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限时训练:第三章-3 摩擦力+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限时训练:第三章-3 摩擦力+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30 15:2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运动时才受到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摩擦力总是成对地出现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解析】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就受到了静摩擦力作用,所以A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定是成对出现的,C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之间没有正比关系,D错误.
【答案】 C
2.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所受的水平力不同,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应是(  )
A.FC>FA>FB
B.FC<FA<FB
C.FA=FB=FC
D.不能比较大小
【解析】 由F=μFN知F的大小只与μ和FN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答案】 C
3.(多选)(·西安一中高一检测)如图3-3-8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3-8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可能不变
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解析】 容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摩擦力平衡,盛满水前墙面对容器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如果一直没有达到正压力F作用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则水平力F可能不变,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4.(多选)(·绍兴一中高一检测)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解析】 人匀速上爬,但手与旗杆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向下,故摩擦力方向向上,A错B对;人握旗杆用力的大小,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为人匀速运动,摩擦力与人的重力二力平衡,故C错,D对.
【答案】 BD
5.(·淮安期中)如图3-3-9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m/s2)(  )
图3-3-9
A.10 N,向右    B.10 N,向左
C.20 N,向右 D.20 N,向左
【解析】 在竖直方向,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N=G,故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N=μG=0.1×20×10 N=20 N,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应与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这个力的大小与所加向左的10 N的拉力无关.
【答案】 D
6.如图3-3-10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有一物体,当皮带不动时,要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2,则(  )
图3-3-10
A.F1=F2
B.F1>F2
C.F1<F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 两种情况下,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均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均受传送带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μmg,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F1=F2=f=μmg.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 A
7.(多选)(·福州一中高一检测)如图3-3-11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3-3-11
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
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
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
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析】 对A分析,假设A、B间光滑,则A相对B向下运动,故A相对B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下,由相对运动知,B相对A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上,假设B与斜面间光滑,则B相对斜面向下滑动,故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下,所以B、D正确.
【答案】 BD
8.(·济南一中高一检测)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英汉字典内,书对A4纸的压力为3 N,A4纸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 (  )
图3-3-12
A.0.6 N B.1.2 N
C.2.4 N D.3 N
【解析】 根据F=μFN,F=1.2 N,因为纸的上下两面都要受到书对它的滑动摩擦力,所以要把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2.4 N,C正确.
【答案】 C
9.(多选)如图3-3-13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 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
图3-3-13
A.6 N  B.8 N  
C.10 N  D.14 N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静摩擦力有被动的特性,是变力,但它有最大值的特点.
当F1=6 N时,静摩擦力为Ff=F2-F1=4 N,即达到最大值且方向向左,故选项A正确.
当F1=8 N时,静摩擦力为Ff=F2-F1=2 N<4 N,物体仍能静止,且Ff的方向向左,故选项B正确.
当F1=10 N时,静摩擦力为Ff=F2-F1=0,故选项C正确.
当F1=14 N时,静摩擦力为Ff=F1-F2=4 N,达到最大值,但是方向向右,此时,物体仍能静止,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BCD
10.(·湛江高一检测)如图3-3-14所示,一重为2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一大小为F=8 N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求:
图3-3-14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突然将外力F的方向改为水平向左,大小变为16 N,求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析】 (1)根据二力平衡,物体所受摩擦力Ff=F=8 N,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
(2)动摩擦因数μ===0.4
(3)外力突然改为水平向左时,物体仍在向右运动,对水平面的压力没有变,故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方向都与外力改变前相同.
【答案】 (1)8 N 水平向左 (2)0.4
(3)8 N 水平向左
11.(·深圳高一期末)如图3-3-15所示,物体A重40 N,物体B重20 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 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图3-3-15
【解析】 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对其压力:FN2=GB=20 N,
地面对A的支持力:FN1=GA+GB=60 N,
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Ff2=μFN2=20μ,
A受地面的摩擦力:Ff1=μFN1=60μ,
又由题意得:F=Ff1+Ff2=60μ+20μ=80μ,F=32 N,代入即可得到μ=0.4.
【答案】 0.4
12.(·广州高一检测)如图3-3-16所示,一重为40 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 N,F2=6 N.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图3-3-16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只将F1撤去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当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滑=μFN=μG=0.2×40 N=8 N,故木块受到地面最大静摩擦力为8 N.
(1)加上F1、F2后,F1和F2相当于一个方向向右的F=F1-F2=7 N的力.由于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地面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7 N,方向水平向左.
(2)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识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2,即大小为6 N,方向水平向右.
(3)撤掉F2后,由于F1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8 N,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1)7 N 水平向左 (2)6 N 水平向右 (3)8 N 水平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