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一)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报告
考查知识点
简单
中等
较难
冲量的计算
1
动量守恒的判断
3
7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13
14
碰撞问题分析
4、6、9
10、12
反冲问题分析
5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结合
8
15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
1.重为4 N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5 s内,关于重力对物体的冲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冲量为零
B.重力的冲量为10 N·s
C.重力的冲量为20 N·s
D.重力的冲量与摩擦力的冲量相等
【解析】 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由I=Ft知,重力的冲量为20 N·s,方向竖直向下,而摩擦力的冲量为10 N·s,方向沿斜面向上,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图1
2.如图1所示,游乐场上两位同学各驾着一辆碰碰车迎面相撞,此后,两车以共同的速度运动;设甲同学和他的车的总质量为150 kg,碰撞前向右运动,速度的大小为4.5 m/s,乙同学和他的车的总质量为200 kg,碰撞前向左运动,速度的大小为4.25 m/s,则碰撞后两车共同的运动速度为(取向右为正方向)( )
A.1 m/s B.0.5 m/s
C.-1 m/s D.-0.5 m/s
【解析】 两车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
m1v1-m2v2=(m1+m2)v,
解得v=
=m/s=-0.5 m/s.
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3.甲、乙两船静止在湖面上,总质量分别是m1、m2,两船相距x,甲船上的人通过绳子用力F拉乙船,若水对两船的阻力大小均为Ff,且FfA.甲船的动量守恒
B.乙船的动量守恒
C.甲、乙两船的总动量守恒
D.甲、乙两船的总动量不守恒
【解析】 因两船所受的阻力等大反向,故两船水平方向合力为零,两船的总动量守恒,C正确,D错误;因Ff【答案】 C
图2
4.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弹性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若m1=1 kg,m2的质量等于( )
A.1 kg B.3 kg
C.5 kg D.10 kg
【解析】 从位移—时间图象上可看出:m1和m2于t=2 s时在位移等于8 m处碰撞,碰前m2的速度为0,m1的速度v0=Δx/Δt=4 m/s.磁撞后,m1的速度v1=-2 m/s,m2的速度v2=2 m/s,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m2=3 kg.
【答案】 B
5.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今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体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的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
图3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解析】 小车和小物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且为零,所以当小车和小物体相对静止时,系统水平方向的总动量仍为零,则小车和小物体相对于水平面也静止,由能量守恒得μmgx=mgR,x=R/μ,选项A正确.
【答案】 A
6.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6v B.0.4v C.0.3v D.0.2v
【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vB-mvA化简可得,vA=2vB-v,因vA>0,所以vB>,故只有A项正确.
【答案】 A
7.(·福州高二检测)关于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内存在摩擦力,系统动量仍可能守恒
B.只要系统中有一个物体具有加速度,系统动量就不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就守恒
D.系统中所有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守恒
【解析】 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与系统内是否存在摩擦力无关,与系统中物体是否具有加速度无关,故B选项错误,A、C选项正确;所有物体加速度为零时,各物体速度恒定,动量恒定,总动量一定守恒,D选项错误.
【答案】 AC
8.在某一高度将物体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 )
A.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动量的变化可能不同
B.在任何时间内,动量变化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
C.在任何时间内,动量的变化率恒定
D.在刚抛出物体的瞬间,动量的变化率为零
【解析】 由于物体做平抛运动,物体仅受重力作用,由动量定理得Δp=mg·t,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Δp相同,即大小相等,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而动量的变化率则为重力,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
【答案】 BC
9.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它们的动能相等,已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它们正碰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甲球停下,乙球反向运动
B.甲球反向运动,乙球停下
C.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
D.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且动能仍相等
【解析】 由p2=2mEk知,甲球的动量大于乙球的动量,所以总动量的方向应为甲球的初动量的方向,可以判断A、C正确.
【答案】 AC
图4
10.(·福建师大附中期末检测)如图4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球,原来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的速度是6 m/s,B球的速度是-2 m/s,不久A、B两球发生了对心碰撞.对于该碰撞之后的A、B两球的速度可能值,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很多种猜测,下面的猜测结果有可能实现的是( )
A.vA′=-2 m/s,vB′=6 m/s
B.vA′=2 m/s,vB′=2 m/s
C.vA′=1 m/s,vB′=3 m/s
D.vA′=-3 m/s,vB′=7 m/s
【解析】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对心碰撞时动量一定守恒,碰后两小球的动能之和不大于碰前两球的动能之和,分析四个选项的数据可知,A、B、C选项的结果均满足上述条件,D选项碰后总动能增大了,不可能实现.
【答案】 ABC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1.(10分)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图5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挡板C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上式中算得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
(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滑块B的右端到挡板D的距离L2.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mA=mB
产生误差的原因有气垫导轨不水平;测量m1、m2、L1、L2、t1、t2时带来的误差;滑块与导轨间有摩擦等.
(3)能;表达式为Ep=mAv+mBv
=mA+mB.
【答案】 见解析
12.(8分)(·上海高考)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射出.则物块的速度为________,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
【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
解得v=.
由能量守恒定律,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ΔE=mv-m·-Mv2
=mv-m2v.
【答案】 mv-m2v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13.(12分)(·北京四中模底)质量为m的炮弹沿水平方向飞行,其动能为Ek,突然在空中爆炸成质量相同的两块,其中一块向后飞去,动能为,另一块向前飞去,则向前的这块的动能为多少?
【解析】 设另一块动能为Ek1,则另一块动量p=,炮弹在空中爆炸,动量守恒,=-,解得Ek1=Ek.
【答案】 Ek
图6
14.(14分)(·北京高考)如图6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解析】 (1)从圆弧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有:
mAv2=mAgR
可得v=2 m/s.
(2)在底部和B相撞,满足动量守恒,有:
(mA+mB)v′=mAv
可得v′=1 m/s.
(3)根据动能定理,AB一起滑动过程有:
-μ(mA+mB)gl=0-(mA+mB)v′2
可得l=0.25 m.
【答案】 (1)2 m/s (2)1 m/s (3)0.25 m
图7
15.(16分)(·天津高考)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 kg, 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 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 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 s,二者的速度达到vt=2 m/s.求:
(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的大小;
(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
(3)A的上表面长度l.
【解析】 (1)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a①
代入数据解得a=2.5 m/s2.②
(2)对A、B碰撞后共同运动t=0.6 s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A+mB)vt-(mA+mB)v③
代入数据解得v=1 m/s.④
(3)设A、B发生碰撞前,A的速度为vA,对A、B发生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vA=(mA+mB)v⑤
从开始运动到与B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得:
Fl=mAv⑥
联立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l=0.45 m.
【答案】 (1)2.5 m/s2 (2)1 m/s (3)0.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