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限时训练:第四章-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限时训练:第四章-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5-30 15: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徐州一中高一检测)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在超重现象中,物体的重力是增大的
C.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其重力一定为零
D.如果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它必然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解析】 失重是指弹力小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下的情形,即加速度方向向下,故D对;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既不失重,也不超重,A错误;不管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的重力是不变的,B、C错误.
【答案】 D
2.(·昆明八中检测)如图4-7-7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图4-7-7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不为零,方向向左
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
【解析】 物块匀速下滑,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斜劈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斜劈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下,故斜劈没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即不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选项A正确.
【答案】 A
3.如图4-7-8所示,质量为60 kg的运动员的两脚各用750 N的水平力蹬着两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他从离地12 m高处无初速匀加速下滑2 s可落地,则此过程中他的两脚蹬墙的水平力均应等于(g=10 m/s2)(  )
图4-7-8
A.150 N  B.300 N   
C.450 N  D.600 N
【解析】 匀速下滑时由平衡条件知2×μ×750=600①
加速下滑时a= m/s2=6 m/s2②
600-2μFN=60a③
①②③联立得FN=300 N,B对.
【答案】 B
4.某物体受四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保持其他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使另一个大小为F的力的方向转过90°,则欲使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必须再加上一个大小为多少的力(  )
A.F B.F
C.2F D.3F
【解析】 物体受四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F与其余三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设为F′,当F转过90°时,F′与F夹角为90°,又F′=F,两力的合力F合=F,故需加一个与F合方向相反、大小为F的力.故B正确.
【答案】 B
5.(多选)(·深圳高一检测)如图4-7-9所示,氢气球受风力作用而使拉住它的细绳与地面的夹角为θ,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气球所受外力的合力为(氢气球的重力忽略不计) (  )
图4-7-9
A.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沿风力方向,大小等于风力
C.沿竖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气球所受的浮力
D.与原来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
【解析】 氢气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浮力、风力、沿着绳子方向的拉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风力和浮力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当把绳子剪断后,氢气球受到的风力和浮力和没剪断之前相等,所以两者的合力沿着绳子的反方向,故A、D正确,B、C错误.
【答案】 AD
6.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A对B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图如图4-7-10所示,则在此过程中(  )
图4-7-10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解析】 如图甲所示,球B受到四个力作用,且保持静止,则有F2cos θ=F+mg,θ不变.若F缓慢增大,则F2也增大,而F2sin θ=F1,则F1也增大.对于整体而言,受力分析图如图乙所示,地面对A的摩擦力Ff=F1,地面对A的支持力FN=F+G总,Ff和FN均缓慢增大,所以F3=FN也缓慢增大,C正确.
 
甲      乙
【答案】 C
7.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4-7-11所示.设箱子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7-11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解析】 箱子刚投下时不受阻力,整体加速度为g,对于物体有:mg-FN=mg,即FN=0,此时物体对箱子底部的压力为零,故B错,随着箱子的下落,因受空气阻力作用,对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m)g-kv2=(M+m)a,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大,加速度越来越小,对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a,随着加速度的减小,支持力越来越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压力也越来越大,故A错,C对;若下落距离足够长,最后重力与阻力平衡,加速度a为零,箱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对物体有:mg=FN,因此物体不可能“飘起来”,故D错.
【答案】 C
8.(·辽宁实验中学高一检测)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力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约为(  )
图4-7-12
A.G   B.G
C.G D.G
【解析】 设最底层的人对中间层两人每只脚的支持力为F1,对上面三人由平衡条件可得4F1=3G,故F1=G.设最底层中间的人每只脚受到的支持力为F2,由平衡条件得G+2F1′=2F2,其中F1′为F1的反作用力,解得F2=G,C正确.
【答案】 C
9.(多选)如图4-7-13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壁之间,更换水平绳OA使连接点A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位置和OB绳的位置不变,则在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
图4-7-13
A.绳OB的拉力逐渐增大
B.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
C.绳OA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在绳OA的连接点A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结点O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取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图中FTOA、FTOB、F3分别是绳OA、绳OB、电灯对结点O的拉力,F3′是FTOA和FTOB的合力,且F3′与F3大小相等.在A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F3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FTOB的方向保持不变.由图可知,当绳OA垂直于OB时,绳OA的拉力最小,所以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选项B、D正确.
【答案】 BD
10.(·重庆三中高一期末)如图4-7-14用绳AC和BC吊起一个重50 N的物体,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绳AC和BC对物体的拉力.(结果可以带根号)
图4-7-14
【解析】 对悬点C受力分析,因为C点平衡,所以有
FACcos 30°+FBCcos 45°=G
FACsin 30°=FBCsin 45°
解得:FAC=50(-1)N
FBC=25(-)N
【答案】 50(-1)N 25(-)N
11.(·西安高一检测)如图4-7-15所示,球重为G,半径为R,墙壁顶点A光滑,现用一细绳拉着球,使它沿光滑的竖直墙壁缓慢向上运动,若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求:
图4-7-15
(1)球心能达到的最高点到A点的距离?
(2)球心到达最高点时,墙壁对球的压力.
【解析】 (1)设球心能到达的最高点到A的距离为L,球受力分析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G=Tsin θ
由几何知识可知:sin θ=/L
联立上述方程解得:L=TR/
(2)N=Tcos θ=T= 
【答案】 (1)TR/ (2) 
12.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4-7-16所示.试求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图4-7-16
【解析】 由F-t图象可知,在0~2 s内视重F1=440 N,而小孩的重力mg=400 N,所以电梯和小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电梯上升的高度h1=a1t,
由以上两式解得a1=1 m/s2,h1=2 m;
在2~5 s内,视重F2=400 N=mg,电梯和小孩向上做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速度v1=a1t1=2 m/s,
电梯上升的高度h2=v1(t2-t1)=6 m;
在5~6 s内,视重F3=320 N电梯上升的高度h3=v1(t3-t2)-a2(t3-t2)2,
由以上两式解得a2=2 m/s2,h3=1 m,
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9 m.
【答案】 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