历史。 对“共和制”的讨论设计,是为了强调共和的先进性,体现出罗马先民的足够的政治智慧。 设计由学生分组制作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机构示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加强对罗马共和国政体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点评时一定要准确、简短、表述清晰明确。 增加了古罗马贵族的服饰——托加的小知识点,意在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有兴趣问题的探究能力。 引入拉丁文字“Veto”,意在强调保民官的职权特点,拥有“否决权”。 增加保民官格拉古兄弟的故事,意在使学生理解保民官的职权是有限的,并不是平民利益的完全维护者和保护伞。通过补充资料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保民官这一职位的发展过程。 通过让学生谈体会的小板块设计,意在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保民官的职权的性质。 增加了对“习惯法”的解释,有助于学生理解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作用和意义。正是因为贵族法官随意曲解习惯法,严重损害了平民的利益,才会通过平民的长期抗争获得成文法。而成文法白纸黑字,使量刑定罪有了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适度地补充了罗马法系的知识,为之后的相关学习进行有效铺垫。并呈现出清晰地罗马法的完善轨迹。 设计对《十二铜表法》本质的探究,是为了强化学生理解统治者的所有政令都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政权。 增加了《十二铜表法》的三则条文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成文法的了解和理解。 全班共分成四个小组,每节课上按小组分配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由学生简述三次布匿战争的概况,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适当地补充了斯巴达克起义的相关内容,意在加强学生对罗马奴隶制度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奴隶追求自由、渴望人权的精神解读。 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用词语来概括斯巴达克精神,既体现了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又加深了学生对勇敢者的崇敬之心。
二、 罗 马 帝 国 1.凯撒生平简介: 首先,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张人物名片。姓名是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也被称为无冕之君。生卒时间是公元前100年—前44年,享年58岁。职位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主要经历有远征高卢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攻入罗马城,控制了元老院。公元前44年元老院任命他为终生独裁官。后被要保卫共和国的一群元老们刺杀身亡。他的历史地位是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的重要人物。他的名言是“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大家熟知的扑克牌中的方片K就是凯撒的侧面像。 过渡:凯撒死后,内战又起。他的养子(也是外甥)屋大维以一个强权者的闪光形象开启了罗马历史的新篇章。 2.屋大维对罗马帝国的统治: (1)罗马帝国的建立: 屋大维 ,生于公元前63年,卒于公元14年,享年76岁。公元前31年他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取得政权。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他统治罗马长达40年。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课本23-24页的内容和人物扫描,说一说罗马共和国是如何过渡到罗马帝国的? (屋大维绝对是一个政治上的天才,他表面上维护共和制传统,保留元老院。从来没有说要当皇帝,还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还给元老院,还给公民大会,这正是屋大维聪明的地方。但实际上他的权威和权力超越了之前所有的执政官,自己成为首席元老,实际上把控了整个政权。公元前28年他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这是一个类似于神的称号。BC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教师讲述:之后,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恢复了秩序,促进了发展。还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等,并热衷于罗马的城市建设,这才有了那句“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名言。屋大维给罗马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现在,请大家思考:罗马帝制确立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广阔,阶级矛盾尖锐,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到了公元2世纪时,屋大维的后继者们把罗马帝国带入黄金时期。此时,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内湖”。它的疆域北至不列颠、莱茵河、多瑙河,南到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起大西洋,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占有59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5500万—1.2亿的人口。 请大家思考:当罗马帝国在西方崛起时,屹立于东方的是中国的哪个政权? (参考答案:东汉;两汉。教师进行点评。) 罗马与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东西两端的两个泱泱大国,无论是国力地位还是文明制度都遥相辉映。不仅如此,汉朝与罗马因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早就知道彼此。罗马甚至派出了使者到访洛阳,在我国也出土了罗马的金币。那么请问,汉朝时如何称呼罗马呢?对了,大秦。古老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盛。 今天的中国又推出了什么政策来驱动中外贸易的高速发展? 过渡:人们常说:盛极必衰!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接下来,我们探究罗马帝国的衰亡。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一带一路”政策 通过“人物名片”和“人物扫描”两个小版块的设计,对凯撒和屋大维进行了较为完整的介绍,突出罗马共和国过渡到罗马帝国的时代背景和大势所趋。 设计此问题,是为了强调任何政治制度的确立和使用,都是基于国情。当罗马拥有了辽阔的疆土和过亿的民众时,需要强权的统治和权力的集中。原有的共和制已不再适应对国家的有效管理。 此处突出屋大维的政治智慧,表面上维护共和制,实则把控全局,维护了社会稳定,规范了社会秩序,赢得了无上的荣光和世人的敬仰,他早已成为罗马人心中“神”一样的存在。可以说,正是由于屋大维的曲径通幽的做法,才使罗马帝国的过渡如此水到渠成。 为了加强学生的时空概念,特意设计这一小问题。罗马与汉朝在同一时空下辉耀东西方,凸显出东西方文明的不同发展轨迹。一个是君主专制的奴隶制帝国,一个是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封建君主制。并强调指出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两大文明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有贸易的交往和物资的交流。由此,再推及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政策,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 罗 马 帝 国 的 衰 亡 1.3世纪的罗马危机: 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造成了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现在,我们一起探讨罗马危机的实质是什么? (罗马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经济主要依靠奴隶,到了 帝国晚期,奴隶处境更加悲惨,丧失 了生产的兴趣,且奴隶人口不断减 少,造成劳动力严重短缺;公民长期 养尊处优,成为寄生阶级。统治者穷 奢极欲,社会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2.罗马的分裂与衰亡: (1)公元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一分为二,分別传给两个儿子,帝国正式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首都依次是罗马和君士坦丁堡。 人们常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但是罗马却是在短时间就被毁灭了。西罗马帝国何时灭亡?被何人灭亡?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教师讲述:西罗马的灭亡也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但它已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欧洲。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都城君士坦丁堡,标志着东罗马帝国正式灭亡。你知道君士坦丁堡是今天哪个国家哪座城市? 学生阅读课本P25页“相关史事”后进行总结概括,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 通过对课本“相关史事”的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总结,锻炼学生阅读史料、概括史料的能力,为日后的中考材料题解答打好基础。 补充“西罗马的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这一观点,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概念。
小 结: 本课围绕罗马城邦、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的衰亡而展开讲述。 在罗马城邦第一子目录下,我们重点学习了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学习了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以及悲惨的奴隶发动的斯巴达克起义。 在第二子目录中我们探讨了罗马共和国如何过渡到罗马帝国,认识了凯撒和屋大维以及他创建的“元首制”。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代,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在第三子目录中,我们了解到公元3世纪的罗马危机。由此,罗马帝国日渐衰落,395年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利用知识树的形式,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也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意在突出重点,强化知识结构。
课 后 探 究 1.假如你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罗马的哪个历史时期?并用史实阐述理由。 (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求表述准确,并注重细节的描述。如:服装、食物、娱乐活动、建筑、文学绘画、军事等等。)
参 考 答 案 1.只要阐述的理由符合历史史实即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和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