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假期作业:2.10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8+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假期作业:2.10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8+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30 15: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假期作业(十八)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下列给出多种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数据,其中处理方法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是 (  )
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和r
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出E、r
D.多测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池内阻r
【解析】 选项A中只测量两组数据求出E、r,偶然误差较大;选项B中计算E、r平均值虽然能减小误差,但太繁琐;选项D中先分别求出I、U的平均值再求解的方法是错误的.
【答案】 C
2.为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除待测电源和开关、导线以外,配合下列哪组仪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
A.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B.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C.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解析】 根据E=I(R+r),由电流表测出电流,用电阻箱读出外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E、r,A正确;根据E=U+Ir,由电流表测出电流,由电压表测出电压,可以求出E、r,B正确;根据E=U+,由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阻箱读出外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E、r,C正确;因为滑动变阻器不能读出电阻的数值,所以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测不出电动势和内阻,D错误.
【答案】 D
3.(多选)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 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2-10-8所示.关于该学生接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0-8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电流表接线有误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D.电压表接线不妥
【解析】 在实物连线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接入电路了,滑动头没有接,所以移动变阻器滑动端时,不会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A正确;电流表只允许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图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对了,所以B错误;图中电源由一节干电池充当,电动势是1.5 V,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用0~3 V,图中连接是正确的,所以C错误;图中把电压表直接和电池并联,这样即使将开关断开,电压表仍有示数,即开关不能控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且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所以电压表的接线不妥,D正确.
【答案】 AD
4.(多选)图2-10-9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U-I图象,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10-9
A.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即E=3.0 V
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短=0.6 A
C.根据r=E/I短,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5 Ω
D.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1 Ω
【解析】 在U-I图中,图线与U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由图可知E=3.0 V,A正确;此图的纵坐标并非从零开始,故B、C错误;在U-I图象中斜率表示电源内阻r,故D正确.
【答案】 AD
5.(·北京高考)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2-10-10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图2-10-10
(2)现有电流表(0~0.6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电压表(0~15 V)
B.电压表(0~3 V)
C.滑动变阻器(0~50 Ω)
D.滑动变阻器(0~500 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2-10-11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45
1.40
1.30
1.25
1.20
1.10
电流I/A
0.060
0.120
0.240
0.260
0.360
0.480
图2-10-11
(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 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
【解析】 (1)电流表内阻与电池内阻相差不多,如果用乙图误差较大,应选用甲图.
(2)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左右,为减小误差,应选择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根据电源电动势和电流表量程,可知应选择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
(3)第四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去,连线后如图所示.
(4)根据U-I图象,电源的电动势为纵轴的截距,为1.5 V,内阻为斜率的大小,r= Ω≈0.83 Ω.
【答案】 (1)甲
(2)B C
(3)见解析图
(4)1.50(1.49~1.51) 0.83(0.81~0.85)
6.(·浙江高考)采用如图2-10-12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图2-10-12
(1)除了选用照片中的部分器材外,(  )
A.还需要电压表      B.还需要电流表
C.还需要学生电源 D.不再需要其他器材
(2)测量所得数据如下:
   测量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R/Ω
1.2
1.0
0.8
0.6
0.4
0.2
I/A
0.60
0.70
0.80
0.89
1.00
1.20
U/V
0.90
0.78
0.74
0.67
0.62
0.43
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内阻r=________;
(3)根据第5次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求得电流表内阻RA=________.
【解析】 (1)选A,照片中已有电流表、电阻箱和干电池,还缺少电压表.
(2)作出U-I图象,由图象斜率可求得r=(0.75±0.10)Ω.
(3)由欧姆定律得:R+RA=,得RA=-R=0.22 Ω.
【答案】 (1)A (2)0.75 Ω (3)0.22 Ω
7.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

2-10-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2)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实物电路图乙.

2-10-13
(3)测得下列五组数据:
U/V
1.60
1.40
1.20
1.00
0.80
I/A
0.13
0.20
0.27
0.33
0.40
根据数据在坐标图上画出U-I图象,并求出该电池电动势E=________V,r=________Ω.
图2-10-14
【解析】 由于电源是一节干电池(1.5 V),所选量程为3 V的电压表;估算电流时,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一般几欧姆左右,加上保护电阻,最大电流在0.5 A左右,所以选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由于电池内阻很小,所以保护电阻不宜太大,否则会使得电流表、电压表取值范围小,造成的误差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一般比电池内阻大几倍就好了,取0~10 Ω能很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若取0~100 Ω会出现开始电流和电压几乎不变,最后突然变化的现象.系统误差一般是由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造成的,一般具有倾向性,总是偏大或者偏小.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测量值小,造成E测【答案】 (1)3 0.6 1 0~10
(2)如图
(3)如图
2.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