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30 12:05: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新知讲解
读诗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诗题意思: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解释题目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新知讲解
知背景
据史料记载,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这首诗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今译: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枝叶稀疏的桐树。
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
简析:“缺月”“疏桐”“漏断”,构
成了一个寂寞凄清的世界。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时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今译: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
孤独的鸿雁。
简析:写诗人独自在深夜在月光下漫
步,仿佛天边孤鸿般缥缈的身影。

幽居之人。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今译: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
简析:通过写孤鸿频频回头的动作,表现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苦闷。

突然飞起。
知晓。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今译: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简析:作者写孤鸿最终独宿荒冷沙洲,
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选遍。
栖息。
精彩赏析
新知讲解
1、主题归纳 :
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2、赏析词的上片:
词的上阕写的是作者深夜在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在万物入梦的时刻,周围是那么宁静幽静,自己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大雁,在月光下寂寞的徘徊。
精彩赏析
新知讲解
3、赏析词的下片:
词的下阕,作者把自己与“孤鸿”合二而一。“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作者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孤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本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以物喻人,托物寓怀的手法。
课堂练习
1、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疏”“断”几个字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谁?
 幽独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面上写的是什么?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拟人;虚实结合(或类比);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鸿自比,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理解运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