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课件 公开课用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成语课件 公开课用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5-31 22: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猜一小会儿自相矛盾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揠苗助长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刻舟求剑杯弓蛇影杀鸡骇猴负荆请罪五体投地落井下石缘木求鱼班门弄斧功德无量什么是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学好并运用好成语,并非易事,因此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揠苗助长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历史故事: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乐不思蜀
4.文人作品:
望梅止渴 不耻下问
5.外来文化:
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按分类连线文人作品 女娲补天
外来文化 黔驴技穷
神话故事 四面楚歌
寓言故事 举一反三
历史故事 回头是岸
露一手成语的特点1、具有修辞作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如果解释成肚子里长了一根竹子就大错特错了。
2、结构形式固定:“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高山流水”不能改成“流水高山”。
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试分析下列成语有何语法特点
A“惟命是从”、“马首是瞻”
B“衣锦还乡”、“披坚执锐”
C“嗤之以鼻”、“重于泰山”
D“逍遥法外” 、“盲人瞎马”
4、形式多样:多为四字格,但有三字格、多字格。(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
(状语后置)
(成分省略)
如:莫须有、风马牛不相及等
1、成语与自然文化
江山如画
——对美好的山川大地的讴歌
凄风苦雨
——对险恶自然的由衷敬畏
傲霜斗雪
——对自然的精神气节的歌颂
这类成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探索自然、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精神。
二成语的文化内涵2、成语与服饰文化: “凤冠霞帔”、“珠围翠绕”
——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
“荆钗布裙”
——普通的劳动妇女
“披红挂彩”
——遇到喜事
“披麻戴孝”
——遇到丧事
“衣冠楚楚”
——穿戴十分整齐漂亮。
“纨绔子弟”
——穿着华丽的富贵人家子弟。
服饰是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节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3、成语与建筑文化 :
“雕梁画栋”
——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曲径通幽”
——强调幽深曲折以通佳境,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突出地表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级制度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4、成语与文学艺术:
“烘云托月”
——作画的一种技法。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衬托主要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厚。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我国古曲的曲目。
“春秋笔法”
——文字婉转而暗含褒贬意思的写法。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
5、成语与教育:
因材施教 青出于蓝
循序渐进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6、成语与爱情“一见钟情”、 “浓情蜜意”、“山盟海誓”
—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蜜与美好
“纸短情长”、“魂牵梦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人们借有尽的文字传达无尽的情思,寄托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7·成语与动物:
凤毛麟角 惊弓之鸟
螳螂捕蝉 趋之若骛8·成语与兵器:
自相矛盾 刀光剑影
 
横槊赋诗 强弩之末
9·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
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
邦。
1、与医学有关的成语
2、与气象有关的成语
3、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10·成语与科技发展水平“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肓”“以毒攻毒” ;“雷霆万钧”“蜀犬吠日”
“斗转星移”“杞人忧天”“日上三竿”“月满则亏”——一部汉语成语字典简直就是一部简明百科全书。
三、成语的运用
1、读音: 人才济济( ) 大腹便便( ) 乳臭( )未干 如法炮( )制 浑身解( )数
2、字形:
相形见拙( ) 病入膏盲( ) 沧海一栗( )
挺( )而走险 揠( )旗息鼓 唇枪舌箭( )甘败下风
自暴自弃
一愁莫展
川流不息
名符其实
天翻地覆
言简意骇
悬梁刺骨
食不果腹
迫不及待
正确使用成语的音、形、义(形)甘败下风 X
自暴自弃
一愁莫展 X
川流不息
名符其实 X
天翻地覆
言简意骇 X
悬梁刺骨 X
食不果腹
迫不及待
甘败下风 X(拜)
自暴自弃
一愁莫展 X(筹)
川流不息
名符其实 X(副)
天翻地覆
言简意骇 X(赅)
悬梁刺骨 X(股)
食不果腹
迫不及待
使用误区一:
望文生义目无全牛
久假不归
不赞一词
差强人意
万人空巷比喻技艺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长期借用不归还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添加一词。现也比指一言不发大体上使人满意 大家都从巷里出来。形容盛况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1、有人在某大会上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2、前不久,郴州市委书记被查出贪污受贿达三千多万元,自然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也有人说,受贿往往是情非得已,即使数额再大,也罪不容诛。“七月流火”语出《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的是夏历七月黄昏时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表示天气转凉进入秋天了。“罪不容诛”不是说罪行不够处死,
而是说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误区二:张冠李戴练习二: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误区三:误用褒贬练习三: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1、为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2、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悔改 小结:趋之若骛、始作俑者、各有千秋、附庸风雅、粉墨登场、罄竹难书贬义 3、刘翔继今年5月破世界纪录之后,又以12秒88的成绩获世界冠军,消息传来,国人弹冠相庆。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喜,也是黄色人种之大喜,在110米栏这一项目上,他是黄色人种冲击世界顶峰的始作俑者,不是吗?
4、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贬义。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误区四:不分尊卑练习四: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 2、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敬谢不敏:谦辞。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如:班门弄斧、信笔涂鸦、抛砖引玉; 高抬贵手、蓬荜生辉 虚怀若谷谦辞 敬辞 误区五:语义重复,自相矛盾练习五: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众多学生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清楚记得,就像刚发生的一样。1、考生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2、对于郴洲人来说,目前可谓多事之秋,洪魔刚刚从身边离开,人们惊魂未定,政坛又大起风波,158名官商相继落马。
3、大家休息时,小金还在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衣服全湿透了。“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多事之秋”指事情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这里不合语境,范围把握不对。
“挥汗如雨”只能用于指很多人。一个人应为“汗流浃背”。误区六:轻重失当,范围不清。1、这件事对于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2、清华大学食堂卖馒头的小伙竟然考上北大国际贸易系,令全体清华人对之侧目而视。分析:“一文不名”指一分钱都不占有,形容极贫困,用在句中不通,应用“一文不值”。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怒或鄙视的样子。此处应用“刮目相看” 。误区七:音或形相近致误。1、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
例2中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误区八:功能混乱。1、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分析: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这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误区九:不合逻辑误区十:违背常规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用法,
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
一概而论、无时无刻、
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
只能用于否定句式中,否则就属运用错误。 课堂小结___成语使用时需要注意:
1.看感彩是否恰当;
2.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词生义”;
3.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
4.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
5.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6、形近、义近混淆。 对策
1、用心:多看多听多用。
2、留心:有的放矢积累。
3、恒心:比较、联想、融会贯通练习 补齐成语察 观色
开门
心 神 远流长
奇 胜
无 光荣 火 仗
白 过隙
各行 声 气
然而止
和 悦色 仗义
名门 族
食不 腹 藏针
按 就
面面相 金 辉
惹 生非
声 迹乔 打扮
委曲
制 造 精兵 政
正襟
舞弊苦心 诣
莫 一是
一视同 目寸光  老 舐犊   视眈眈守株待   望子成  画 添足__到成功  顺手牵__  尖嘴__腮闻__起舞  __急跳墙  狼奔__突填空上联:流芳百世下联:遗臭万年上联:下里巴人下联:阳春白雪上联:守株待兔下联:缘木求鱼上联:引狼入室下联:放虎归山用成语对对联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流芳百世 井然有序
固若金汤
雪中送炭
精雕细刻 伶牙利齿
粗茶淡饭 遗臭万年杂乱无章危如累卵   一诺千金
     --信用卡
用成语 写广告 一毛不拔
--牙刷
 以下各打一成语
⑴哑巴说话
⑵变奏为春
⑶举棋难定
⑷滥竽充数
⑸2、4、6、8、10
⑹禽
⑺比干之死
⑻哎呀!颜料丢了!
(9)不折不扣(打一汉字)指手画脚、有口难言偷天换日下落不明随声附和无独有偶手到擒来心不在焉大惊失色听 (1)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2)最荒凉的地方--------- (不毛之地) (3)最悬殊的地方--------- (天壤之别) (4)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 (5)最昂贵的稿费---------- (一字千金)(6)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7)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8)最高的巨人------------ (顶天立地)(9)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10)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