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网络世界
教学内容:河南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
目标确定的依据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
教材分析
?? 本课首先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的优势和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对因特网产生浓厚的兴趣,懂得“能够借用因特网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因特网为我们服务是信息社会对我们的必然要求”。提出具体问题,留意到学生通过因特网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如何上网等有关知识的目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说明: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知道把许多电脑连在一起,能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就形成了网络。
?
学情分析
因特网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许多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因特网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充分了解因特网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作用
2.认识IE浏览器
3.了解网址和域名的概念
?
学习重点:
1.树立使用因特网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进入已知域名网站的方法。
学习难点:
????网址和域名的概念。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认知 操作 情感
什么是因特网 了解 ? 感兴趣
因特网的作用 了解 ? 感兴趣
启动IE浏览器 掌握 熟练 愿意接受
IE浏览器窗口 掌握 学会 愿意接受
网址和域名的概念 了解 ? 感兴趣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备注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讲授:1.向学生介绍一下网络的类型和特点:网络在应用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另一种为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网络具有以下特点: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信息。2.IE浏览器的作用:我们的电脑连接上了互联网,如果想要浏览网络还需要有浏览器来支持,浏览器是计算机的一种网络工具,是实现浏览网络的必要手段。 ????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比较难以理解,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学生只要知道把许多电脑连在一起,能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就形成的网络叫做局域网。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到一起就叫internet中文名子就是因特网。
第二环节:演示打开浏览器,然后给学生讲解,浏览器的功能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浏览器窗口跟其他windows程序的窗口类似,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主窗口、状态栏有地址栏,用来输入因特网的地址一般的网页内容都比较丰富 ??提示学生,要养成收藏好的网站的好习惯。
第二环节:学生自主操作首先要学生打开浏览器,上网之前先熟悉一下浏览器工具栏常用工具的名称及作用:IE窗口中主要按钮后退:回到浏览器访问过的上一个网页前进:回到浏览器访问过的下一个网页停止:停止当前网页的下载刷新:重新下载当前的网页引导学生打开以下网站浏览:中小学电脑报:http://www.pmit.com.cn中国旅游网:http://www.cnta.gov.cn观察在打开网页之前和打开网页之后标题栏以及状态栏有什么变化。了解是网址、域名,以及网址域名的作用。 ??要让学生意识到,网络也有危害,不要上不正规的网站,提防网络陷阱,不要沉迷与网络游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的:⑴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⑵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⑶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思考与练习】在自己家的电脑上建立文件夹,把从网络上搜集到的资料收藏起来,为以后做准备。
?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上网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比较顺利,但是对于域名和网址的理解上稍微有些模糊。