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5-31 08: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章末复习
学习目标 1.梳理本章知识,构建知识网络.2.掌握命题的等价性与充要条件的判定及其有关的应用.3.会解决有一些逻辑联结词与量词的简单的综合性问题.
1.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
命题
表述形式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綈p,则綈q
逆否命题
若綈q,则綈p
(2)四种命题间的逆否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那么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分类:
①充要条件:p?q且q?p,记作p?q;
②充分不必要条件:p?q且q?p.
③必要不充分条件:p?q且q?p.
④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p?q且q?p.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全称命题为真命题,需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判断全称命题为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
②判断特称命题为真命题,需要举出正例,而判断特称命题为假命题时,要有严格的逻辑证明.
(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否定的关注点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否定时既要改写量词,又要否定结论.
4.简易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真假判断
可以概括为口诀:“p与綈p”一真一假,“p或q”一真即真,“p且q”一假就假.
p
q
綈p
p或q
p且q




















1.“所有奇数都是质数”的否定“至少有一个奇数不是质数”是真命题.( √ )
2.命题“若p,则q”与命题“若綈p,则綈q”的真假性一致.( × )
3.已知命题p:存在x∈R,x-2>0,命题q:对于任意x∈R,x2>x,则命题p或(綈q)是假命题.( × )
题型一 命题及其关系
例1 (1)有下列命题:
①“若x+y>0,则x>0且y>0”的否命题;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q≤1,则x2+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考点 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
题点 利用四种命题的关系判断真假
答案 D
(2)设a,b,c是非零向量,已知命题p:若a·b=0,b·c=0,则a·c=0;命题q:若a∥b,b∥c,则a∥c.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p或q B.p且q
C.(綈p)且(綈q) D.p或(綈q)
考点 “p或q”形式的命题
题点 判断“p或q”形式命题的真假
答案 A
解析 由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知,命题p为假命题;命题q中,当b≠0时,a,c一定共线,故命题q是真命题.故p或q为真命题.
反思感悟 1.互为逆否命题的两命题真假性相同.
2.“p与綈p”一真一假,“p或q”一真即真,“p且q”一假就假.
跟踪训练1 命题“若x2>1,则x<-1或x>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x2>1,则-1≤x≤1
B.若-1≤x≤1,则x2≤1
C.若-11
D.若x<-1或x>1,则x2>1
考点 四种命题
题点 四种命题概念的理解
答案 B
解析 条件与结论交换位置,并且分别否定.
题型二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命题角度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2 (1)设x∈R,则“x2-3x>0”是“x>4”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b>0”是“a+b>0且ab>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考点 四种条件
题点 识别四种条件
答案 (1)B (2)C
解析 (1)∵x2-3x>0?x>4,
x>4?x2-3x>0,
故x2-3x>0是x>4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a>0且b>0?a+b>0且ab>0,
∴a>0且b>0是a+b>0且ab>0的充要条件.
反思感悟 条件的充要关系的常用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
(2)等价法:利用A?B与綈B?綈A,B?A与綈A?綈B,A?B与綈B?綈A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跟踪训练2 使a>b>0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a2>b2>0 B.>>0
C.lna>lnb>0 D.xa>xb且x>0.5
考点 四种条件
题点 识别四种条件
答案 C
解析 设条件p符合条件,则p是a>b>0的充分条件,但不是a>b>0的必然结果,即有“p?a>b>0,a>b>0?p”.
A选项中,a2>b2>0?a>b>0,有可能是aB选项中,>>0?0b>0,故B不符合条件;
C选项中,lna>lnb>0?a>b>1?a>b>0,而a>b>0?a>b>1,符合条件;
D选项中,xa>xb且01时a>b,无法得到a,b与0的大小关系,故D不符合条件.
命题角度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
例3 设命题p:实数x满足x2-4ax+3a2<0,其中a>0,命题q:实数x满足
(1)若a=1,且p且q为真,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四种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解 (1)由x2-4ax+3a2<0得(x-3a)(x-a)<0.
又a>0,所以a即p为真命题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由解得
即2所以q为真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若p且q为真,则?2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3).
(2)方法一 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即綈p?綈q且綈q?綈p.
设綈p:A={x|x≤a或x≥3a},綈q:B={x|x≤2或x>3},
则A?B.
所以03,即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
方法二 因为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x|2所以解得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
反思感悟 利用条件的充要性求参数的范围
(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求解.
(2)注意利用转化的方法理解充分必要条件: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条件,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充要)条件.
跟踪训练3 已知命题:p:2x2-9x+a<0,q:2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四种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解 ∵綈q是綈p的必要条件,
∴q是p的充分条件,
令f(x)=2x2-9x+a,
则解得a≤9,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9].
题型三 逻辑联结词与量词的综合应用
例4 已知p:任意x∈,2x答案 
解析 由2x,
又x∈时,max=,
故当p为真时,m>;
函数f(x)=4x+2x+1+m-1=(2x+1)2+m-2,
令f(x)=0,得2x=-1,
若f(x)存在零点,
则-1>0,解得m<1,
故当q为真时,m<1.
若“p且q”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反思感悟 解决逻辑联结词与量词的综合应用问题首先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掌握简单命题与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关系.其次要善于利用等价关系,如:p真与綈p假等价,p假与綈p真等价,将问题转化,从而谋得最佳解决途径.
跟踪训练4 已知命题p:“任意x∈[0,1],a≥ex”,命题q:“存在x∈R,x2+4x+a=0”,若命题“p且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 逻辑联结词与量词的综合应用
题点 由复合命题的真假求参数范围
答案 [e,4]
解析 p:a≥e,q:a≤4,
∵p且q为真命题,∴p与q均为真,
则e≤a≤4.
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典例 已知函数f(x)=x2,g(x)=x-m.
(1)若对任意x1∈[-1,3],x2∈[0,2],使得f(x1)≥g(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对任意x2∈[0,2],存在x1∈[-1,3],使得f(x1)≥g(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设知,f(x1)min≥g(x2)max,
∵f(x)在[-1,0]上是减少的,在(0,3]上是增加的,
∴f(x1)min=f(0)=0,
又∵g(x)在[0,2]上是减少的,
∴g(x2)max=g(0)=1-m,
∴有0≥1-m,得m≥1,
∴m的取值范围为[1,+∞).
(2)由题设知,f(x1)max≥g(x2)max,
∴有f(3)≥g(0),即9≥1-m,
∴m的取值范围是[-8,+∞).
[素养评析]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形同质不同的问题,要善于从已有的问题或概念本身出发去加以辨析和研究,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如此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内涵.
1.若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则(  )
A.p且q是真命题 B.p或q是假命题
C.綈p是真命题 D.綈q是真命题
答案 D
解析 根据“且”“或”“非”命题的真假判定法则知D正确.
2.已知命题p:0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考点 充分、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综合应用
题点 识别四种条件
答案 A
解析 ∵函数y=ax2-ax+1的值恒为正,
∴①当a=0时y=1恒成立,
②∴0综上可得q:0≤a<4,
故{a|03.已知命题p:对任意x∈R,总有2x>0;q:“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p且q
B.(綈p)且(綈q)
C.(綈p)且q
D.p且(綈q)
考点 “p且q”形式的命题
题点 判断“p且q”形式命题的真假
答案 D
解析 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对任意x∈R,总有2x>0成立,即p为真命题,“x>1”是“x>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q为假命题,则p且(綈q)为真命题.
4.对任意x∈[-1,2],x2-a≥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考点 全称命题
题点 由全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范围
答案 (-∞,0]
解析 由x2-a≥0,得a≤x2,故a≤(x2)min,得a≤0.
5.已知p:x2+2x-3>0;q:>1.若“(綈q)且p”为真命题,求x的取值范围.
考点 “p且q”形式的命题
题点 已知p且q命题的真假求参数范围
解 因为“(綈q)且p”为真,所以q假p真.
而当q为真命题时,有<0,即2所以当q为假命题时有x≥3或x≤2;
当p为真命题时,由x2+2x-3>0,
解得x>1或x<-3,
由
解得x<-3或1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3)∪(1,2]∪[3,+∞)
1.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否定作为条件,将原命题的结论否定作为结论构造一个新的命题.
(2)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常用于反证法.若命题为“若p,则q”,则该命题的否命题是“若綈p,则綈q”;命题的否定为“若p,则綈q”.
2.四种命题的三种关系,互否关系,互逆关系,互为逆否关系,只有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3.判断p与q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p与q之间关系的方向性,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方向正好相反,不要混淆.
4.注意常见逻辑联结词的否定
一些常见逻辑联结词的否定要记住,如:“都是”的否定“不都是”,“全是”的否定“不全是”,“至少有一个”的否定“一个也没有”,“至多有一个”的否定“至少有两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