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白天与黑夜 青岛版(六年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4.白天与黑夜 青岛版(六年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5-30 15: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天与黑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自转,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2.通过认识相对运动推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理解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科学探究: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初步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
形成严谨、用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好奇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认识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难点:通过相对运动推断出地球自转的方向,理解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
教学准备:
地球仪、手电筒、傅科摆、视频摄像头
教学过程:
课堂前测: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存在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相信大家平时一定注意过,其中“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你能根据自己平时的了解,写出或者画出“白天与黑夜”形成的原因吗?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和同学们研究一种既常见又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板书:白天与黑夜
什么情况下是白天,什么情况下是黑夜?为什么说它熟悉?
师生交流:太阳从东面升起是白天,太阳从西边落下是黑夜。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一次是24小时。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引出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的兴趣。】
(二)讨论交流,形成猜测。
师: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课前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这是同学们的猜测,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课件出示)
地球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转
太阳围绕地球转
与太阳和月球有关
能画出图但表达不清楚
【设计意图:把探究问题前置化,通过充分的课前调查,让学生对白天与黑夜交替现象作出自己的回答,力求改变传统的课上出示问题后“逼”着学生思考即分粥,便匆匆汇报的虚假探究活动,也有利于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师: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提到了地球的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到底是哪种原因形成的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
出示相关资料
师生交流形成猜测:由于地球的自转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科学数据,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资料去分析判断问题,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演示实验,验证猜测。
1.地球的自转
师:地球自转形成的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我们平时感觉到地球自转了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一起,来验证地球的自转。
教师通过演示傅科摆的运动来验证地球的自转。
2.自转的方向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是有方向的,那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呢?
师生讨论交流
教师出示视频,运动中的火车。
交流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结论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设计意图:体验物体的相对运动,为理解太阳相对地球运动做知识的储备。】
(四)模拟实验,形成概念。
1. 师提问:通过相对运动能够判断出地球的自转的方向,判断是否正确呢?如果 让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地球上的人看到什么现象就说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
2.教师带领学生辨别教室的方向,模拟实验:我们把自己扮成地球,这个球相当 于太阳,我们自西(伸右手)向东(伸左手)转动,看到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建立模型,人相当于地球,教室后面的球相当于太阳,按照同学们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和相对运动的原理分析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解决本课难点,解决学生的疑虑。】
3.活动:你能利用地球仪演示一下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
4.总结交流
(五)总结延伸
师:这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科学研究还没有结束,课下请同学们根据日出、日落时间的观察,把表示黑夜的方格涂黑。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对“当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观察记录,填涂表格。通过分析表格,发现白昼时间、黑夜时间的差别和变化。使学生明白,昼夜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时白天长,夜晚短;有时则是白天短,夜晚长。目的在于将昼夜交替变化的活动有效地延伸一段时间,使学生在观察、感悟中获得长期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