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10课 “冷战”的出现学习目标
1. 知道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 “北约”和“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和对峙局面的形成。
2. 通过德国、朝鲜半岛和越南分裂等事例,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安全的威胁。知识梳理美国苏联1947杜鲁门主义正式开始马歇尔欧洲复兴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军事政治德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二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
A.封锁与遏制 B.稳定资本主义
C.遏制社会主义 D.直接发动战争
2.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材料反映了 ( )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美国试图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D.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D同步训练3.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莱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 )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4. “随着和平的来临,昔日的伙伴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逐渐放弃了合作。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成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的目标。两个对手之间的敌意导致世界成为一个分裂的世界。”材料描述的是 ( )
A.一战爆发之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B.二战结束之后两大阵营的对立
C.轴心国集团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对立
D.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对立BB同步训练5. 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该宣言指出:“两位首脑怀着尽早终结‘冷战’造成的长期分裂和对峙、勇于开创民族和解……”材料中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标志为 (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同步训练6. 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富含历史文化价值。下列漫画反映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铁幕”演说的发表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A同步训练7. 1946年,某学者撰文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
A.遏制苏联 B.进攻苏联
C.称霸世界 D.避免战争
8. 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 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A同步训练9.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美苏争霸 B.“一超多强”
C.多极化趋势 D.“冷战”政策D同步训练10.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
A.成立欧洲共同体 B.成立欧洲联盟
C.推行马歇尔计划 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11. 杜鲁门总统在敦促国会通过某项计划时说:“虽然欧洲经济上的复兴是重要的,但只有经济恢复的措施就不够了。欧洲自由国家认识到,倘要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护性措施。”后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 ( )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成立“北约”
C.建立“华约” D.成立欧共体CB同步训练12. 2002年12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大学回答学生关于“北约”东扩的提问时说:“华沙条约组织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普京此番言论是针对“北约”成立的目的而言的,“北约”成立的目的是 ( )
A.与“华约”对抗
B.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遏制
C.加强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
D.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 ( )
A.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BA同步训练14. 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表现。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西德国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两国“冷战”政策的产物
C.东西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15. 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学习了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表现的主题是 ( )
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建立“北约”组织④成立“华约”组织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霸权主义的推行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区域集团化的加快BA同步训练二、综合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英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美国人的脚下。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定为美国的国策。
——《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世界历史教参》同步训练材料三 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与耻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清朝的西太后、北洋军阀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把“冷战”确立为国策的原因。(答出两点即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与苏联对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矛盾加深。同步训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的表现。(举出一例即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原因,并举出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建立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中国国弱民穷;中国近代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无能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示例: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步训练(4)综上所述,谈谈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强化训练1. 1947年杜鲁门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下列表述与“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相符合的是 ( )
A.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B.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2. “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 )
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B.越南战争
C.马歇尔计划 D.柏林危机CD强化训练3. 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 ( )
A. 经济援助 B. 称霸世界
C.造福各国 D.追求互利
4. 《北大西洋公约》称“各缔约国……决心保障各国人民之自由,促进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与幸福,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及维护和平与安全”。事实上“北约”成立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B.推动西欧走向联合
C.促进区域安全与幸福 D.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BA强化训练5.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材料中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D.《欧洲联盟条约》B课件20张PPT。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11课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学习目标
1.了解战后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2.知道二战后欧洲联合的趋势。
3.初步了解二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知识梳理头号科学技术跨国公司煤钢经济原子能1967欧洲共同体高速发展第二美国教育、科技政治大国西欧福利国家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图是某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示意图及相关文字描述,这个国家是 ( )
A.美国
B.联邦德国
C.日本
D.苏联A同步训练2. 有人说:“美国的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位置。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30%左右的财富,而今天, 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材料中的“今天”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罗斯福新政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 )
A.美国国际地位提高和政治经济实力大增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自我调节
D.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DD同步训练4. 战后的欧洲,一片荒凉,广大地区备受折磨、饥饿。……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美国和苏联那样强大,但是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足可在天平上投入自己的砝码。代表“第三种力量”的组织是 ( )
A.联合国 B.欧共体
C.“北约” D.“华约”
5.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 ( )
A.“三国同盟”B.轴心国
C.欧洲共同体D.欧盟BC同步训练6. 下图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走上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 )
A.面临美苏争霸的威胁
B.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经济萧条
C.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D.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D同步训练7. 在战后最初的仅仅20多年的时间里,二战中一败涂地的日本便以经济大国的面目重新崛起。日本重新崛起的根本因素在于 ( )
A.重视科技,培养人才 B.美国援助,军事扶植
C.进行改革,调整政策 D.西欧扶植,经济援助
8. 日本前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 )
A.国际地位可与美欧匹敌 B.经济强国地位显著
C.俨然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D.在联合国中举足轻重AB同步训练9. 二战后,日本开始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这说明战后日本 ( )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
C.实行民主改革
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膨胀
10. 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极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 )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BC同步训练11. 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BA.社会改革 B.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同步训练12. 下表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单位:%)”,该表体现了1952年至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 )A.一波三折 B.持续发展
C.停滞不前 D.危机四伏B同步训练13.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这一调整指的是 ( )
A.发展“混合经济” B.推广“新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 D.实行计划经济
14.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应指 ( )
A. 社会保障体系 B.强化国防保障
C.发展粮食生产 D.劳动安全保护法CA同步训练15.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是 ( )
A.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B.经济相对稳定、持续发展
C.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二、综合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了3/4。1945—196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还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从1945年到1970年的25年间,美国仅在太阳能工业上就投入了175亿美元。B同步训练材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实行“加工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成果,加以改造,加速本国工业的发展。1980年日本政府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口号,并对科技政策作了相应的改变。对先进的技术不仅仅只是“模仿和追随”,而是要“首创和领先”。1983年,日本已拥有商用机器人11万名,被誉为“机器人王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同步训练材料三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初,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材料四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同步训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科技政策对日本发展产生的影响。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采取了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进步。政策由“加工贸易立国”到“科学技术立国”;从引进技术成果到进行科技创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推动了日本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同步训练(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的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20世纪9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应该怎样应对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美国的援助。高科技的推动。重视科技创新发展,尤其是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政策以促进科技发展;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强化训练1. 下列属于促进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有
( )
①战时的资本积累 ②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欧洲国家开始 ( )
A.走向联合 B.发动二战
C.成立联合国 D.建立世贸组织AA强化训练3. 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 ( )
A.推行军国主义 B.成为政治大国
C.经济实力猛增 D.推行明治维新
4. 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不包括 ( )
A.美国的援助 B.科技革命的推动
C.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区域的联合CD强化训练5. 20世纪80年代,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广为流传,它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 )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D课件19张PPT。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12、第13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新兴力量的屈起学习目标1.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2.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基本概况,探讨这一时期苏联改革的成败。
3.了解万隆会议、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基本史实。
4.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知识梳理社会主义匈牙利改革农业个人崇拜根本上重工业知识梳理1955周恩来求同存异北非1960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社会主义美国巴拿马运河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
A.波兰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罗马尼亚
2.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BB同步训练3.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同步训练4. 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数据统计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 )C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重点
B.注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同步训练5.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改革是在斯大林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
B.改革中曾大规模开垦荒地
C.改革开始时曾提出反对个人崇拜
D.改革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一些变化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DC同步训练7. 有学者在研究二战后的苏联史时指出:“某位领导人的经济指导思想是改进计划,改善生产管理,加强物质刺激。”为此,他强调“稳定地发展重工业,在此基础上保证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据此可知,“他”的改革 ( )
A.以农业领域为重点冲击传统体制
B.否定传统管理体制激化国内矛盾
C.以工业为主使军力得到较大提升
D.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实现经济复苏
8.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相继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旧体制
B.当时美国实力过于强大
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的侧重点摇摆不定CA同步训练9.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 ( )
A.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B.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C.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D.组建经济区域集团
10. “心中的非洲很美丽,人与动物和谐生长……这几年非洲的一切,让人挂牵,孩子在挨饿,男人在交战……心中的非洲已太遥远,心中的非洲充满蹂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二战之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这股浪潮首先出现在 ( )
A.南非 B.东非
C.北非 D.西非BC同步训练11. “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色人种聚居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这块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赢得独立是在 ( )
A. 新航路开辟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C.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2. 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DD同步训练13.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面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 )
A.英国国旗 B.法国国旗
C.西班牙国旗 D.美国国旗
14. “万隆会议”“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时用到的关键词,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
A.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 B.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新兴力量的崛起 D.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DC同步训练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拉丁美洲人民展开了捍卫民族主权、争取经济发展的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取得了捍卫民族主权斗争的重大胜利,主要表现在 ( )
A.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B.废除了封建大庄园制
C.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D.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同步训练二、综合题
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亚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探索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于食品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决议(1953年9月7日)同步训练材料二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革劳动报酬制度,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放松国家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1958年集体农庄的庄员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82%。
材料三 我们不应奴隶般地模仿外国的模样。
——卡达尔
(1)根据材料一,想一想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要从农业开始。因为当时苏联农业的生产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对于食品、工业对于原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训练(2)根据材料二,概括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如何尝试突破斯大林模式的。
(3)根据材料三回答,卡达尔领导的匈牙利改革是如何对 “奴隶般地模仿外国的模样”进行改变的?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加大农业投资;提高人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放松国家的计划管理。匈牙利的改革在经济上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突破。改革使匈牙利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匈牙利因此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同步训练(4)综上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亚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难探索,对今天中国深化改革有什么启示? 改革要结合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要循序渐进;社会主义经济改革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上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训练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各国变革的共同要求是 ( )
A.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
B.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合作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纠正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错误
2. 莫斯科大学扬季耶夫教授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多数苏联人民都依靠‘强大的苏联’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他们为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根据这段材料,你可以判断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 (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DC强化训练3.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展现拉丁美洲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主权的是 ( )
A.章西女王领导反英斗争 B.匈牙利改革稳定国内形势
C.纳米比亚正式宣布独立 D.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