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_3.2_原子的结构_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三章_物质构成的奥秘_3.2_原子的结构_同步检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5-30 20: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2 原子的结构 同步检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
?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观上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有________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质子

?
3.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用现在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A.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4. 居里夫人在年从几吨含铀废料中提炼出镭.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则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 B. C. D.

?
5.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质子 C.原子 D.中子

?
6.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气体受热膨胀是由于分子变大的缘故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院子不能再分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
7. 年月日,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己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又获得了一次重大的突破.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含有个质子
B.和两种原子核外电子数都为
C.原子核内含有个中子
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所以容易失去个电子
?
8. 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铁分子 B.铁 C.铁原子 D.原子核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都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中中子数等于质子数
C.原子都是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在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中,只有电子是带负电的
?
10. 随着科学的发展,古人点石成金的梦想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了,早在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就用粒子轰击氮原子使氮元素变成了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没有改变
B.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电子数没有改变
C.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中子数没有改变
D.粒子在轰击氮原子过程中氮原子内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
11.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在可以再分
D.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
12. 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粒子(带正电荷)轰击一极薄的金箔,结果发现大多数粒子通过了金箔,只有极少数发生了偏转或被弹回.根此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B.金原子带正电荷
C.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13. 某核聚变的燃料的原子核中含有个质子和个中子,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是一种氦原子
B.该原子核不带电
C.该原子带个单位正电荷
D.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
?
14. 下列关于原子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上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5.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
16.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核体积很大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
17.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的体积占整个原子的大部分
D.原子不带电,其所含的各粒子都不带电
E.电子在原子核外做高速运动
F.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
?18. 下表是实验教材页表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从上表可归纳出以下结论?(另写出两条即可)
①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19. 己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下表是几种原子的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完成上面的空格,并通过此表可总结结出两条规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
20.(10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物质构成、微粒构成的相关问题.
(1)卢瑟福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图线条中,大部分的线条能够说明原子结构的________特点.



(2)原子结构图示如图,请填写空白处,图中的微粒不显电性的有________.

(3)物质是由各种微粒构成的,如:氧化镁是由________构成的,金刚石是由________构成的.

(4)请你仿照图所给图示补充画出物质与原子、离子,原子与分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图.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
?
21.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重叠了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2)金箔包含了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___.


道耳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



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
?
22. 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下表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几种学说

时间 模型类型 科学家 内?容
年 道尔顿模型 道尔顿(英国)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
年 汤姆生模型 汤姆生(英国) 发现电子,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
年 卢瑟福模型 卢瑟福(英国) 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
年 分层模型 玻尔(丹麦) 电子在固定轨道上分层运动(绕着原子核)
现代 电子云模型 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次数多,有的区域次数少


(1)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________(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________结构.



(2)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结构,所做的实验名称是________,实验中大多数微粒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顺利通过.有一小部分微粒发生了偏转,原因是________;极少数微粒被反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因此,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________原子模型.

(3)请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原子的结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3.2 原子的结构 同步检测试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42分 )
1.
【答案】
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原子的构成特点来回答本题,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
【解答】
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①说法错误,一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同一类原子只能说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即原子的质量也不一定相同;所以②说法错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在核外空间中绕核做高速运动,所以③说法错误.
故选
2.
【答案】
A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因此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最小的微粒;而在其他的变化中原子有可以分为质子和电子.
【解答】
解:由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故选.
3.
【答案】
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原子的结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以及原子的特点知识来回答.
【解答】
解:①原子可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①错误;
②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等但中子数不等,所以质量不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故②错误;
③原子不是实心的,有原子核和电子运动的空间组成,故③错误.
故选.
4.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由已知“相对原子质量为”,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解答】
解:已知“相对原子质量为”,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可知镭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故选.
5.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首先分解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因此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最小的微粒;而在其他的变化中原子有可以分为质子和电子.
【解答】
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故选:.
6.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进行分析本题.
【解答】
解:、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就是很小的,比一些原子还小,故错误;
、气体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间距变大,分子本身不变,故错误;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故正确;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并不能保持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
7.
【答案】
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和的数据和是指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故正确;
、和的数据和是指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故核外电子数也为;正确;
、数据是指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故中子数为,正确;
、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有两个电子,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
故选.
8.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铁属于金属,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铁属于金属,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故选项错误.
、铁属于金属,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铁属于金属,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故选项正确.
、铁属于金属,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不是原子核,故选项错误.
故选:.
9.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了解原子核的构成;
、了解中子数和质子数的关系;
、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的带电情况.
【解答】
解:、原子核都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说法错误,因为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无中子;
、原子中中子数等于质子数,说法错误,应为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而与中子数没有关系;
、原子都是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在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中,只有电子是带负电的,说法错误,阴离子带负电.
故选:.
10.
【答案】
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元素的种类不同其质子数一定不同,这是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
【解答】
解:有氮原子经轰击变成氧原子,元素中的种类发生改变其质子数一定改变,故错误正确,由于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错误,原子的质量也随之改变,故中子数也要改变,故错误.
故选
11.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根据原子的特点考虑;、根据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
【解答】
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说法正确;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正确;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故说法错误;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说法正确.
故选.
12.
【答案】
C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任何原子都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不是实心的;
、所有的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可以据此解答;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据此解答;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据此解答.
【解答】
解:、金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非实心球体;故不正确;
、原子是不带电的,故错误;
、结合题中信息有部分粒子发生了偏转,也说明了金原子的原子核很小;故正确;
、有的粒子被弹回,说明金原子的原子核比粒子的质量大得多,不能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错误.
故选.
13.
【答案】
A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解答】
解:、原子核中含有个质子,说明该原子是一种氦原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该原子核中含有个质子,带个单位正电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该原子不带电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14.
【答案】
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已有的原子的构成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原子不是实心球体,错误;
、质子、中子居于原子的中心,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上,错误;
、质子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倍,错误;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确;
故选.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5.
【答案】
C,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原子的定义、构成、变化特点等分析判断.
【解答】
解:、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故说法正确;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说法正确;
、有的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说法不正确;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
16.
【答案】
C,D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
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微粒;
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大;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根据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
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微粒;
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大;
由此可知:、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正确;
、原子核带正电,正确;
、原子核体积很小,错误;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错误;
故选
17.
【答案】
E,F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原子核的结构来分析;
.根据原子的质量来分析;
.根据原子中各部分的体积来分析;
.根据原子中的微粒带点情况来分析;
.根据电子的运动情况来分析;
.根据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
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错误;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微乎其微,而不是原子的质量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错误;
.原子核的体积仅为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故错误;
.原子不带电,但是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不带电的中子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故错误;
.电子在原子核外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故正确;
.原子不显电性,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正确.
故选.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
18.
【答案】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等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由表格中所显示出的规律,根据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相互间的数字比较找出表中的信息,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解答】
解:从氢、碳、氧、钠、铁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分析得出结论: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从氢、碳、氧、钠、铁原子的质子数分析得出结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从氢原子的质子数为,中子数为,钠原子的质子数为,中子数为等分析可得出结论: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可得出结论: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故答案为: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等(合理即可).
19.
【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图表所给信息去提取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共性的东西.根据示例,抓住不同数据反应的共性和特殊数据表达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由图表可知氢原子中没有中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
故答案为:①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②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20.
【答案】
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中子
氧化镁分子,碳原子
(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又是构成分子的微粒,原子又可以转化为离子,故答案为: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
(1)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和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主要结合粒子穿透金箔、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这几个要点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3)根据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不同进行分析;
(4)根据微粒之间结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
解:(1)由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2)由原子的结构可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中,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3)物质是由各种微粒构成的,氧化镁是由氧化镁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又是构成分子的微粒,原子又可以转化为离子,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21.
【答案】
(1)不会,原子核(2)??(3)
不会,原子核,,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解答】
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
(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原子结构如图.

22.
【答案】
④,实心
卢瑟福实验(或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带正电,粒子带正电,当粒子靠近原子核时受到原子核的斥力,极少数的粒子撞击到原子核,原子核质量远远大于粒子,核式
(3)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
(1)根据道尔顿的学说内容,找出学说的特点,选择出原子结构模式,根据原子结构模式的特点说出属于什么结构.
(2)根据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来分析: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每一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分析答题.
【解答】
解:(1)道尔顿的学说内容是: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所以是一个实心球体,只有④符合;这种模型是一种实心球体结构.
(2)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或粒子散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且但正电荷;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原子核带正电,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6页,总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